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中缺乏危机沟通有害双边关系! /

热线铃响无人接 美中缺乏危机沟通有害双边关系

美国日前击落中国侦察气球,双边关系再添变数。美联社报道指出,美苏能在不动用核武的情况下走过冷战,有赖于可靠的危机沟通,而美中缺乏这种沟通,正使双边关系趋于危险。

美国2月4日击落一颗飞越领空的中国侦察气球后,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当天曾试图透过特别危机专线联系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但遭拒绝。

中方说,这是因为美方“未营造适当气氛”让双方对话交流。根据9日晚间发布的声明,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说,美国的行动“严重违反国际规范,创下恶劣先例”。

美联社提到,数十年来,当某种危机促使两国紧张情势升级,美国军事指挥官想与中方对口单位通话或视讯联系时,得到的经验都令人感到沮丧。

如果两方将领无法迅速厘清事情,美方担心误会、错误报道或意外擦撞,将导致小型冲突恶化成更广泛的敌对。

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Fund)印度太平洋研究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说,这种状况与任何通讯设备技术上的不足都无关。问题在于中国和美国对两军热线的价值、意图的看法,有著根本上的差异。

美军领袖相信,两国热线是一种化解紧绷情势的方法,而中国政治体系仰赖多名政治领袖缓慢审慎的讨论,没有让单独一人直接、立即与他国将领沟通的空间,两种看法互相抵触。

而且中国领袖质疑美国所谓“热线”的概念,认为这只是美方想以辩解来解决美国挑衅后续效应的管道。

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瑞特纳(Ely Ratner)9日在联邦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作证,谈到美中两军危机沟通的障碍时说:“这真的很危险。”他还说,美国将领持续努力开通与中方的更多沟通管道,“遗憾的是,中国解放军迄今都没有回应”。

瑞特纳指称中国把重要的沟通管道当作纯粹的传讯工具,高兴的时候开通、不高兴的时候关闭。

美国官员和研究中国事务的专家们说,在美中关系趋于紧张之际,中方对军事热线的抗拒,促使总统拜登、高阶文职外交人员和安全幕僚更急迫地想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其他中国高阶官员建立自己的沟通管道,以便在军事热线行不通时,还有其他联系方式。

美中军方都在为台湾议题可能引发的冲突做准备,两国下一次紧张情势升级似乎只是迟早的事。这种状况可能发生在意料之中,例如联邦众议院议长麦卡锡(Kevin McCarthy)承诺访台;但也可能始料未及,例如2001年美军EP-3侦察机与中国战机在南海上空相撞事故。

如果两军指挥官无法立即联络,美中双方就少了一种避免冲突升级的方法。

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资深研究员莫里斯(Lyle Morris)说:“我担心类似EP-3侦察机的事件再度发生。届时我们会处在敌对、不信任的政治环境,(与过去)截然不同,事情可能一转眼就出差错。”莫里斯曾于2019年到2021年担任国防部长办公室中国事务主任。

台湾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阎铁麟提到,在中国侦察气球飞越美国领空的同一周,奥斯汀于菲律宾宣布美军扩大取得进入菲国关键基地的权限,“美国最近也变得非常民族主义”。他还说:“从区域安全角度来看,对话很有必要。”

美国现任和卸任官员都说,有时候,当美国方面致电,中国官员连接都不接。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资深政策分析师甘尼斯(Kristen Gunness)说:“没人接听,(电话)就一直响。”

甘尼斯提到2009年3月她担任国防部海军作战部长顾问时发生的一件事。当时中国海军船舰在南海包围一艘美国侦察船,要求驶离;美国与中国军方要等到大约24小时之后才说得上话。

负责谈判的前美国国防部副助理部长谢伟森(David Sedney)说,华府花了数十年才让北京当局同意设立现有的军事危机沟通制度,“然后一设好,显然他们非常不愿意将它用于任何实质目的”。

谢伟森说,中方会接听美方拨打的测试热线电话,美国人在中国节日致电祝贺时,中国官员会接听道谢。

“然而一旦发生比较敏感的事件,接电话的工作人员会说,‘我们会确认,等我们领导准备好要谈,会再回复’。然后再没下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