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历史性决定!普京恐催生军事同盟产生 /

历史性决定!普京恐催生军事同盟产生

破天荒集体采购弹药输乌 欧盟由和平组织走向军事同盟?

亲中共媒体香港01报道:3月20日,欧盟各国的外交和国防部长同意在未来12个月内向乌克兰输出100万发155毫米的北约制式弹药,以目前乌克兰弹药消耗速度来看,大约足够5个月战争之用。此举之所以被欧盟外交专员博雷利(Josep Borrell)形容为“历史性决定”是因为各国同意由欧盟出面集体购买弹药输乌,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决定其实将会从根本上扭转欧盟在二战后作为一个跨国和平组织的定位。

欧盟的计划分成三部份。一是花费10亿欧元给予能够即时从库存中对乌输出弹药的国家。二是花费额外10亿欧元集体采购弹药(甚至有可能包括导弹)给予乌克兰和补充欧洲国家的库存。三是长远部署加大欧洲的军备生产。方案的法律条文细节还在准备当中,预计会在23、24日的欧盟领袖峰会上正式确定。

计划最先由爱沙尼亚提出,用以加快欧洲对乌克兰的弹药供应,并以采购的方式向军火制造商保证需求,鼓励它们投资增加产能。在乌克兰弹药短缺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之际,计划很快就得到欧盟主要国家支持。

如今涉及的20亿欧元资金将会由2021年才成立的欧洲和平机制(European Peace Facility)提供。至于采购的方式似乎将采取双轨并行制——根据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的消息,有18个国家已同意跟以往几被遗忘、负责协调盟内共同安全事务的欧洲防务局(European Defense Agency)进行“协同采购”,当中包括法国、德国、荷兰等主要国家;而盟内各个国家也可以自行组成小组去跟军火企业进行采购。

POLITICO得到的计划文件显示,法国此前一直争取的“买欧洲货”条款似乎大体得到落实,即集体采购的款项只会用于欧盟军火企业之上,“肥水不落外人田”,可算是一种欧盟层面的“军工产业政策”。唯一例外就只有不属欧盟却在欧盟单一市场内的挪威。

此集体军火采购的计划仿效了新冠疫情期间由欧盟集体采购疫苗的做法,将原本大体不属于欧盟权力的国防政策(和卫生政策)部份交到布鲁塞尔手中。这种趋向也正正切合了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提出“欧洲自主”的愿景。

法国方面除了支持集体采朋弹药输乌之外,还希望将采购项目扩大至导弹之上。

虽然单次性的集体采购军备输乌离马克龙愿景中的“欧洲军队”构想非常遥远,却是欧盟踏出军事化的第一步,改变了欧盟作为纯粹和平组织的性质。

乌克兰东部巴赫穆特(Bakhmut)前线装载着弹药的车辆。(Reuters)

此刻的计划当然是为援乌而设,但也是一种长远部署。计划要求欧盟委员会为未来长远增强欧盟军工产能提出具体方案。在各国部长基本达成协议的同一天,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亦表明欧洲要为俄乌战争长期延续作好准备,而“即使战争告终,事情也不会马上回恢正常”,似乎点出了欧盟在集体国防政策上应有进一步的整合。

当然,在各国既有的国防建制和国内军工利益团体的阻力之下,欧盟要建成一个军事同盟依然是长路漫漫,但这个方向的确定似乎已经成为了欧盟各国的共识。

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后,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对于欧盟成员和北约成员地位作了性质上的区分,声言不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只反对北约东扩至乌克兰。吊诡的是,正正是这一场战争带动了欧盟性质的军事化转变。即使未来由美国主导的北约随着美国的“印太转向”淡出欧洲防务,他日在俄罗斯门前被视作军事威胁的也许会是未来的欧盟。

区区20亿欧元的军火集体采购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是俄乌战争如何将欧洲从和平梦中惊醒的象征。

欧盟集体采购军火为何重要?

国防是各成员国的国内权力,而各国各行其事、军备标准不一往往是欧盟发展独立军力的重大阻碍。任何欧盟层面的跨国集体行动,都有助解除这个难题。

一年100万发弹药足够乌克兰使用吗?

不足。目前乌克兰估计每日花费弹药6,000发左右,而此数已是乌克兰尽力节省得来的数字。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