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移民 /
  3. 孔乙己们固然颓废 但“锅”不该让年轻人背 /

孔乙己们固然颓废 但“锅”不该让年轻人背

“孔乙己”们今天的困境,固然有自身的原因,但更多是“孔乙己”们被父母,学校,社会灌输了太多错误的信息,寒窗苦读十几年,“孔乙己”们惊讶的发现,如今的社会与二十年前比已发生了质变,父母,学校的信息早过时了。自嘲孔乙己的大学生们固然颓废,但“抱残守缺”的锅不能光让他们背。

央视前几天发了一则微博,被年轻人骂惨了,由于这几年大学生就业难,很多大学生自嘲是“孔乙己”,央视网也来凑热闹,称学历不应成为清高的理由,很多大学生之所以困顿,是因为和孔乙己一样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处境,劝这些当代孔乙己们脱掉长衫,尽早通过努力改变命运。

央视这话,说得其实没错,今天的大学生就业难,其实有相当多的主观因素,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心目中的好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失业的背后更多是不愿将就。

话虽然没说错,但是却略显片面,因为今天大学生的困境固然有一部分是自身原因,但更多是教育,社会的问题。他们自嘲是“当代孔乙己”,也是部分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孔乙己的悲剧主要不是孔乙己自己造成的。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笔下的人物,科举废除后,没考上功名的孔乙己在社会上百无一用,除了秀秀“茴”字的四种写法,他没有其他技能,因为贫困,他被酒馆的人嘲笑,还因偷书被打断了腿。

鲁迅的本意,不是讽刺孔乙己多么颓废,而是借孔乙己讽刺科举制度制造了一大批生存技能的废人,孔乙己悲剧的背后,是整个科举制度的不合时宜。

今天大学生的困境,和孔乙己确有几分类似。

大学生和孔乙己一样,也遭遇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困境。

人民大学做的就业调查,2022年第三季度,大学生就业指数是0.57,意味着每两个大学生对应一个岗位,市场需求人数远少于大学生求职人数。2022年四季度,高校毕业生求职人数增长了33%,但市场需求人数却下降了14.3%。

统计局的数字也显示今年2月,16-24岁人口失业率再次回升到18.1%,达到疫情时的水平。2023年,高校毕业生达到1158万,为史上最高,加上2020年以来未能就业,在家啃老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将空前严峻。

为啥就业难呢?就业难是因为和市场的需求不匹配,供需失衡,能不能找到工作,工资高不高,不是看你懂多少知识,而是看社会是否有需求,社会需求大,就吃香,需求小,就百无一用,今天高校的培养体系,恰恰是我国的社会现实不匹配。

先说量,很多大学生上中学时,一定能反复听到这样的观点“高考结束就轻松了,考上名牌大学就轻松了,只要是大学生,就比没文化的强,大学生都有光明的前途”。

这句话在八九十年代确实没错,可在今天并不适用,现在的大学生太多了,90年代后中国高校一直在扩招,社会面临严重的“学历过剩”。

1990年,大学毕业生只有61万人,1968年出生人口是2731万,大学生在同龄人中占比2%。2001年,大学毕业生有114万人,在1979年出生人口中占比6%。2010年,大学毕业生631万,在同龄人中占比25%。2023年,大学毕业生1158万,2001年出生人口为1696万,大学生占比68%。

大学生在同龄人中的占比从1990年的2%飙升到2023年的68%,今天的大学生,和90年代的大学生,根本不是一个量级,那会的大学录取人数相当于现在的985,而今天的大学生早就烂大街了,大学生不是天之骄子,而是同龄人中的大多数。

几十年过去,就算是清华大学,本科录取人数都从80年代末的2000人左右提高到2023年的3700多人,即使是北大清华学生的地位,也不能和九十年代相比。

网上经常有年轻人抱怨凭什么60后,70后大学生能出人头地,自己就不能,他们显然忘记了比例这回事。他们没有意识到时代的变化,还错误的认为只要读完大学就是精英。当然错误主要不在他们,而在家长和衡水中学式的学校,没有他们灌输多年,大学生会把谬误当真理吗?

除了绝对值上的增加,今天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和社会脱节,高校教的知识,工作中用不上,高校开设的专业,市场并不需要,这种错配让大学生要找到对口的工作难上加难。

先说我国的现实,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仍高达39.9%,服务业占比虽然比制造业多(52.8%),但仍和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

服务业虽然能提供大量大学生青睐的白领岗位,但并不是所有服务业都是白领,比如餐厅服务员,按摩师,外卖快递,护工,保姆,这也是服务业,但大学生不愿去干。

大学生内部,也有文理科之分,工科生实在不行还能去“工地打灰”,文科生大部分只能挤体制内和大企业的赛道了。即使在美国,文科生失业率都高于理工科,中国更是如此,但因为文科专业开设门槛低,高校出于经费和政绩需要仍然不断扩招,进一步造成错配。

上周笔者有幸去拜访了某位人力研究领域的专家,他就提到我国就业市场面临就业失衡的问题。他提到每年新进入劳动市场的人口大约在1600万左右,至少要有40%,大约640万的人进入制造业,才能满足制造业的需求。

但现在大学生占新增劳动力68%,剩下的32%很多还去干低端服务业,所以制造业面临严重的供给不足,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是制造业企业招工难,两者并行不悖,他认为,我国制造业占比高的现状,其实更需要熟练的技工,而非学理论的大学生。

他还提到大学生都想去体制内是不切实际的,体制内最多解决5%的就业岗位,而且很多体制内工作也很辛苦,经常加班,工资也不高,大学生认为的进入体制就能躺平并不存在。整个中国,其实就没多少工作能符合大学生的期望。

情况这么严峻,央视建议的“脱下长衫”似乎很合理,但细想,又不合理。

一是很多问题多不是大学生自己造成的,而是父辈,教育系统和社会综合造成的,大学生更多是被动接受了这个结果,让被灌输的大学生承担父辈的错误,他们肯定心中不服。

二是如果大学生们真的“脱下长衫”去干制造业和中低端服务业,从事体力劳动,他们就会面临沉淀成本的问题。

他们会想:如果只是当技工,那当年寒窗苦读干什么,拿那些时间享受青春不好吗?自己此前的努力岂不是毫无意义,这牵扯到自我否定,而能自我否定的人少之又少。

回到家里,他还会被此前的同学奚落:“你读书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和我一样”,周围的长辈,朋友都会嘲笑他,考虑到这层社会压力,大学生大概率还是不会“脱下长衫”。

三是机会成本的问题。你读了大学,至少有可能找一份体面的白领工作,考公成功的概率虽然在降低,但也不是0,万一考上了呢?只要这种侥幸心理存在,他就不会选择“脱下长衫”,毕竟要是从事体力劳动这一生大概率也就望到头了,很多人还想赌一把。

另一方面,父母们还是抱有劳心者治人的想法,他们也愿意供孩子啃老几年,只要孩子最终能吃上皇粮,之前的付出都值了。

这三点原因下来,大学生很难“脱下长衫”。

大学生不愿将就,但现实又这么严峻,该怎么做呢?

只能说,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系统性的改革教育制度,让其和市场需要匹配,同时要提高体力劳动者的劳动保护,缩小白领工作,尤其是体制内工作和蓝领工作的制度差异,但即使这些都做到了,社会观念的变化还需要很长时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央视说的固然没错,但孔乙己现象的背后是系统性的问题,而系统性的问题注定要全社会一同解决。

舆论与其责怪年轻人,不如一起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就业条件和社会环境。只要中国上下能意识到问题,拥有刮骨疗毒的决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注:本文原题目《孔乙己们为何脱不下长衫》。)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