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内循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已转到内陆 /

内循环全面开始?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已转到内陆

中国的区域竞争向来非常激烈。

十年的时间,足以让一座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跌落神坛,也足以让一座平平无奇的城市迅速崛起。

那么,谁是过去中国发展最快的十个城市?

你首先想到的可能会是雄安、海南自贸港,又或者深圳、合肥。然而事实上,这些地方压根就没有杀入前十榜单。

入围的,反而是一些你可能打死都想不到的名字。

尤其是那个跑在最前的城市,近十年的 GDP排名更是直线上升了90名,简直是开战斗机的节奏。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些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点,不靠海。难道海权时代已经翻篇,陆权时代又重新归来?

历史的风云变幻,往往总在一瞬之间。

第十名,山东菏泽

2010-2021年间,其全国的GDP排名从98位上升到69位,涨了29位。2021年GDP为3977亿元。

这是山东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但近十年的经济增速却位列全省第一。经济总量从2000年左右的全省倒数第二名,一路超越了枣庄、滨州、聊城、泰安、东营、威海、德州等,今天已跃居全省第八。

真金白银的财政收入,是对经济发展最有力的注脚。2021年,菏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9.3%,连续三年增幅位居全省第一,成绩亮眼。

还记得去年火遍全网的“曹县梗”吗?

曹县正位于菏泽,这里有两大宝藏,一个是年轻人的第一件汉服,另一个则是出口日本的棺材。

毕竟,这可是全国第二“超大型淘宝村集群”和“江北最大的淘宝村集群”啊。曹县走红的背后,正是菏泽电商产业蒙眼狂奔的一个缩影。

截止2021年,菏泽已经拥有516个淘宝村,84个淘宝镇,数量稳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遍地有黄金。

如此大阵仗的电商产业,带动菏泽的经济迅猛发展。2021年,其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932亿元,同比增长9%,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0.7%,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

这座贫困人口占比曾经一度占了全省三分之一的城市,全然已经不是过去的模样。短短十年左右,天翻地覆。

第九名,四川绵阳

2010-2021年间,全国GDP排名从125名上升到91名,涨了34位。2021年GDP为3350亿元。

绵阳段位快速提升的背后,是硬核科技实力在加持。

要知道,这里可是中国唯一批准建设的科技城啊。18家国防科研院所、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随便拎出一个都足以让人羡慕。

比如,中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拥有亚洲最大风洞群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致力于研究先进航空动力技术的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研发了国内最小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的绵阳科技城工业技术研究院。

这些,都是妥妥的绵阳科技硬实力。

这里的“含院率”只能用恐怖来形容了。小小的绵阳竟拥有30名两院院士,占了全省近半,实力碾压全球不少国家。

通过军民融合,绵阳将其军工科研实力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打造起长虹、九洲等一大批“军转民”企业。

近年来,全市研发投入强度更是位居全省首位,长期保持在6.5%以上的高位。“十三五”末为7.14%,甚至比北京都高出0.7%。

2015年绵阳的高新技术企业只有160家,2021年已突破520家。而在2020年四川公布的瞪羚企业名单里,绵阳就有9家入围,数量仅次于成都,这些都是地方科技创新发展实力的例证。

得力于科技傍身,绵阳经济驶入“快车道”。

第八名,江西赣州

2010-2021年间,从102位上升至65位,涨了37位。2021年GDP为4169亿元。

在江西省内,赣州的风头不亚于省会南昌。不仅经济增速更快,而且人口体量也位居全省第一,眼看就要迈入“千万人口俱乐部”了。

更让人吃惊的是,赣州的GDP为南昌的六成,但是每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都比省会多出一百个亿。

这钱到底是哪来的?

根据我的统计,15-20年赣州收到省级财政转移支付高达2448亿元,是南昌的2.3倍,全省第一。

这里有江西百年历史上的第一家央企总部——中国稀土集团,这里还是省内第一个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2012年,中央明确在赣州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明明是中部地区,却能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这样的顶级红利,放全国能找到几个?

这些红利,赣州凭什么能将他们一一收入囊中?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赣州可是革命老区所在地啊。特殊的地位,无人能复制。它在省内的地位,就类似于“河北雄安”。

所以,十年来,国家为振兴中央苏区不遗余力。深深的 “政策护城河”下,诸多项目、资金纷纷向赣南倾斜。

作为江西离粤港澳最近的窗口,2021年,赣深高铁开通运营,赣州至广东深圳的时间大大缩短,由原来的4小时42分压缩至1小时49分。

有了这些加持,赣州如何能不腾飞?

第七名,江苏宿迁

2010-2021年间,从116名变为75名,涨了41名。2021年GDP为3719亿元。

在很多人的传统印象中,苏北比较穷,但宿迁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现在已经成为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地级市之一。

2012年,宿迁的GDP只有1517亿元,人均GDP为5042美元。而到了2021年,经济体量和人均GDP都翻了一番,达到3719亿元和11544美元。

命运的转折点,始于2009年。那时的宿迁,GDP仅仅只是苏州的九分之一。然而,京东的强势入驻,改写了这座苏北城市的命运。

宿迁人刘强东,为家乡做了不少贡献。十二年间,京东在宿迁投资超过200亿元,涵盖了电子商务、智慧城市、物流仓储、智能产业等。

在其带动下,小米、360、网易、百度、当当、途牛等500多家互联网企业也纷纷落户宿迁。

如今的宿迁,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务呼叫中心,以及名副其实的“电商名城”。

2021年,宿迁的网络零售额达到550亿元,电商产业从业人数超过60万人。每9个宿迁人中,就有1个吃电商饭,平均每秒钟就有18个快递从宿迁发往全国各地。

过去十年,宿迁的第一产业比重降低了7.4%,第二产业降低了5.3%,第三产业则斩获12.7%的增幅。

电商产业是宿迁经济发展的王牌,也成为了当地第一个千亿级产业,带领着宿迁“弯道超车”。

宿迁的电商“神话”,还在持续创造经济奇迹。

第六名,江西九江

2010-2021年间,从114名变为72名,涨了42名。2021年GDP为3736亿元。

这是江西入榜的第二个城市,也是长期与赣州争夺省内第二的种子选手。

工业经济是九江的命门,对GDP的贡献超过50%。这与1949的九江全然不同,彼时工业占GDP的比重仅仅只有8.4%。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营收位居全省第二,利润总额位列全省第一,工业税收总量位居全省第二,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高达44.5%。

九江完全是赤手空拳打天下,白手起家发展起石油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钢铁有色等五大千亿产业。

其中,九江石化已经成为了顶梁柱。投产40年来,实现销售收入4000多亿元,上缴利税超过千亿元,妥妥的江西纳税第一大户,自然也为九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9年,九江石化产业的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税收的四分之一。

如果说赣州是江西南连珠三角的窗口,那九江就是北接长江经济带的桥梁。作为江西通江达海的城市,这里分布着152公里的长江岸线。

江西省40%的进口矿石、70%的原油和40%的电煤都是从九江港中转,这些可都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料啊。九江可谓是江西最重要的对外窗口之一。

坚守工业,成为九江取胜的关键。

第五名,安徽芜湖

2010-2021年间,从105名变为62名,涨了43名。2021年GDP为4303亿元。

你知道安徽的首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来自哪里吗,不是合肥,而是芜湖。

如果说合肥是“风投城市”,那芜湖就是“资本专家”。

这里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3家,辅导备案企业1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9家,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747家。上市公司数量在安徽位居第二名,在资本市场上打造起响当当的“芜湖板块”。

“最会赚钱的公司”海螺水泥、“国民坚果第一品牌”三只松鼠、“游戏头部企业”三七互娱、“公务招考第一品牌”中公教育、中国工业机器人第一梯队企业埃夫特智能装备等,都是从芜湖出发走向资本市场。

2015年,芜湖明确提出“四新加一资”的经济发展新思路,即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再加资本市场。

六年来,芜湖成为资本市场的“弄潮儿”,打造起16只政府性投资基金,带动100多亿的社会资本,拥有38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基金440多只,基金管理规模超过1500亿,位列全省第一,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则在长三角地区位列第八。

这当中,资本起到了盘活全局的关键作用,通过向资本市场借力,来撬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这就是芜湖成功的秘诀。

第四名,贵州贵阳

2010-2021年,从101名变为58名,涨了43名。2021年为4711亿元。

这是榜单里唯一的省会城市。很多人认为贵阳崛起是靠大数据产业。实际上,这只能解释一半原因。

将贵阳推向快车道的,还有固定资产投资。

贵州有两三千万农村人口,这些人进城的首选是省会。所以贵阳大大方方的走上了房地产经济,这里不仅盛产老干妈,还特别盛产“超级大盘”。

花果园听过吗?

一个小区规划了 30几万人,里头有10多所学校、6个主题公园。绝对的 “中国第一神盘”。

贵阳的房地产投资依赖度(用房地产投资额/GDP计算),2008-2017年平均值33%,在所有重点城市当中排名第一。

多年来,贵阳一直奉行“举债—投资—发展”的发展模式。像2018年底,贵阳全市的存贷比(贷款余额/存款余额)为109.5%,而当时全国的平均水平为77.7%。

有了钱之后,贵阳砸向基建和房地产的固定投资可谓是如火如荼,5年来的平均占比分别为34.84%和39.58%。

贵阳这座西部山城,彻底大变样了,颇有现代大都市的模样。贵阳漂亮成绩单的背后,是大数据以及“杠杠”,缺一不可。

说到底,能借到钱也是一种本事啊。

第三名,贵州遵义

2010-2021年,从132名变为64名,涨了68名。2021年为4170亿元。

这里的金字招牌,是宇宙第一神股——贵州茅台。

毫不夸张地说,“一瓶茅台酒撑起了遵义”。不仅盘活了白酒产业链,还带动了金融、文旅、地产、酒店等地方经济,成为遵义发家致富的王牌。

2019年,茅台集团对遵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比例高达64%、税收收入贡献比例高达54%。茅台的强大可见一斑。

2021年上半年,遵义108家规模以上的白酒企业实现产值高达672亿元,对全市GDP的贡献超过了30%。

在2022年Wind发布的城市市值TOP100中,遵义更是以5家上市公司、2.39万亿元市值身价,跻身全国市值第五名,打破了“北深沪杭广”的固定格局。其中,仅贵州茅台一家就足以睥睨天下。

顶峰期时,茅台总市值达比贵州全省的GDP还多出0.83万亿。一个企业的市值超过所在省的GDP,敢问全国能找出第二家吗?

不说你可能不知道,其实整个贵州省的第一大工业支柱,就是白酒。白酒产业贡献的工业增加值占了全省30%以上,是贵州工业的“压舱石”。

2022年上半年,遵义实现GDP增速5.3%,全省第一,与贵阳的差距也缩小至60亿元。

在其背后,白酒产业功不可没。

第二名,安徽阜阳

2010-2021年,从176名变为102名,涨了74位。2021年GDP为3072亿元。

你知道安徽户籍人口第一大市是哪里吗,不是省会合肥,是阜阳。

这里的户籍人口超过了千万,是全国五个千万户籍人口地级市之一,相当罕见。

常住人口虽然少点,但也有800多万。其中0到14岁人口占比24.44%,15到59岁人口占比58.69%,60岁以上人口占比16.88%,劳动年龄人口规模非常大。

凭借着庞大的人口红利,阜阳的消费力颇为强劲。

2021年,阜阳GDP排名仅居全省第4,但这里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两千亿元,位居全省第2位,比经济体量更大的芜湖和滁州都要高。

作为一个千万人口的城市,伴随着阜阳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投入力度自然不会落后,这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助推剂。

消费、投资这两架马车已经启动了,阜阳的经济自然就跑起来了。

在低生育率的今天,人口红利就是阜阳巨大的优势。

终于到了揭晓榜首的重要时刻了。

第一名,安徽滁州。

2010-2021年,从180名变为90名,涨了90位。2021年GDP为3362亿元。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这滁州,到底是何方神圣?

2019年,滁州省内排名从第五名跃升至第三名,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经济增速在2020年更是位列全省第一。

之所以能成为一匹大黑马,与滁州积极融入长三角有着直接的关系。

2015年国务院批复了江苏唯一国家新区——南京江北新区。滁州位于安徽最东侧,恰好紧挨着江北新区,顺势就抱上了南京大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你看,滁州主城区距离江北新区直线距离只有40公里,从南京南站乘坐高铁到滁州主城区仅需要20分钟。而滁州距离其省会合肥却超过了110公里。

这不正是融合发展的好时机吗?

2020年,南京历史性的超越天津,跻身中国前十大城市,成为全国经济版图上一股举重若轻的力量。滁州的前途就更加不可限量了。

有数据统计,2020年以来,滁州领导九赴南京,推进合作事宜,两地互动频次之高,可谓是前所未有。滁州方面毫不避讳地指出,“滁州的定位就是要打造南京及长三角区域后花园。”

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政策红利下,过去“环滁皆山”的滁州学会了利用区位优势向外借力,摇身成为“环滁皆产业”的工业城市,打造起光伏、半导体、汽车及装备制造等八大产业。

2022年1—7月,滁州承接沪苏浙三地转移或合作项目162个,而光是承接南京产业转移的项目就有46个。

产业承接、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崛起等,这些都成为让滁州得以成为近十年来发展最快城市。

2023年,滁宁城际铁路将实现通车,作为国内第一条跨省建设的市域城际铁路,更是将滁州和长三角副中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下一个十年,滁州还会这么凶猛吗?

我们再看回完整的榜单。

在这份榜单中,安徽占3个,贵州占2个,江西占2个,江苏占1个,四川占1个,山东占1个。

而这十个发展最快的城市,均是不沿海的内陆城市,却都孕育着巨大的生机,潜藏着无限的可能。

代表“中国速度”的高铁、一带一路、中欧班列……正在一步步打通陆上要道,支撑起“内循环”经济的基础。

近年来,关于海权时代衰退,新陆权时代重新崛起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根据我的统计,12-21年间,有十二个沿海城市的人均GDP,从一开始的高于全国平均线,逐渐跌落到全国平均线之下。数量,占了全国沿海城市的五分之一(不含港澳台)。

这些都说明,沿海并不是城市崛起的唯一路径。

过去的全球格局,是“拉美资源、中国制造、欧美消费”,这构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循环发展的根基。

未来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可能会将传统三角结构逐步内化,变成某种程度上的“西部资源,中部制造,东部消费”。

尽管这不是一朝一夕就会改变的,但是中国已经在跨越胡焕庸线行动起来了。

全球的经济地理空间正在加速重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