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法学好,法学生只想劝你快逃
对于常常自嘲 " 钱途堪忧 " 的文科生而言,法学堪称人文社科之光。
不沾一点数学,纯纯 " 靠知识改变命运 ",年薪百万的合伙人这个最美好的职业想象,其 " 含金量 " 可以和金融精英、技术大佬掰掰手腕。
而且,TVB 政法剧里口齿伶俐的大状(大律师)、美剧中干爽利落的律政俏佳人,这些荧幕形象也给这个专业增添了一层专业、霸气的滤镜。
但实际上,法学的 " 卷 " 度非常人可以承受,出人头地的路也并不平坦。
高分入学,努力求职
毋庸置疑,法学是热门的。中国校友会曾统计过,自 2007 年的 10 年以来,法学是八百多名高考状元中第六受欢迎的选择。
热门也体现在分数线上,例如国内数一数二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1 年的分数线就在 57.14% 的招生省市中位列人大各专业第一,力压同为人大 A+ 学科的财经类、工商管理学类。
就算是华南理工大学这类理工类院校,法学在好几个省份的理科生中也是热门选择。
而再过四年,到考研时节,分数线的难题又一次摆在莘莘学子面前。
根据麦可思的就业报告,2021 届本科毕业生读研的主要专业去向中,法学类分布比例为 4.6%,排名第四,仅次于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和机械类。
2022 年,考研人数达到了 457 万人,竞争加剧,法学也不例外。从 2018 年到 2022 年,在我们的统计样本中,法学学科评级从 A+ 到 C- 的学校,法学考研分数线都在走高。
而在学科排名靠前的学校中,被无数文科生视为 " 逆天改命 " 的稻草——面向法学以外所有专业招生的非法本法律硕士,竞争更是异常激烈,分数线远高于法本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
2021 年,法硕非法学的国家线是 321,北大法硕非法学笔试成绩 400 分及以上的考生有 40 个,最高分达到 418 分,简直是神仙打架。
只是这种辛劳的求学经历并不和轻松就业挂钩,到毕业的时候,十四五万的法学毕业生里有相当一部分人发愁 ,因为法学的就业率其实一直在低位徘徊。
根据麦可思的统计,法学连续五年成为 " 红牌专业 ",连 " 四大天坑 " 之一的化学都有所改善,法学的就业形势在 2022 年依然让本专业学生难过。
在南京大学这样的 C9 高校,法学院本科生的就业落实率能达到 94.39%,可进行横向比较,却发现是南京大学所有学院中的倒数第三 。
这些年来,全国高等院校纷纷开设法学专业,但师资水平良莠不齐。一部分师资实力不足的院校难以培养出法律功底扎实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又难以通过严苛的资格考试,更难被专业度极高的行业接纳。
这也是法学专业不断亮 " 红灯 " 的原因之一。
成为法律从业者,有多难
法学生就业,主流对口选择无外乎律师、公检法公务员和公司法务三种。
而想要当上律师、法官等,法学生需要通过 " 天下第一考 "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 法考 "。
" 法考 " 的前身是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也就是 " 司考 "。2018 年," 司考 " 正式改革为 " 法考 ",非法律专业的基本不能报考,考生的专业素质有所提升。
虽然 " 法考 " 的通过率较 " 司考 " 时期稍有上涨,但估算来看, 2021 年的通过率也仅有 20.22%。
这个通过率和注会相当," 法考 " 也不再和以前一样难得一骑绝尘,但 1/5 的通过率对考生而言还是 " 压力山大 "。
在考生眼里,法律条文和案件的字里行间写满了 " 过与不过 "," 法外狂徒张三 " 的有趣故事亦不复存在。他们需要用好几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玩命准备,还可能需要花上成千上万元报班学习。
这场考试对在校生尤为重要,越早通过法考,就越有可能获得优质的实习,毕业后就越容易无缝衔接地在这个行当谋到好工作。
像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八所 " 红圈所 ",招聘实习生时有 25.86% 的岗位硬性要求应聘者通过法考,有 31.03% 的岗位优先考虑通过法考的应聘者。
也就是说,过半的 " 红圈所 " 实习入场券大概率需要通过法考才能获得。
当然,想要踏入 " 红圈所 " 的大门,还需要各方面条件都过硬。
有一所实力强劲的母校是标配,95% 以上的 " 红圈所 " 岗位要求求职者就读于 " 国内外知名法学院 ";硕士学历也是一大门槛," 红圈所 " 近 59% 的社招岗位和近 45% 的实习岗位都只向硕士生开放。
英语也要好,不少岗位要求求职者能将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社招则最好有 2 年以上的有效工作经验。
律师这条路不好 " 卷 ",也有另一部分人选择另一条道路,那就是考公做法官、做检察官。
从平均报录比看,法学专业最对口的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的数据并不算吓人,例如法官助理一职在部分省份的平均报录比依然低于 10:1。
但也有竞争激烈的岗位,例如贵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助理一职的报录比,2022 年就高达 103.5:1。
而且在员额制下,成功上岸法官助理到真正成为一名法官,可能需要漫长的等待。
等待现役法官退休或者离职,慢慢从五级升到一级,时机来临之际和其他助理法官争夺少得可怜的坑位,这也是一条狭长的晋升道路。
围城里的风景并不那么好
法律工作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威风和有意义,尤其是新人律师入职之后很难不感到焦头烂额。
入职律所的新人并不能直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执业的律师,而是要当一年的 " 实习律师 ",才能申请执业证 。
虽然法律规定 " 实习律师 " 和律所同样构成劳动关系,律所理应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报酬,但不少实习律师都在这一年面临着很大的经济压力。
律师行业不乏高薪神话——上到年薪百万的合伙人,下到 800 元 / 天 的外所实习生,但这可能和大多数人无关。
我们统计了豆瓣小组和微博 " 实习律师 " 超话中关于在律所实习薪资的讨论,发现最常见的薪资区间是 2000 到 3999 元。
这些实习律师并不都是在小城市谋职,不少人在武汉、成都、南京这样的新一线城市,甚至北上广深工作,在高昂的生活成本下入不敷出地生存着。
" 五千块可能请不来一个司机,但是两千块能请来一个会开车的实习律师 ",这句话并不是段子,而是现实。
除了薪水不高,实习律师还会遇到很多经济上的暗坑。比如公务费用需要自行垫付,但报销三四个月都未到账;比如入职时需要签定三五年服务期,一旦提早离职需要把工资都退回 ……
所以在想逃离这个行业的人的眼中,头几年收入低是最大的诱因之一。缺乏案源,也成为刚入行新人最大的难题。
有家庭背景、有能力找到案源的,从业生涯会顺畅得多,而如果没有办法开拓案源,即便实习期满成为执业律师,收入也难以跃升," 可能收入也依然只有五六千块 "。
而且,律师说到底还是服务业,又是合伙人制的经营模式,如果遇上难缠的当事人和不合拍的合伙人,那新人律师的日子就会变得更加难熬。
被派 " 狗屎工作 "、要求精准到分钟的汇报、随时在线的工作时间 ……《劳动法》的不少规定在这个本应最信奉法律的行业里失守,这林林总总也成了许多新律师精神折磨的根源。
新人间一直流传的 " 熬过前几年就好 " 的鸡汤也不再那么有效,有人开始觉得 " 熬几年只会变成老律师而不是大律师 ",忍受不了律师高强度工作而选择放弃的人也很多。
大厂的法务变得香了起来,年薪过得去,相比之前没那么忙了。还有人急流勇退,直接逃离这个行业,投向别的赛道,公务员、老师、销售等都是他们提到的热门选择。
不管是走是留,做过律师的人应该都会悟出两条真理:一是做律师要做好 " 用命换钱 " 的心理准备;二是烂熟于心的《Legal High》金句,永远没办法用在琐碎无聊的业务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