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普京、拜登相互发表的“铁幕演说” /

普京、拜登相互发表的“铁幕演说”

俄乌战争一周年之际,拜登到访基辅之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了国情咨文讲话,对这场战争进行了解读,并且在讲话中多次抨击美国及其盟友,认为西方世界一直在打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

话音刚落,拜登也在波兰首都华沙发表了争锋相对的演讲,十余次提到普京,将俄罗斯视作挑战秩序的敌人。

我们先来看看普京的国情咨文,在演讲的一开始,普京就将顿巴斯地区乃至整个乌克兰定义为“自2014年以来的纳粹政权”,然后陈述俄罗斯在与西方的对话中,屡次碰壁,在2022年2月之前,俄方一直寻求和平解决顿巴斯危机,然后陈述了,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纳粹给世界所造成的危害。

普京在讲话中,陈述了俄罗斯作为一个受害者,面对走投无路的境地,做出了必然的反应,然后打出历史情感牌,唤起有良知的人对纳粹的仇恨,论证战争的合理性,这是与新纳粹主义作战。

接下来的讲话中,普京陈述了俄罗斯在开战以来,受到的技术、经济层面的封锁,然后鼓舞士气,宣称俄罗斯军民必将度过难关,打破技术封锁,自力更生,恢复经济。

最后,提到自苏联解体以来,西方一直试图主宰世界,挤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俄罗斯将会暂停履行《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并且着重强调,没有人能够在战场上打败俄罗斯。这表明,普京有着将战争持续进行到底的决心

普京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多次将西方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假想敌来叙述,也不知俄罗斯国内的入欧派,会作何感想,当然,自从战争开始,入欧派自然是相对失势的一方。

结合一下普京之前做过的两件事情,一件是在战争开始没多久,对列宁等前苏联领导人进行否对,认为在前苏联时代,给予乌克兰太多恩惠,现在俄罗斯有必要捍卫自身在顿巴斯的利益,收回这些恩惠。

另一件,前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在晚年回国的时候,受到过普京的盛情款待,在索尔仁尼琴逝世之后,普京亲自为索尔仁尼琴雕像揭牌,称赞他是“俄罗斯的良心”。普京和索尔仁尼琴能有如此特殊的关系,很大原因在于索尔仁尼琴除了反对前苏联的集权之外,是一个非常恪守传统的大斯拉夫主义者。

所以,从国情咨文来看,普京是作为一个传统的斯拉夫主义者,试图激发整个俄罗斯的族群记忆,在乌克兰战场上,将战争持续下去,作为一个挑战者,重新拾起那个沙俄帝国的梦想——对领土有着贪婪般地渴望;对同根同源的族群有着嗜血般地控制欲。

隔天,拜登就在波兰首都华沙发表演说,拜登在演说中提到,普京总统认为自由世界是软弱的,他们是强硬的,现在他错了,乌克兰不会被俄罗斯占领,美国会帮助乌克兰到取胜为止。

接下来的发言中,拜登强调了团结盟友,号召盟国继续在经济与军事层面援助乌克兰,这符合拜登政府一直以来的对外政策——重视并且依赖盟友。

拜登政府在战争一开始被共和党政敌批判过对俄态度软弱,但是持续不断地军援与演讲,表明了他的强硬态度,这一次,更是赤裸裸地将矛头对准普京与俄罗斯,声明要帮助乌克兰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番讲话,可以看作拜登政府的宣战书,告诉盟友与世界,会用实力与手段,击败对手。也是拜登政府重申美国对世界秩序领导的一次宣言,之前说过,川普任内的“美国优先”已经被彻底抛弃,未来,美国依旧会向帝国的角落伸出触手与权杖。

还有一点,拜登在演讲中,多次提到了对自由世界的捍卫,这与当年杜鲁门在面对苏联势力可能进入希腊和土耳其时,措辞如出一辙,将美国定位为“保卫自由世界的最强领袖”

这表明,美国一百多年来的外交价值取向,并没有发生转变,依旧会以“灯塔”、“布道士”的身份去输出他们的价值观与外交准则,二战以来,科技与军事上面的硬实力更是他们外交准则上的保障

过去十多年,美国确实在阿富汗等前现代文明国家吃了瘪逃跑了,但事实证明,这并不代表“山巅之城”就此陨落,中东溃败、国会山闹剧,都挺过来了,甚至事后看,都没有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指望一个强劲的帝国顷刻间轰然倒塌是极其不现实的,了解对手,读懂对手的招数,才能更好地明白怎么与对手竞争。上一次铁幕降临的时候,已经证明,远离冲突核心,纵横捭阖,专注自身的经济与科技发展,等待质变腾飞的那一刻,才是最好的选择。

新的铁幕如果真的降临,最好的破局之法,其实前人已经给出了答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