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一个人能抛弃的东西越多,就越是富有 /

一个人能抛弃的东西越多,就越是富有

诗人爱默生曾说:“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梭罗活得更真实。”

19世纪中期,美国正处于经济上升期,整个社会向着工业文明大步前进。

作家梭罗却放弃对名利的追逐,远离尘世喧嚣,在瓦尔登湖畔开启了两年多的隐居。

他搭起木屋,开荒种地,看书写作,回归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素简生活

他还记录下了在田园中的所见、所闻、所思,完成了随笔集《瓦尔登湖》。

字里行间的诗意与宁静,抚平了千千万万焦虑、迷茫的心灵,滋养了无数人的精神世界。

当你静下心来,走进瓦尔登湖,就会发现原来生活还有另一种可能性。

无需追求过多的财富,不必执着一时得失,屏蔽外界的喧嚣与吵闹。

一个人能抛弃的东西越多,生活与内心,反而越是富足。

抛弃物质的浮华,收获精神的丰盈。

1845年3月底,28岁的梭罗来到了瓦尔登湖畔。

他拿着一把借来的斧子,在松树林中砍下了一根根木头。

随后,他不紧不慢地搭房梁、挖地窖,以最原始的方式建成了一间只可栖身的陋室。

为了节省开支,他在房子附近开垦了几块荒地,靠辛勤劳作实现了自给自足。

他还尽量避免一切交易,衣服是在附近农户家中织成的,做饭用的盐是从海边带回的。

就连房子里的家具,也要么是由他自己打的,要么是不花钱的二手货。

仅仅花费几十美元,梭罗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居所,以及衣食无忧的生活。

他身边的朋友、邻居,却终日为了满足物欲而劳劳碌碌。

他们坚持每天喝茶、喝咖啡、吃黄油,一年四季要买穿不完的漂亮衣服。

他们的家里堆满了华而不实的东西,依然忍不住购回一堆无用的古董。

每次出门远行时,他们也要背上大包小包,无法轻松自在地享受旅程。

只顾追着物质奔跑,无暇停下思考人生,他们把自己活成了欲望的奴隶。

但梭罗认为:

“大多数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

他在抛弃物质浮华后,全心全意地投入读书和思考。

两年间,他品读无数经典的名作,汲取众多大师的智慧,塑造了丰盈的灵魂。

世间之物千千万,一个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却并不多。

过度追求物质,不断撑大欲望,只会让自己迷失其中,失去生活的乐趣。

每个人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外在的物质越繁复,内心的世界就越荒芜。

唯有在节制的生活中,我们才能腾出足够的心力,滋养出葱郁茂盛的精神乐园。

删繁就简,不为物役,我们方能过得舒心,活得惬意。

抛弃无用的社交,留下真正的知己。

我们常常以为,朋友越多,心越温暖;圈子越多,路越宽广。

实际上,大多数社交,不过是虚假的热闹。

梭罗在都市生活时,经常被迫参加一些觥筹交错的聚会。

席间,有人炫耀自己遇见了某位大人物,有人编排绅士淑女的风流韵事,也有人复述从别处听来的奇闻逸事。

看似热火朝天,其实全是毫无营养的八卦,令梭罗感到无比厌烦。

因此,当他搬到瓦尔登湖边居住后,就改变了自己的交友方式。

他的房子里只备了三把椅子,一把独处时坐,其余两把招待朋友。

他准备的食物只有玉米粥或面包,拒绝为任何人提供美味佳肴。

住处狭窄、饭食简单,再加上瓦尔登湖地处偏远,造访他的人并不多。

愿意不辞辛苦而来的朋友,也绝不会是为了聊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他们会走到森林中感受自然的清新,也会坐在书桌前交流深刻的话题。

在一次次高质量的思想碰撞中,梭罗深有感触,受益颇多。

摒弃无意义的社交,过滤嘈杂的声音后,他收获了有效的沟通和真正的知己。

想起樊小纯在《不必交谈的时刻》中所说:

“多数社交都是值得去避免的。我们并不会有那么幸运,一直遇到可说话的人。

平庸的交流,尽管没有恶意,但实质上是负面的。”

太热闹的交际,往往是空洞无物的,既消耗你的精力,又填补不了空虚。

与其时常跟一群酒肉之交推杯换盏,不如偶尔与三两知己推心置腹。

当你被生活的重压裹挟不前时,只有真正的至交能与你同舟共济;

当你因世事的无常怅然若失时,只有同频的挚友能跟你感同身受。

学会精简人际关系,筛去无关紧要的点头之交,才能将真心留给值得的人。

抛弃心中的执念,拥有自在的人生。

梭罗来瓦尔登湖隐居之前,一直渴望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为此,他先是为一家杂志社供稿,多年来煞费苦心写作,却得不到编辑的赏识。

之后,他又自告奋勇地成为了镇上的天气督察员、道路巡查员,以及野兽看护员。

他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却始终未被列入公职人员之列。

现实与愿望的背道而驰,让他的身心饱受折磨,甚至患上了一场大病。

躺在病床上时,他恍然意识到:只有放下执念,才能将自己从怨愤不安中解放出来。

于是,他清空了心中的不甘,开辟出一方净土,潜心读书写作,自在享受生活。

俗话说,一念动心起,万般皆执念。

一旦执念入骨,即使身处桃源,也会日夜忧思,如鲠在喉。

梭罗的邻居约翰·菲尔德,同样住在风景如画的森林中,却把日子过得无比灰暗。

他带着老婆和孩子,从爱尔兰来到美国,一心想过上富裕的生活。

可他只会种地、钓鱼,收入也不过杯水车薪,仅够勉强养家糊口。

明明已经拼命地赚钱,他和家人却依然租住在漏水的房子里,连干净的水都喝不上。

梭罗了解情况后,试图用自己的经验,帮助他摆脱困扰。

他劝约翰,试着像他一样享受田园生活。

然而,约翰不愿面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也放不下对“好日子”的执念。

到头来,他只能在终日劳碌的疲累,和求而不得的煎熬中虚度余生。

稻盛和夫曾说: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就是人的内心。走不出自己的执念,到哪里都是囚徒。”

一个人的痛苦,多半是因为自己欲念太多,执念太深。

当我们抛却自己的执念,解开灵魂的枷锁,才能让心境回归安宁,让脚步更加轻快。

抛弃外界的繁杂,活出理想的自我。

三毛在《简单》中说:

“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

深以为然。

生活中,我们总是为了获得内心的归属感,不自觉地迎合外界的看法。

但人生苦短,只有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才能真正获得满足和快乐。

书中,梭罗提到了一个故事。

城里有一位艺术家,喜欢坚持不懈地追求完美。

有一天,他想做一根手杖,却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材料。

再三考虑后,他不顾身边人的阻拦,决定亲自到森林中搜寻木材。

结果,他这一去就是很多年,整天犹如野人般,在丛林中四处游荡。

亲友的不解,旁人的嘲笑,他全都置之不理,一心一意地朝自己的目标前行。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了想要的木材,打磨出了一把满意的拐杖。

那把拐杖精雕细琢,闪闪发光,堪称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宝物之一。

不在乎外界的看法,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让这位艺术家实现了梦想。

梭罗本人,也是如此。

他所生活的时代,几乎人人都在追求名利,肆意享乐,渴望跻身上层阶级。

而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只身一人住进森林,过起了与自然为伍,同禽兽为邻的隐居生活。

曾有人疑惑地问他,为何要放弃都市中那么多的舒适和快乐?

他坦然回答说:“因为我非常喜欢现在的生活。”

他摆脱外界的束缚,抛却琐事的羁绊,回归到了生命的本真。

这段远离喧嚣、关注内心的经历,也成了他经营好余生的力量源泉。

记得林清玄曾说:

“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人生唯一的远方,就是无视他人的窃窃私语,成为心之所向的自己。

若你想做一只鸟,就骄傲地遨游天际;若你想当一棵树,就笃定地扎根大地。

屏蔽外界的喧哗,坚持自己的内心,你终会活出想要的绚烂。

《瓦尔登湖》中有一段令人印象的话: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大道至简,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学会给生命做减法。

挣脱物欲与执念的牢笼,远离社交和外界喧哗,余生的每一天都会过得饱满而丰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