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世上本没有好人,坏人做大了就成了好人 /

世上本没有好人,坏人做大了就成了好人

看到有人讨论,为什么影视剧里的坏人很容易演得让人过目不忘,好人却演不出这种效果?

从观众的视角来看,答案很简单,坏人真实。坏人虽坏,但是个人,有血有肉有情有欲。好作品会展示坏人变坏的过程,或迫于环境的压力,或源于命运的捉弄。当隐藏在反派内心的邪恶之火被勾出来的时候,观众心头掠过一丝丝的遗憾,随后而来的则是份大量足的舒畅与快意。观众就这样跟坏人共情了。

好人虽好,却不真实。再好的演员去演正邪对立中的正派,都演不出真实感,越用力,观众越能看出来你在演。演好人不出彩,不能怪演员。真要怪,所有人都摘不出去。台前幕后、台上台下的所有人,从来没见过传说中的好人。我们对好人的想象,太贫瘠了。

所以,所有的好人角色就像西游记里的唐僧一样,仪表堂堂、一身正气,但就是没有人味。好人永远正确,但永远正确的不可能是人。好人失去了人,就剩下一个好,刺眼的好,不许反驳的好,一以贯之的好。

世界很复杂,人性也很复杂,好人却被提纯成了一个符号,所以好人离真实很远。

如果说观众跟坏人共情,看起来是三观不正,但事实上观众不是跟坏人的坏共情,而是跟坏人的真实共情。一是人性的真实,一是世界的真实。再漂亮的口号,也抵不过一个活生生的人。

坏人是立体的,好人是平面的,三维对二维,是降维打击。

允许坏人有人性的、正常的一面,却不允许好人有反面、有阴影,看起来是保护好人,实际是阉割好人。这样的好人是空中楼阁,是纸老虎,是木乃伊。

观众不跟木乃伊共情,说明观众身上还有阳气,值得欣慰。

说起来,我们从小到大学习过不少榜样,认识过不少好人。但每一个著名的好人,在著名起来的过程中,都完成了从三维到二维的坍缩。当我们认识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成了标本、符号。他们都是没影子的人。

人都应该有影子。没有影子的,要么是神,要么是妖。神和妖有时候很难分清,就好像西游记里许多妖都是从天上来的。凡间的想修仙升天,天上的却要思凡下界,这也是个围城啊。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拿去好人的影子。让好人也踏踏实实做个人不好吗?好像不行。我们是一个有德治传统的社会,现在有多少标兵,古代就有多少孝子。但德治这个词是很奇怪的,道德是一种被评价出来的结果,怎么可能去治谁呢?治理的主体,还得是权力,只能是权力。

所以德治的准确定义是,权力通过掌握道德的评价权去治理。

道德坐上权力的大腿,你情我愿,各得其所。好人不白当,可以得实惠,权力也变得慈眉善目起来。

可是天长日久之后,真正吃亏的还是道德。好人的半径很小,权力的半径却很大。一个人再好,也不可能做出一件天下人都能直接受益的好事。所以这里边就出现了很大的操作空间。好人的候选名单很长,权力的档期却很满,选谁当好人,就看各人如何追求进步了。一来二去,好人的面目就变得模糊起来。

权力搭台,好人唱戏,观众也不是傻子。人们很快便学会,在道德符号和权力符号之间自由换算。学习过的榜样越多,人们就越不知道好人长什么样了。

还有人干脆认为,世上本没有好人,坏人做大了就成了好人。旌表好人的结果,是扼杀了道德。

按照人性的规律来推理,不难得到一个结论:关心道德的最好方式是无视道德,不要树典型,不要号召学习,不要全国学生写作文。善良的种子永远存在,但一旦从土里挖出来,就注定死亡。

把影子还给好人,好人才能活过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