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重构第一岛链-看美日菲三边联防 /

重构第一岛链-看美日菲三边联防

专栏| 军事无禁区:重构第一岛链-看美日菲三边联防— 普通话主页

“岛链战略”是美国在朝鲜战争初期对苏联和中国实施围堵的海上战略,限制共产国家向外扩张。第一岛链以千岛群岛为起点,贯穿日本、琉球群岛,一直延伸到台湾、菲律宾和印尼,是美国岛链战略中的第一道防线,台湾位于中心点的关键位置。

三边安全磋商框架

第一岛链在冷战期间发挥重要作用,直到1979年中美建交,美军撤离台湾而出现破口。1991年苏联解体,隔年最后一批美军撤离菲律宾,第一岛链防线名存实亡。随着近年美中战略竞争激烈化,这条海上防线再次受到重视。日本的角色最突出,菲律宾的军事战略开始转型,美台关系出现历史性飞跃,为第一岛链注入新的内涵,以新的战略姿态重登历史舞台,并把应对中国威胁放在首位。

据《共同社》报导,美国、日本和菲律宾决定设立国家安全顾问级别的三边安全磋商框架。该框架是战略对话机制,以此基础扩及三边防务合作和演习。框架由日本提出,美国背书,双方认为与菲律宾建立紧密的防务关系,对于提高对中国的威慑力,以及应对台海形势潜在危机都至关重要。

第一次三边安全磋商会议可能在美国和菲律宾4月11日在华府举行外长、防长“2+2”会谈后举行,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秋叶刚男(Takeo Akiba)、菲律宾国家安全顾问阿诺(Eduardo Año)将出席会议。

美国、日本和菲律宾形成三边联防,从今年2月菲律宾总统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访问日本已有迹象。当时马科斯表明加强与美国和日本三边合作,建立更坚实的伙伴和联盟关系。他将认真考虑与日本签署《访问部队协议》(Visiting Forces Agreement),使日本自卫队能参与在菲律宾的联合军事演习。

马科斯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会谈中,同意日本自卫队到菲律宾先从灾害救援和人道支援任务着手,逐步过渡到两国间联合训练,以及美国也参与的美日菲三国联合训练。不过,这些提法还属于合作意向,并无明确战略指导。美日菲设立国家安全顾问级别的三边安全磋商框架,将处理此一根本性问题,为三边联防提供指导原则、总体目标和发展路径,为三边安全合作跨出实质性的一步。

从地缘战略角度看,美日菲三边联防将在美国《印太战略》框架下重新建构第一岛链,特别是补强菲律宾所在的第一岛链南段、面向南海与台海的关键要地。

日本积极重构第一岛链

为增强菲律宾监视侦察能力,日本政府4月5日决定以”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OSA)新的制度,向菲律宾无偿提供警戒监视雷达等器材,深化双边安保合作以抗衡中国。《共同社》报导称,提供器材以卫星通信系统和无线系统、小型无人机、警备艇为主,不包括杀伤性武器。第一波援助对象除菲律宾,还包括马来西亚、孟加拉、斐济等4国。日本外务省在2023年度编列20亿日元(约1亿元人民币)援助预算。

《读卖新闻》指出,菲律宾正面对中国在南海填海造陆和兴建军事据点等片面改变现状的威胁。日本提供菲律宾军方监视侦察雷达可加强其能力,有助于提高维持周边海域秩序。新的支援制度除提供受援国家国防装备,也考虑援助这些国家军用机场、港湾的基础建设。对于重构第一岛链防线,日本的积极主动表露无遗。

去年 6 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安全峰会上,全球目光集中在美中两国动向,而忽略岸田文雄发表开幕主旨演讲所展露的雄心。他提出日本将贯彻 “新时代现实主义外交,”增强日美同盟以及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开展安全保障合作,从根本上加强日本防卫能力,不排除包括所谓“反击能力”在内的一切选项。

岸田文雄计画未来3年内向印太地区国家提供至少约 20 亿美元援助,项目包括巡逻船在内的海上安全设备,以及海上运输基础设施开发等,并且利用技术合作及培训加强至少 20 个国家的海上执法能力。

岸田文雄开宗明义提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撼动国际秩序根基,国际社会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在南海、东海与台海同样面临类似的威胁,他说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今天的乌克兰可能就是明天的东亚。”

岸田文雄未提第一岛链,但是他最关切的东海、台海与南海形势,都在第一岛链之内,并且沿着岛链防线由北向南延伸。在新的安全形势下,重构第一岛链成为日本向外提供军事援助并参与其内的防卫轴心,是美国之外最有实力充实岛链防线的国家,也是第一岛链重登历史舞台有别于冷战时期最大不同之处。

聚焦台湾突发事件

再来看菲律宾。4月3日菲律宾政府宣布可供美军使用4处新据点,3处位于吕宋岛北部,与台湾一水之隔;1处在巴拉旺岛南端、面向南海的巴拉巴克岛(Balabac Island)。五角大楼副发言人辛格(Sabrina Singh)指出,新据点的选择主要基于区域战备因素,美国不会在菲律宾寻求永久性基地。

位于吕宋岛北部的3处据点,包括海军基地、机场和陆军军营,都是运行中的基础设施,意味着无论在这些据点改善或建造设施都相对容易。菲律宾在台访问学者皮特洛(Lucio Blanco Pitlo III)对《中央社》说,菲律宾同意美军使用这3处据点,”聚焦于可能发生的台湾突发事件,”带有明显的紧迫性,用意是让美国盟友能对台湾可能的突发事件做出反应。

今年4月11日至28日,美国和菲律宾将举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名为“肩并肩”的联合军事演习,动用1万7,600人部队,包括1万2,000名美军。《亚太防务论坛》指出,演习课目之一是在中沙群岛由中国控制的黄岩岛附近击沉1艘靶船。演习期间,美军可能使用爱国者防空导弹和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系统(HIMARS/又称海马斯)。

俄乌战争在紧要关头,美国向乌克兰提供38套海马斯,以及1个连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具有高度实战和政治意义。皮特洛表示,这两种武器装备一旦在联合军事演习使用,显示美菲同盟向北京发出明确信号,不仅提高对中国威慑力,也表明美菲两国愿意向台湾提供支持。

菲律宾防务转型

菲律宾陆军司令布劳纳(Romeo Brawner)2月中旬宣称,随着中国在南海的行动愈发强硬,菲律宾军方已将任务重点从国内安全转向领土防御。他要求部队要有一种新的心态,今后工作将从打击国内叛乱分子和共党分子转到应对外敌。菲律宾的防务转型,说明美日菲三边联防共同应对中国威胁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刻都来得紧迫。

北京具有军方背景人士指出,中国开始着手中菲关系破裂的准备,可能采取多项措施:一、对菲方在南沙的挑衅予以坚决回击。二、拦截向仁爱礁坐滩登陆舰提供运补的菲方船只。三、解放军在美菲联合军演同时段在南海举行大规模军演。四、加快在黄岩岛和仙宾礁的吹沙建岛作业。

黄岩岛东距菲律宾吕宋岛西岸约230公里,仙宾礁东距巴拉望岛最近距离约150公里,地理位置明显针对美军使用的4处新据点。中国若在这2处岛礁填海造陆并进行军事部署,势必提高区域紧张态势,做与不做将是观察中国反制美菲同盟强度的关键指标。

面对新的安全形势,美国重新定义第一岛链的内涵。冷战时期美国在第一岛链布下重兵,投入大量资源广设军事基地。如今中国具备中远程精准打击能力,火力覆盖第一岛链,美国以往的兵力部署显然不合时宜,开始从前沿裁撤固定基地与大型部队,以机动性高、规模较小的特遣队轮驻关键战略据点,运用分布式部署和机动灵活的作战方式,应对中国的威胁与扩张。

美国分散式作战构想

美国海军研究协会新闻网(USNI News)报导称,今年2月上旬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夏威夷,以实兵、实装按实战背景,利用7天时间演练和测试陆战队濒海团在第一岛链的作战场景。

按美军作战构想,濒海作战团可从轮驻地迅速前出,沿岛链动态进行分布式部署,构筑多层远征前进基地或军事据点,为两栖登陆舰实施前沿海域控制作战奠定基础,最终完成对关键海峡的封控。

组建濒海作战团意味着美军正加紧推进海军陆战队转型,将战争准备的焦点由清除恐怖主义向大国竞争转移。美国增加在菲律宾前沿地区的军事据点,其针对台海与南海的用意亦在于此。这是分散式作战构想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不仅能补强第一岛链南段的防御缺口,又能与美日安保强化日本西南岛屿的防卫力量相互策应,进而形成美日菲三国联防的有利态势。

可以说,冷战时期的第一岛链早已走进历史。面对中国全方位威胁,第一岛链将重新建构,以新的战略姿态重登历史舞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