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明明要大家共渡难关偏说日子越来越甜 /

明明要大家共渡难关,偏说成“日子会越来越甜”

墙内自媒体历史逆时针文章:医保改革落地两个月了,质疑声浪依然汹汹不息。

许多参保人员反映,自己吃亏了,不仅个人账户划入的钱少了一大半,而且看病更贵了。

专家的解释是,改革后,避免了个人账户沉淀资金的浪费,门诊待遇更好了,减负效果更明显,改革红利惠及了最广大群众,促进了共同富裕。

还有参保人员质疑,医改是因为统筹账户没钱了,要用个人账户“补窟窿”。

医保部门回应,2022年,全国职工医保基金当期结余0.55万亿元,基金保障能力稳健可持续,参保群众没有必要担心。

专家和民众的认知鸿沟为何如此巨大?

谁没说实话?

专家没说实话。他们刻意回避问题,避重就轻,敷衍搪塞,不肯把实情告诉社会,明明是让大家同渡难关,却非要说成“日子会越来越甜”。

医改的实质,就是开源节流,延迟医保基金缺口的到来。

也许有人会问:2022年结余0.55万亿元之巨,何来缺口之说?

的确,从表面看,中国职工医保基金不会出现缺口,也不该出现缺口。

高达3.5亿的参保人数,众人拾柴火焰高;当期结余0.55万亿,占基金收入的28%以上。如果这都能出现缺口,别国的医保基金岂不要破产?

其实不然。

表面风光的数据背后,暗藏危机。

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发布了一份报告,预测2024年医保基金结余将面临7353亿的严重赤字。

2021年,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测算,到2024年,中国职工医保统筹账户将出现累计赤字。

原因何在?

历史隐性债务问题

中国职工医保制度的建立,始于1990年代中期。

此前退休的人员,没有缴纳过医保,这些人的医疗费用,就只能由在职人员来承担。

此前参加工作的,包括上山下乡、支边等人员,个人账户由开始缴纳医保时算起,之前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个人账户缴费不完整。

由于制度转型,大量个人账户空账运行。

对历史挂账问题的搁置,使历史债务越滚越大,对医保基金运行产生重大冲击。

社会保障支出不足

2018年~2021年,中国各级财政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补助,加上医疗救助资金,仅占GDP的0.64%。

在世界范围内,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比例。

通常,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都在15%左右。

医保基金收益低得可怜

当前,职工医保险基金的计息办法是:

当年筹集的,只有一点活期存款利息;

上年结转的,按3个月期存款计息;

存入社保财政专户的沉淀资金,比照3年期零存整取存款计息。

这就意味着,医保结余资金不仅谈不上保值增值,而且还跑不赢通胀,处于持续贬值状态。

社科院郑秉文教授认为,如果医保基金实行和养老基金一样的投资策略,从理论上讲,仅2020年就可增收1700亿元左右。

监管难度大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中国目前有300多个职工医保统筹区,以市级统筹为主,盘子分散,制度不统一,监管难度大。

分割严重,漏洞多,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

仅2022年一年,中国查处的医保窝案不下30起。

套取、骗取医保基金现象更是层出不穷。

运行成本高

中国的医保改革,从开始到现在,东一榔头西一棒,就没有一个系统的大局观。

出现什么问题,就赶紧出台救急措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制度设计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繁琐,全身打满补丁,自相矛盾之处不少,运行成本越来越高。

想一出是一出,坑肯定少不了,代价肯定小不了。

医疗费用急剧膨胀

不少省份公立医院的收入中,财政补助占的比例不足2%。

财政投入不足,将医疗机构推入市场,让其自负盈亏,这样的做法,看似甩了包袱,实则不然。

医疗机构追求利益最大化,使中国医疗费用飞速增长,已经远远超出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群众看病的负担越来越重。

很明显,经过市场化改造的医疗体系,既丧失了公益性,又不可持续。

原本想甩掉一个包袱,不料却背上一个更大的包袱。

老年化加速

2001年,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2021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2035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预计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从一个年轻大国,变成一个重度老年大国,中国只用30来年时间,这一老龄化速度如同海啸一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更麻烦的是,未富先老。

其它国家进入老年化社会,人均GDP在2万美元左右,而中国2001年的人均GDP约800美元,只有别人的十几分之一。

2022年,也是中国老龄化加速元年。

1962年后,中国最大的一波婴儿潮爆发。如今,他们陆续进入退休年龄。

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升高,就医费用显著增加,医保基金面临严峻挑战。

这已成事实,不可改变。

怎么办?

共渡难关,闯过这道坎

要延迟医保缺口的到来,有四条路。

① 地方财政多拨点款

这是治本之道,但目前地方财政赤字猛增,压力很大。

② 年轻人多交点钱

中国职工医保费率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明显偏高,封顶了,没有增长空间了。再多交钱,年轻人就吃不消了。

③ 报销比例降一点

中国职工医保的实际报销比例远低于60%,而国际经验认为,报销比例低于60%,大批人将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甚至引发公共卫生灾难。

再降报销比例,行不通。

④ 改革医保个人账户

占职工医保基金40%以上的资金,沉淀在个人账户,如果让它动起来,就会提高整体效率。

有网友测算,这次医改,每年将从个人账户划走3600亿,通过门诊报销、家庭共济,返还1500亿,一划一返,医保统筹账户将新增结余2100亿。

这就是共渡难关。

个账改革,虽然是治标之策,只能把医保基金出现赤字的时间推迟3年左右,但为下一步的应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这次医改,如果把这些实情向社会说清楚,坦然面对大家的具体困惑和不满,相信质疑的声音会少很多。

只有大家想通了,才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闯过这道坎。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