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总理生涯将完李克强与温不同 平实接地气 /

总理生涯将完:李克强与朱、温不同 平实接地气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十年总理生涯即将结束。2月23日,他在退休前夕去考察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嘱托大家“牢牢记住,发展还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发展的动力还在于改革”。3月2日,他携国务院全体领导成员与工作人员拍摄了“毕业照”。这两次活动的短片一度在网上流传,被外界视为李克强的告别。

国务院总理是中国行政机构最高负责人,肩负国家治理的重任,负责内政外交全方位工作,通常是仅次于总书记(兼任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的第二号实权领导人。自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政以来,除短暂的过渡或转型时期之外,一般情况下,总理都会在政治、经济、社会、民生或人心层面留下强烈的印记。像世人熟知的周恩来总理,便极富人格魅力,留下鞠躬尽瘁、顾全大局的身影。朱镕基总理同样如此,他一往无前、大刀阔斧的铁腕改革,奠定了今天中国经济的基本框架。温家宝总理的深情、人文关怀让许多人怀念,他任内曾施政广泛惠及农村居民。

李克强给外界许多人留下的印象是平实、低调、接地气、清醒的改革开放意识。他上任以来力推简政放权,大幅削减不必要的政府审批事项,给民众、企业办事创造便利。他多次为包括小商小贩、卡车司机、快递员在内的中下阶层发声,主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给地摊经济一定的空间。他主张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持续主抓惠及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工作。

他曾针对电影《我不是药神》所揭示的癌症患者买不起进口抗癌药问题开会研究,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通过政府集中采购、纳入医保方式降低价格。他主动提及江苏丰县八孩女子事件,并作出批示“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他在“厉害了,我的国”之类论调盛行时直面疫情下的底层困境,公开指出中国有6亿人的每个月收入只有人民币1000元左右,主张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过去一年,李克强有两次自我评价本届政府工作表现。这可以作为外界分析的重要参考。一次是去年面对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提问,李克强答道:“本届政府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矛盾和困难叠加。说到最大的挑战,那还是新冠疫情及其给经济带来的严重冲击。我们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行不避险,尽了最大努力。”

这一点是符合事实的。过去一些年,中国政治精英们常用战略机遇期的说法。在胡温时期,中国政府正是抓住了战略机遇期,一心一意谋发展,才将中国经济送上全球第二的宝座。但过去十年,贸易战、科技战爆发,中美关系的竞争、博弈面向日益突显,战略机遇与风险并存,再加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亟待转型升级,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高杠杆行业难以为继,这意味着李克强任内所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

李克强在回答中还特意回忆刚出任总理时的表态并提及上任以来的实际工作表现:“记得我出任总理时在这里召开第一次记者会,也就是在这个大厅里边,就明确表明,要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这是我们政府的基本任务,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就是要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这些年,我们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创新施政方式,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等方式来应对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尤其是把宏观政策的实施直面市场主体的需求;坚定推进改革,减除繁苛,维护公正,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和新动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坚持就业优先,把握国情实际,注重保障基本民生,等等。政府工作有人民群众认可的地方,也有与他们的期盼有差距和不足的地方,这些我们是清楚的。”

另一次是最近李克强在主持与《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相关的会议时从过去一年、过去五年、过去十年三个维度来评价政府工作。这应该也是高层的共识。

过去一年,他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发展取得极为不易的新成就。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对经济带来严重冲击,我们及时果断应对,靠前实施既定政策举措,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实行规模性退税减税降费等,帮扶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难关,支撑稳就业保民生。创新政策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扩投资带消费。突出抓好粮食生产和能源保供,夯实稳物价基础。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出台稳经济政策,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经过努力,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城镇新增就业1200多万人,在国际通胀高企背景下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只有2%,进出口增长7.7%,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这殊为不易,成之惟艰。”

这一点,许多人都有切身感受。去年3月以来,中国经济面临超预期因素冲击,内有疫情冲击,深圳、上海、北京相继遭受疫情袭扰,上海甚至为此“静默”长达两个月,外有俄乌战争的影响,经济发展一度陷入多年未有的困境,许多家庭收入突然下降,许多企业难以为继。在此情势下,正如外界所注意到的是,李克强马不停蹄地召开会议,部署和协调应对措施,奔赴各地督促。一个备受关注的节点是去年5月召开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目的是摆脱经济困境,当时有超过万人参加。最终,去年中国经济在第二季度面临那么大下行压力的形势下还是取得正增长,成功稳住经济大盘。这也为2023年中国经济复甦打下基础。

过去五年,他说:“各地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锐意进取,中国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年均增长5.2%,其中三年受到疫情影响。”过去十年,他说:“从十年长周期看,经济年均增长6.2%、实现中高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年度涨幅没有超过3%,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从5000多万户增加到1.6亿多户。我们创新宏观调控,政策既有力有效,又没有持续大幅增加赤字,没有超发货币,为稳物价创造了宏观条件,也为未来留下政策空间。创新宏观政策实施方式,直面市场主体需求发力,着力降低税费等负担,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坚持就业优先,各项政策都注重支持就业。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民生连着民心,发展经济最终是为了改善民生。”

在物价相对稳定,且没有超发货币和持续大幅增加赤字的前提下,过去十年经济年均增长6.2%,GDP从2012年的53万亿人民币跃升到2022年的121万亿人民币,与世界第一大国美国的差距持续缩小。过去十年,网络经济大放异彩,一大批网络平台企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移动支付取代现金,人们不论外出吃饭、购物、打车、邮寄、旅游、搬家还是社交、学习,一部手机便能全搞定。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教授在《应加强而不是削弱平台经济创新能力》一文中的说法,网络平台经济的壮大,“最重要的意义可能是让中国第一次有机会紧随工业革命的步伐,走在了国际经济技术创新的前列”。当然,近年来的整顿让不少网络企业市值大幅缩水,但纵使如此,体量和潜力尚在。

从朱镕基、温家宝到李克强,三任总理扮演不同的角色。朱镕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总工程师,他铁腕改革,雷厉风行,为日后中国经济发展构建起基本框架和思路。温家宝则主要是萧规曹随,在朱镕基奠定的框架下抓住战略机遇期,让中国保持十年高增长。与两位前任相比,李克强任内的中国经济面临更多复杂挑战,内外都有许多冲击经济的负面因素,但还是稳住经济社会大盘,让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崛起势头得以延续。现如今,随着李克强即将退休,他过去一年努力推动的经济复甦将成为新一届政府的关键工作。中国能不能摆脱三年疫情造成的困境,经济能不能再度腾飞,将从根本上决定着未来中国的国运。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