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俄乌互放水雷地雷 海上陆地都不再安全 /

俄乌互放水雷地雷 海上陆地都不再安全

近日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照片显示,俄罗斯军人在BL-680高速船上执行任务,在乌克兰南部赫尔松沿岸布设反登陆地雷,以防乌克兰跨越第聂伯河到赫尔松。

俄罗斯军方正在乌克兰南部赫尔松沿岸布设反登陆地雷。(图片撷取自推特)

根据军闻网站“Defense Blog”报道,俄军使用的是苏联反登陆地雷PDM-1M,目的在让敌方船只在渡水时失效,用于河流、湖泊、海洋和海湾的沿海地带。它是临时放置性的地雷,只能在0~30°C环境下工作2.5小时,当船只碰触到其雷管或波浪到达5级时便会爆炸。

而自从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乌双方皆在战场埋雷以限制敌方活动范围、进攻路线或进行道路伏击。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表示,该组织去年发布3项报告,指控俄军2022年2月入侵后,在乌克兰多地布设人员杀伤地雷(Anti-personnel mine/landmine)。同时,人权观察武器部门主任古斯(Steve Goose)指出:“乌克兰军队似乎在伊久姆(Izium)周遭广泛布设地雷,导致平民伤亡,构成持续风险。”人权观察在伊久姆及附近9个不同地区纪录到PFM地雷,证实这些地雷造成11人伤亡。PFM是一种可散撒人员杀伤地雷,俗称“蝴蝶雷”。

乌克兰是1997年禁止地雷公约(Mine Ban Treaty)缔约方,俄罗斯却不是。莫斯科当局否认俄国锁定平民为目标,或犯下战争罪。

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波利什查克(Oleksandr Polishchuk)2022年11月24日回复人权观察提问时表示,乌克兰在地雷使用方面完全恪遵国际责任,其中包括“战时不使用人员杀伤地雷”。

而在黑海方面,俄罗斯则指控乌克兰在黑海布下水雷,去年3月一艘爱沙尼亚杂货船在敖德萨海岸外与一枚水雷相撞后沉没后,首次出现了水雷威胁。爆炸发生后有4名船员失踪。

事件发生两周后,俄罗斯沿海观测站Novorossisiyk,称乌克兰海军在敖德萨港附近停泊的水雷,由于暴风雨天气锁链已经松动。Novorossisiyk站声称大约有420枚水雷漂浮在水面上,并指责乌克兰违反了1907年海牙公约的规定。在俄罗斯方面发出危险报告后,土耳其电台针对俄罗斯广播的水雷危险向海员发出警告。

在俄罗斯发布水雷的消息后,土耳其担心漂浮的水雷可能在靠近伊斯坦堡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水域,影响繁忙的商业航道。土耳其官方多次表示,海军已采取必要措施。

罗马尼亚军方也在去年进行多次水雷引爆作业,去年9月罗马尼亚扫雷舰于黑海执行任务时,更意外触雷受损,所幸无人伤亡,黑海各国在去年总共发现30多枚水雷。

有专家学者分析,布设数百枚水雷需要很长时间,而乌克兰船只不太可能在俄罗斯舰队全天24小时封锁乌克兰沿岸的情况下布设水雷。而利用飞机或潜艇等其他方式埋设水雷也不太可能,因为乌克兰没有这些载具。也许乌克兰是用拖船或其他小船快速且大略地布设了几条水雷线,但布设420枚水雷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问题是俄罗斯是怎么算出这些地雷的确切数量,又如何确定其位置?当然,乌克兰在这个问题上的沉默也让人满头疑问,若是遵守海牙公约的水雷规定,按理应该公告水雷的布设范围。

而战争爆发以来地雷和水雷不仅造成平民死伤,甚至波及野生动物,乌克兰西南部敖德萨州(Odesa)国家自然公园研究员3日表示,自俄罗斯开战以来,黑海岸边已发现数百只海豚因俄军声纳影响而搁浅丧命和受伤。

对此,保加利亚“拯救海豚”运动发起人阿塔纳斯(Atanas Rusev)则表示,保加利亚罗波塔莫河(Ropotamo River)三角洲也发现多起海豚迷航、搁浅事件。阿塔纳斯说,“很多只海豚已经失去导航能力且十分虚弱,有些海豚身上带有被炸弹或水雷炸伤的痕迹;根据专家检验结果,这些搁浅的海豚长期受到太阳曝晒,且至少长达10天没有进食。”

阿塔纳斯提及,近期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土耳其和乌克兰海岸,都有传出多起海豚尸体冲刷上岸的消息。据悉,根据学界过去多年的科学研究报告,已证实军用声纳对海洋生物有害,许多国家海军都已著手采取改进措施,以保护野生海洋动物。

因暴风松脱漂浮到土耳其沿岸的水雷。(图片撷取自阿纳多卢通讯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