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重大进展 殷墟考古和甲骨文最新成果发布 /

中国考古重大进展 殷墟考古和甲骨文最新成果发布

考古中国重大专案进展: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最新成果发布。(图/大陆央视)

考古中国重大专案进展: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最新成果发布。(图/大陆央视)

考古中国重大专案进展: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最新成果发布。(图/大陆央视)

大陆央视新闻用户端报导,大陆国家文物局10日上午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专案进展发布会,通报了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

一、殷墟考古发现与研究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自1928年起,中国考古工作者开始对殷墟进行科学考古发掘,拉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

殷墟考古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在聚落考古理念引领下,深化多学科、跨学科合作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围绕殷墟王陵区周边的勘探与发掘,确认了王陵区东区、西区周边各环绕一条围沟,沟宽超过10米,将王陵与大量祭祀坑位于沟内,围沟的发现突破了对于殷墟王陵区布局的认识,是商代陵园制度研究的重大进展。

殷墟内部的道路系统不断被揭示出来,殷墟宫殿宗庙区南约1公里处发现2条直通宫殿区的南北向道路,洹河北岸发掘出宽达15米的大型道路,道路之上有清晰的车辙痕迹,道路两侧密集分布居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道路揭示的架构体系为进一步探索殷墟城市布局、族邑分布提供了重要线索。殷墟考古研究将在新理念新方法的指引下,逐步还原更加全面、真实、鲜活的商代文明。

二、殷墟周边聚落考古新发现

河南省、安阳市落实“先考古、后出让”政策措施,积极加强城市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在殷墟周边区域基本建设考古工作中取得了“戈”族管理的青铜器铸造遗址辛店遗址、商代中期洹北商城周边聚落的陶家营遗址、晚商时期史官“册”族居住地邵家棚遗址等多项重要成果,大大拓展了殷墟考古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三、甲骨文发现与研究

甲骨文是早期成熟汉字体系文字的代表,于清末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至今已发现约十五万片,经科学发掘的有三万五千馀片,单字数量已逾四千字。

殷墟甲骨直接证实了古史记载中“商”王朝的存在和安阳小屯为殷商王朝的王庭,将中国信史的上限提早了一千馀年,开启了殷墟九十多年的考古与历史研究历程,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字学的革新与发展。

新时代甲骨学研究立足百馀年深厚学术积淀,更加注重与考古学理论方法及多学科的结合,在推动思想史、天文历法、历史地理相关领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解决了数字卦问题,对中国传统哲学和思想史研究具有突破性意义和价值。

通过释读甲骨文记载的日月食资料,结合天文学推演,考订了发生于西元前1161年10月31日的乙巳日食,证明殷人已掌握交食周期,对于甲骨文断代乃至地日运动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