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购物 /
  3. 这届吃货都乡村大席菜疯狂吞口水? /

为什么这届吃货都对着全国乡村大席菜疯狂吞口水?

记忆中的乡村宴席文化,其实处于消逝中。虽然农村的各种习俗还在、宴席也在摆,但桌数很难凑起来,有时村里年轻人一个盛大的婚礼,能到齐的人只能摆个五六桌。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农村的宴席文化。

(IC photo / 图)

最近短视频平台上,农村宴席的视频受到热烈欢迎,很多年轻人对着全国各地的乡村宴席疯狂吞口水。

不同地区农村宴席的菜谱各不相同,但大多颇为家常,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炖鸡、炖鱼、炖排骨、蒸虾、烩丸子;南方沿海省份的农村宴席也会上一些传统“硬菜”,比如海参、鲍鱼、九节虾、大龙虾等。

吞口水的年轻人是平日里吃不到这些食物吗?还真不是。很多人怀念的其实是儿时吃大席时的记忆,怀念的是农村宴席上热气腾腾的人情味。

乡村大宴席的氛围为何让人着迷?又怎么看待乡村宴席文化的消逝?

农村宴席上的人情味

很多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儿时最深的记忆里,一定有乡村宴席的情形,它有各种各样的称呼,“吃大席”“吃桌”“吃老酒”等等。

每逢有人家婚娶、诞子或升学,大抵都要张罗几桌,邀请亲朋好友们吃一顿。其中最为隆重的一般是结婚宴以及孩子的16周岁生日宴,常常是全村的亲戚都会出动帮忙

先是请大厨。掌勺的师傅一般是十里八乡比较有经验的老厨子,订什么菜单,买哪些菜,找谁买,在宴席前都要找大厨和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话事人确认好。

之后就是搭棚子,砌炉灶,架案板。在自家院子里搭一个大棚,垒上大锅灶,一般还配有一张长长的桌子,上面摆放着各种切配好的食材。

酒席前两三天,亲戚们就会出动帮忙。尤其是宴席当天,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有人切菜、有人配菜、有人洗碗盘、有人装盘……大家分工明确,每个人手头都不闲着。

孩子们也都有自己的任务,就是摆桌那天或前一天,要向村里借桌子椅子,在主人家的空地摆开来。那时候都是坐长条凳,窄窄长长的,可坐两三人,为了不弄错每家都会在自家的桌椅上做记号。

等宴席开始后,厨师负责炒菜、制作和分菜,每桌都会有一个食客负责上菜,一整套流程配合得严丝合缝。在物质还相对匮乏的时候,乡村宴席可以让大家吃到平日里很难吃到的大鱼大肉。

宴席上更是一片热闹欢腾。有人推杯换盏忙着喝酒,有人家长里短边吃边说各种八卦;孩子们吃点喜欢吃的东西肚子就饱了,接着便开始在宴席上乱窜乱跑,打打闹闹,开心得不得了。

所以,儿时记忆里的乡村宴席,更像是一次亲戚间联络感情的大联欢,大家聚在一起(电视剧)吃顿大餐,也一并叙叙旧,说一些八卦和贴己的话,人情味十足。宴席结束时,大家都有些恋恋不舍。

(IC photo / 图)

农村宴席文化在消逝

如今短视频上农村大宴席的视频让人百看不厌,一大原因是,很多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这么热闹开怀的宴席了,内心深处多少是有些怀念。而哪怕是那些留在乡村的人,他们经历的乡村大宴席也与二十多年前大不同了。

记忆中的乡村宴席文化,其实处于消逝中。

儿时对于乡村宴席的期待,与当时物质的匮乏是相关的。譬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不少农村地区,逢年过节才会买一些鱼、肉,鲍鱼海参螃蟹等海鲜更是一年到头吃不到一回。

孩子们对于宴席有很高的期待,不仅是因为它热热闹闹的氛围,更是因为宴席上可以饕餮一番、过过嘴瘾。

如今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人不是吃不到大鱼大肉,而是大鱼大肉都吃腻了,对于宴席的期待自然也就降低了。以前农村宴席全家老小出动,大人也会为了吃一顿而放下手头的工作;但现在很多大人会优先选择工作,礼数给到位,人不一定会去吃酒,宴席的氛围感跟以前不可比拟。

人口的大量外流,也是影响乡村宴席氛围感的一大原因。以前乡村宴席动辄摆个几十桌,男女老少欢聚一起其乐融融。而现在不少农村面临着“空心化”的问题,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孩子也跟着父母在外求学,农村里剩下的主要是老人了。

虽然农村的各种习俗还在、宴席也在摆,但桌数很难凑起来,有时村里年轻人一个盛大的婚礼,能到齐的人只能摆个五六桌。

商业文明也在影响乡村的宴席文化。以前宴席是全村人一起出动操办,现在基本是全部外包了,有专门为宴席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团队,从搭棚、摆桌、做菜、上菜、清洗,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在做,办宴席只要负责出钱就可以。

不用麻烦村里人自然是显得更便捷了,但农村的人情味很多时候就建立在这种大事情的互帮互助上。

林林总总原因之下,乡村的宴席文化的确处于消逝之中,也正因它在消逝,才引发那么多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年轻人的怀念。

移风易俗是必要的

年轻人固然对着短视频中的乡村宴席“流口水”,你若问年轻人是否愿意重新回到小时候的生活状态,绝大多数人肯定是不愿意。

乡村宴席人情味的背后,不仅仅是物质的匮乏,也有着观念的“落后”。在几年前,乡村宴席的大操大办还一度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比如奢靡宴席、相互攀比,导致一些农村家庭“返贫”。你家出了大龙虾,那么我家办婚宴也得有大龙虾,你家的酒水里有茅台,那么我家的宴席也得出茅台。

否则,如果谁家宴席的菜色比较“普通”,事后就会被人嚼舌根。这种攀比之风绑架了所有人,很多村人不得不借钱来办宴席,以至于坊间有这样的调侃,“脱贫不易,小康更难;宴席一办,毁于一旦”。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指出,“要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奢靡攀比的宴席文化,也属于不良社会风气之一种。

从饮食健康角度来考量,以前确实也出现过不少农村宴席吃出食物中毒的个例来。现在将农村宴席外包,并要求厨师团队需要有从事饮食行业的相关证件,看似影响了人情味,实际上也是为了大家的饮食安全考虑。

所以,现在很多农村宴席改到酒店去办,或者简办,甚至直接不办,而是给村人回馈水果、粮油表示感恩,实用还不浪费,这是值得赞许的移风易俗。

总之,在城市化以及移风易俗过程中,乡土的很多文化在消散,年轻人有怀旧的心理非常正常。但文明的进步,难免会伴随着一些失去,人们感伤失去,却也依然在向前生活。

何况,人情味并不会随着移风易俗而失去,就像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只要愿意向周边的人付出善意与关怀,我们也会得到别人的回馈,自然而然也会构建起美好的人情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