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保时捷中国标准菜刀 “拍蒜文化”低头吗? /

保时捷中国标准菜刀 “拍蒜文化”低头吗?

保时捷出菜刀了,售价1700元。

保时捷设计在菜刀描述中介绍,这是“来自中国标准”,“中国切刀,不适合斩骨头”。

起初,围观网友看了直摇头:什么菜刀这么贵,还不能砍骨头,谁买谁是大冤种。

结果,美、英官网已售罄。

看上去,又是一个“有钱人的世界我们不懂”的故事。

有位记者灵机一动,问保时捷,“可以拍蒜不”,得到了官方的肯定回复。

一时间,舆论场画风陡转,“保时捷1700元菜刀可以拍蒜”,诸多网友激动地在社交平台上转告,心情肉眼可见地变舒适。

有人说,“虽然价格有点离谱,但‘可以拍蒜’值得某小泉学习”。

有人觉得贵也不是它的缺点,买保时捷座驾的人还差1700元买把刀吗,重点是它可以拍蒜。

有人精辟地总结:连保时捷菜刀都可以拍蒜,中国标准赢了。不过也有人惋惜:如果能砍骨头,就更完美了。

“可以拍蒜”,似乎成了舆论场上检验菜刀性价比的金标准,刹那之间改变消费者的好恶,口风从最初的“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割中国人的韭菜”,一下子扭转为“懂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良心企业”,这一戏剧性的心理转变,要从张小泉的菜刀风波说起。

1

事情的起因,是广州一位消费者用张小泉菜刀拍蒜时,菜刀发生断裂。

询问客服,得到的回复是“菜刀不能拍蒜”。

原本以为是一件普通菜刀质量风波,但“菜刀不能拍蒜”过于挑战大众常识,以致张小泉几天之内连上热搜。其总经理夏干良过往的采访视频被翻了出来,在舆论风口上又烹了一把油。

在视频中,夏干良是这么说的:“你学了几十年的切菜是错的,所有的米其林厨师都不是中国人这种切菜方法,”并强调“我们把刀前面的头斜过来,那不是设计感,那是消费者教育。”

虽然这是几年前的采访视频,夏干良后来也郑重道歉,但网友管不了这些,个个怒火攻心:你敢说我们中国人不会用刀?敢怀疑我们中国厨师的手艺?

有人指出了中西方用刀理念的不同。西方讲究“专刀专用”,有专门的厨师刀、切片刀、面包刀、蔬菜刀、奶酪刀等,但中国人素来是“一把菜刀走天下”,一把刀用几十年,能切能砍能拍,中国厨师刀工卓绝,用得着你来教育吗?

有人算历史账。张小泉,成名于1628年,米其林星,始于1900年,比张小泉晚了300多年。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老字号,还需要向西方学习用刀方法吗?敢情别人采用的标准,才是好标准?

就这样,一场关于刀的质量之争,上升为中西用刀路线之争,甚至上升到了捍卫民族自尊心的地步。

称要“教育消费者”的张小泉,被视为“吹国外的设计,吹米其林厨师的做菜方法”,成了舆论场上的众矢之的。“跪舔西方”“崇洋媚外”等帽子一件件扣下来,甚至有人扬言,“张小泉断的不是菜刀,而是中国的脊梁”。

“拍蒜门”对张小泉具体影响有多大,暂不得知。能确定是,“拍蒜会断”,成了其一时难以抹去的耻辱;“可以拍蒜”,某种程度上成了菜刀中国标准的代名词,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不成文的心理:凡是能拍蒜的,就是尊重中国标准,拥抱中国文化。反之,就如张小泉,骨子里有种西式优越感,只想颠覆国人的用刀习惯。

这就能理解,为什么保时捷一把高达1700元、看似不太实用的菜刀,却能凭借“拍蒜”这一基本功能,刷一波好感了。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2

没人否认,任何企业打开门做生意,目的是为了谋利。

为了谋利,企业必须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这也是市场的逻辑——想要利己,先要利人;你要幸福,首先要使别人幸福。市场竞争就是为了他人创造价值的竞争。

保时捷菜一把菜刀1700元,爱马仕一辆自行车16.5万元,看上去好像华而不实,价格远远高于价值,但对于有钱人来说,他们看中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产品的文化象征意义:用来彰显个人的格调和品味,凸显阶层优越感,享受一种被人羡慕和备受尊崇的感觉。

爱马仕自行车

近几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依然高歌猛进,2021年达到了37%的高速增长,今年的奢侈品市场基本面也“保持完好”。国外奢侈品牌屡屡试水日用品领域,看中的也是中国消费者从不让人失望的实力。只要设计维持高端,质量精美,日用品再昂贵,也不愁没人买。

真正的有钱人,没几个会天天亲自下厨做饭,也没几个会天天骑自行车出行,菜刀也好,自行车也罢,更多是作摆设或收藏用。但菜刀既然面向的是中国市场,迎合中国消费者喜好、采用中国标准是自然之事。

有钱人钱多、但人不傻,偶尔下个小厨,发现1700元的菜刀蒜都不能拍,也会有被收智商税的感觉。高度注重产品体验的高端品牌,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保时捷菜刀

还是那句话,市场是高度讲究经济理性的地方,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的那句名言:“面包师和屠夫为我们准备每天的晚餐,不是出于对我们的善意与仁慈,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自利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自利的前提是“利他”,任何市场主体都需要满足别人的需要来实现自利的动机。所以,在设计和生产产品时,企业必然会考虑顾客的喜好和口味。否则,给消费者创造价值就无从谈起。所以市场是最有效的合作制度,也最能创造财富的制度。

这背后没有谁的标准更高一筹的问题,也没有谁征服谁的故事,有的只是最基本的市场逻辑。

3.

回过头来看,张小泉在舆论场上的翻车,与其说是过于崇尚西方标准,不如说是产品定位的失败。

作为几百年的老字号,张小泉不可能不知道中国人的用刀习惯,一把菜刀用几十年,是对菜刀质量的无上褒奖。

但经久耐用的另一面,是销量无法进一步提升,发展规模受限。

在市场日益饱和的情况下,刀具企业要向前发展,必须创造新的需求,要么扩充品类,要么提高单价走高端路线。这就有了夏老总说的“消费者教育”,如果消费者向西方模式靠拢,不同的菜配不同的刀,销路不就打开了嘛。

张小泉没有意识到的是,消费者是用来服务的,不是用来教育的。企业很难强推给消费者其不需要的东西。再精致、再高大上的刀具,在不适用的消费者那里,也不如一把“可以拍蒜”的刀好使。

企业的态度有其傲慢的一面,其傲慢的教训很深刻。但若把一个行不通的市场决策,扯到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定其崇洋媚外,贬低国内用刀文化,那也是不公正的。

同样,保时捷菜刀“可以拍蒜”,不过是遵循了最简单的市场逻辑,是对市场进行的差异化定位,不是国外品牌向中国文化投诚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很多网友的激动反应,有些一厢情愿、牵强附会了。

这也再次说明,对于企业的经济行为,还是要回到市场经济的框架下来看。企业作为经济理性高度发达的主体,很少会为了某个偏执的观念,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即便其决策者犯了错,市场也能及时纠错。如果动不动就用放大镜检视企业行为的道德含金量和背后的文化居心,不仅困住了企业的手脚,也可能让我们自身沦为一个笑话。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