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开战一周年入倒数 预期中的俄军大反攻? /

开战一周年入倒数 预期中的俄军大反攻?

2月24日,只是一个日历上的数字,虽说是俄罗斯进军乌克兰的一周年,但世上并无自然法则规定一周年必需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然而,人们总喜欢给予一些平平无奇的日子特殊的意义,于是正如去年5月9日俄罗斯反法西斯“胜利日”临近的气氛一般,此刻各界都在预期俄罗斯将会在开战一周年这个特别日子来临之前发动大反攻,争取一个可供宣传的明显战果。

事实上,无论是乌克兰政府、欧美国家官员,还是北约,都已表示其实这场春季反攻已然展开。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13日就指出我们已经看到了俄军攻势的开始。可是,这一波攻势跟一年前俄乌战争头几天的俄军急速推进,看起来非常不一样。

俄军的反攻集中在三路。一是乌东卢甘斯克(Lugansk)的斯瓦托夫-克雷米纳(Svatove-Kreminna)前线;二是俄军自去年7月集中攻打至今的乌东顿涅茨克巴赫穆特(Bakhmut, Donetsk);三是对俄罗斯直通克里米亚俄控区陆路连接边缘的顿涅茨克武赫列达尔(Vuhledar)。

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三路攻势要赶在2月24日前取得成果都有重大难度。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ISW)本年以来一直研判俄国最有可能在卢甘斯克发动大型攻势,指出俄军已在该地集给大量军队,并已重新夺得主动权。然而,斯瓦托夫-克雷米纳前线踏入2月以来的俄乌军事冲突依然维持在互有攻守、俄军以极缓慢速度推出的情势。

巴赫穆特“绞肉机”苦战依然

而在被称为“绞肉机”的巴赫穆特,俄军本年以来确实形成了三方包围的阵式。虽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似乎暂时依然坚持死守该市,但欧美显然有声音认为基辅应该退守减低损失,以保留力量发动反攻。当地的乌克兰守军近日已出动到“炸毁桥梁阻敌前进”的套路,而一般平民和志愿者已不再被容许进入巴赫穆特,俄罗斯的军事消息亦称巴赫穆特的乌军主要补给路线已被局部占领,使得守军要依靠迂回野路来维持供应。

自去年7月以来,俄军在巴赫穆特方向的推进极其缓慢,超过半年时间只夺得大约500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半个香港的土地面积。为此,俄方更付出了极沉重的死伤,几乎是以华格纳(Wagner)雇佣兵团从监狱召来的杂牌军以人命换来的。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这些新兵几乎只有两种用途,一是先行推进,让更有经验的军人跟随;二是在前线引诱乌军开炮暴露位置,再后方俄军开炮攻击。有俄军人员更向俄媒表示一些活着回来的人会被视为逃兵。

虽然这种打法在巴赫穆特可能已渐有转变,但除非乌军决定自行退守,否则俄军大概不能在24日前攻下该市称胜。一直集中火力攻打巴赫穆特的华格纳兵团创办人普里戈津(Yevgeny Prigozhin)本周就表明,俄军不会在短期内取得巴赫穆特,而市内乌军已变得愈来愈主动,以愈来愈多的后备军人来阻挡俄军推进。不过,巴赫穆特此刻已是俄罗斯最有可能在2月24日前夺得的城市。

开打新战线 俄军即惨败

而在顿涅茨克西南、对亚速海北岸俄控区“陆桥”构成威胁的武赫列达尔,俄军更遭到严重挫败。武赫列达尔,跟巴赫穆特一般,在战争大局上其实不太重要,不过在地区战场的争夺中,却有一定的地理价值。该市地势较周边为高,有助乌军稳控附近地区,如果武赫列达尔一失,乌军就可能要退守15公里。

自1月底以来,俄军就开始加强对武赫列达尔的攻势,到2月第二周,俄罗斯的第155海军步兵旅更在此发动大型推进。此旅据称以新动员得来的兵员为主,在无遮掩的空旷地形上缺乏对于反坦克地雷的准备。根据英国国防大臣华礼仕(Ben Wallace)的说法,俄方短短两日已在此失去近千人,乌方更称俄军最新的每日死伤人数已升至超过800人;而无论是乌克兰当局还是俄国军事博客,都指出在一周攻势之后,俄国损失了130架装甲车。目前,俄军在武赫列达尔一线的行动,就只剩下十数人为一组的试探性推进。

由于卢甘斯克斯瓦托夫-克雷米纳的前线,以至巴赫穆特,是俄乌双方持续交火的地带,武赫列达尔可算是本年以来俄军主动打开的新攻势所在。不幸的是,这攻势刚刚开始就已迅速宣告失败。无人看好俄军攻势?

对于俄军大反攻,去年底曾称俄乌之间有谈判窗口、一直公开表明要全面击退俄军“非常非常困难”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Mark Milley)似乎就有着“不以为然”的轻松态度。他14日在布鲁塞尔出席援乌防长会之时就表示,“你现在看到的攻势大体上都在巴赫穆特一带,哈尔科夫(Kharkiv)从上而下直到赫尔松(Kherson),前线都甚为稳定,尽管非常惨烈”。

不少支持普京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俄罗斯军事观察者,似乎也对俄乌战争一周年临近的反攻感到悲观。例如顿涅茨克亲俄分离主义前军官Alexander Khodakovsky在2月11日就表示俄军此刻发动攻势过于冒进,认为俄方最好还是先保持守势,以累积全面进攻必需的资源;另一亲俄博客Igor Dimitriev则批评俄罗斯军政各界从一开始就夸大了俄罗斯的胜利预期,最后所有人都“变成了虚假现实的人质”,最后被迫冒进求胜,因而失败告于。

全力投入却损失惨重?

另一方面,不同来源的战争评估也显示出连串对俄军反攻不利的消息。根据英国国防大臣华礼仕15日受访时提供的数字,俄国2022年估计现役人数共36万的陆军已有97%投入乌克兰战场,可见俄国似乎已全力推进乌克兰战事,却未见明显战果。另一方面,挪威情报部门本周初也指出,在俄罗斯与芬兰接壤的科拉半岛(Kola Peninsula),原驻该地陆上部队人数只减至战前的五分之一,可见俄方人员吃紧情况之严重。

以伦敦为总部的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15月亦发布其估算,指俄军在乌克兰已损失超过2,000架坦克,是其可运作坦克队伍的一半以上,只剩大约1,800架可运作坦克,以及大约5,000架坦克库存,后者却不知还能否运作,而且需要时间维修才能派上战场。而根据开战以来一直透过网上资源记录俄乌军备损失的Oryx,俄国坦克损失则在1,700架之列。

相较之下,IISS的估算显示乌克兰累计损失大约450至700架坦克,但其坦克总数却是不减反升,由800多架升至900多架,其中原因是俄军人员在前线时有抛下武装撤退的情况,使乌克兰方面至今已在俄方手上获得约500架坦克。

挪威的情报部门近日也发布了其年度安全威胁评估,该评估指出俄罗斯最初用于入侵乌克兰的20万人有一半已死亡或受伤,其动员令也不足弥补其进攻能力的缺乏——外界对乌克兰死伤数字的评估通常与俄国相约。该评估称俄罗斯已用完大量弹药,只能向朝鲜、伊朗等国寻求新增供应;虽然俄罗斯军工业尚有大量生产能力,能制造小型武器、导弹、坦克,但由于其各样武器都有使用西方配件,预计将难以抵消西方制裁。根据战争研究所收集得来的消息,部分俄罗斯国防企业已表明缺乏技术人员去支援生产。

在惨重损失之下,唯一亮点似乎是几乎完好全缺的俄罗斯空军。IISS估计俄国战斗机的损失比率低至6-8%,而事实上,在未能破坏乌克兰的防空系统之际,俄国空军在乌克兰战场上的使用一直也非常有限。有西方情报近日就指出俄罗斯正在乌克兰边境地区部署空军,似乎有意藉空军破局。近日亦有军事分析指出俄罗斯正在利用气球来探查和消耗乌克兰的空防力量。

不过,美国防长奥斯汀(Lloyd Austin)14日就表示现时未有看到俄罗斯为大规模空中袭击而聚集军机的情况,不过他就强调欧美盟友将会尽一切努力去加强乌克兰的空防能力。

综上所述,俄军三路前线都难以在数日内突破,其人员、军备损失惨重,无论是西方还自俄方自身的评论都不太看好俄方反攻的形势。如今,离俄乌战争一周年只馀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俄罗斯要赶在24日前打出战果的空间己愈来愈窄。2月24日,也许就会跟去年5月9日的“胜利日”纪念一样,来了又去。乌克兰战场上的火光则一如往昔。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