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研究发现:爱吃肉的人不容易患上抑郁症 /

研究发现:爱吃肉的人不容易患上抑郁症

提到吃肉,很多朋友可能会摇起头。

爱吃肉的害处确实不少,吃多了不仅肥胖,还会出现高血压、胆固醇升高等症状,严重的还会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但是,肉类食物并非一无是处,它也会给人们带来很多快乐。

回忆一下你曾经大口吃肉的体验,是不是大脑中会产生一种很解压很快乐的感觉呢?

如果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此前,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上的研究指出,不爱吃肉的人抑郁发作更为普遍,其抑郁发作的风险要比吃肉人群高出165%!

该研究于今年1月份发表,文章名为“Association between meatless diet and depressive episodes: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 baseline data from the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ult health (ELSA-Brasil)”,中文译作“无肉饮食与抑郁发作之间的关联:成人健康纵向研究基线数据的横断面分析(ELSA-巴西)”。

研究团队使用ELSA-Brasil这项多中心队列研究的基线数据进行了横断面分析,根据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筛选,最终共纳入2008年8月~2010年12月期间的年龄在35~74岁间的14216名参与者参与研究。

在食物摄入评估方面,研究团队依托114项食物频率问卷(FFQ)进行,通过填写在过去12个月里对问卷中所列食物的摄入量来进行评分。并使用营养数据研究系统(NDSR)来估计问卷中每种食物100克的营养成分,每种食物的日摄入量以g/天为单位进行量化,营养素摄入量=每次摄入的份数×份量×摄入频率×营养成分。此外,研究人员使用NOVA分类法对食品加工程度等进行分类,计算不同组别的相对能量供应与每日总能量摄入量的关系。并收集参与者在过去12个月内使用维生素和/或矿物质补充剂的情况。

这里,无肉饮食是这样定义的。

如果参与者在过去12个月内“从不/很少”摄入以下食物,则被认为是无肉饮食:红肉(如带骨或去骨牛肉),鸡肉(如鸡胸肉、炸鸡、熟鸡肉)、猪肉,内脏(如肝脏或牛肚),香肠(如汉堡肉、火腿、培根)和海鲜(如炸鱼、沙丁鱼/金枪鱼、虾/贝类、螃蟹、海鲜炖汤/杂烩等)。

在进行抑郁发作评估方面采用修订版临床访谈量表(CIS-R)问卷调查时,问卷涉及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健忘、睡眠、易怒、抑郁想法、担心、焦虑、恐惧、强迫等典型症状,研究人员会综合其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和引起的不适程度进行评估。

结果发现,与吃肉人群相比,不吃肉人群更倾向于具有以下特征:不吸烟、不经常饮酒、每分钟代谢当量(MET)的体力活动强度更大、整体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较低、慢性病患病率较低、更有可能服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健康状况自我感觉更为良好。

在抑郁发作方面,82名不吃肉的参与者中,有7人在过去6个月里转向了素食/低肉饮食,其中2人有抑郁发作症状。另外吃肉的参与者中,有210人转向素食/低肉饮食,其中13人有抑郁发作症状。

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吃肉人群相比,不吃肉人群表现注意力更难以集中以及更健忘,并出现更高频率的不伴有躯体症状的轻度抑郁发作。

紧接着,研究者探究了无肉饮食与过去7天抑郁发作之间是否存在关系。结果表明,抑郁发作的患病率与无肉饮食之间存在正相关,不吃肉人群抑郁发作的次数约是吃肉人群的两倍。调整混杂因素后,与吃肉人群相比,不吃肉人群抑郁发作率高出165%。

综上所述,不吃肉不代表着拥有更好的食品质量。从这项研究我们了解到,无肉饮食可能伴随着一些问题,包括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较高,对心理健康很重要的营养素(如ω-3脂肪酸、维生素B12、B6和D、铁和锌)的摄入量较低,营养物质的缺乏可能会导致包括抑郁在内的精神疾病的发生。

虽然该研究发现不吃肉与抑郁发作之间存在联系,但研究人员表示,不能从横断数据中断言,任何特定的饮食缺乏是否为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真正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