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疑美论为何再次甚嚣尘上 中共老技俩 /

疑美论为何再次甚嚣尘上 专家评:中共老技俩

自去(2022)年8月中共在台海军演后,拜登政府一直试图跟中共缓和关系,以调控中短期风险。原本规划2月间由国务卿布林肯访问北京后可望于今年下半年安排双方元首峰会,却因“高空气球事件”而至少暂时破局。

与此同时,北京对台湾的认知战攻势已明显升高。无论在频率、力度、议题的广阔度、动用资源的广泛性和大胆性,中共加码的程度都相当有感。且议题打击面广阔、运用灵活,从掌握民生议题脉动、炒作质疑建军(如:采购布雷车的无谓人道争议)等,到反战主义和疑美论等试图改变我全民思维范式的操作,很难令观者不感觉到外力的斧凿与急切。

美国对台湾支援与赋权的“业绩记录”

疑美论其实是中共过去数十年来宣传分化的老伎俩,本身并无新意。较令人意外的是,以美国自韩战以来对台湾支持和保护的历史实绩,这种论述在台湾竟然还有如此的市场!

盖台湾之所以能有今日的繁荣安定和自由开放,就算不是拜美国过去七十多年来不同形态的安全庇护、政治加持暨经济扶持所致,也是因国府南渡后,顺应了历史机遇而做出正确选边站抉择的结果。

台湾从风雨飘摇的1950年代开始,接受了钜额美援与军事协防,而得以从事建设、发展民生,稳定社会。台湾并在后来长达十馀年的越战期间,因美国在中南半岛的浴血、反共战略态势和战争财的外溢,得以稳健发展,走向经济起飞。

即便美国在与中共建交后,台湾最黑暗孤立的十年间,美国也并没有真正抛弃台湾。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军事上,台湾今天得以仰赖的老本,都是国人勤奋努力,并在美国配合协助下成就的。

美国对台湾的加持,无论是创建我们引以为傲的半导体及IT产业(并为其提供技术、人才培训与市场),并让台湾逐渐在多重产业的全球化供应链中站稳关键地位(包括在此过程中也帮助大陆发展了经济);软硬兼施的促使台湾政治走向自由开放民主;还是我们迄今仍用来保卫台海的IDF战机、成功级巡防舰、CM11勇虎战车、天弓飞弹等自主先进武器装备,均可显而易见美国的大力技术支援与战略赋权(strategic empowerment)。

相信眼睛明亮的国人都能轻易了解,我们并不是纯依靠美国,而是因为台湾过去数十年来逐渐深化融入了美国所主导的国际政经体系,台湾人的努力才得以借由这个体系所赋予的开放市场、技术引进、人才交流和价值观共识取得了现代化、民主化的成就。由此可见,台湾今日的安全、繁荣和开明,正是美国一路以来支持扶植台湾的“业绩记录”(track record)。

反讽的是,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其实也是跟台湾走同一条路,拜美国力挺加入了这个国际秩序才得以迅速现代化和富强的。但与台湾不同的是,中共在得蒙其利后,现在竟意图颠覆、甚至推翻这个世界秩序。而台湾则成为了北京达成此目的之首要目标与障碍。

美国会否出兵保台?

美国会否出兵保台是疑美论的核心争论之一,值得检视。

即便在美台之间存在正式共同协防条约期间(1955-1980),美方协防的底线一直都是“战争一起,必须中国人先流血”(当时“中国人”指的是中华民国台澎金马军民)。八二三炮战时任国防部长俞大维及金门防卫部司令官胡琏将军在后来的回忆录与传记中都有记载,且均认为此立场公平并合乎情理。

这是因为他们(暨当时台湾军民)都了解,没有理由在自己未先尽力抗敌保卫国家与自身的生命财产自由之前,就期望或要求他人来帮我们作战流血。这个道理,直至今日也应该是台湾全民的共识。

事实上,俞大维部长还将此精神融入了他当年为说服美方加强对台军援所提出的战略思维中。他所主张的“ACNAD建军理论”从美军全球战略布局思考切入,强调台湾的关键地位,必须建立台湾足够自卫能力,维持台海均势,避免并吓阻美国不预期的战争,乃是与美国核心战略利益最契合的作法。

美方认同了此概念,故后来不仅对我大力军援壮大陆海空兵力,更积极支持将台湾建设成西太平洋“不沉的航空母舰”。简单来说,ACNAD的概念就是台湾的海空军负责配合美军海空兵力作战,陆军则以能独立作战为目标、“毋须美军地面部队参战”(No American Doughboys/NAD)。这也就成为了美国协防台湾的重要基石,六七十年来对台湾防安全遗荫影响极为深远。

而台湾在历次台海危机(1954-55、1958、1995-96)时均未仰赖美国替我们作战。事实上,美军也的确未曾在台海实际与共军交战过。但这并不表示美国不会以其他方式或形态援助我们抗击中共的进犯,更并不意味著美军在未来台海军事冲突时不会驰援投入战斗。

美军不仅曾在1955年2月出动庞大海空兵力执行“金刚计划”协助国军自大陈岛撤退,亦在1958年八二三炮战期间增派机舰协防台湾,并为国军金门运补船团护航、提供包括响尾蛇飞弹、八英吋自走炮等武器助我压制共军气焰致使其战役目标失败。

1996年时美国更在没有任何盟约义务状况下派遣两个航舰战斗群来台海吓阻共军蠢动,确保台湾安全暨区域稳定。大家也应不至于忘记,美军在过去八个月来就曾至少两度派遣航舰战斗群与军机并动用其他军事资源到台海周边监控共军行动。这包括日前美军尼米兹航舰战斗群监控牵制正在台湾东南外海演训恫吓的共军山东号航舰支队。

至于近年来美中进入凖冷战对峙后,美国对于台湾的战略关注与军事安全上的援助,更是日益密切。美军不但已大幅增加与国军部队的协训及合作交流,合作范围更已从之前的小部队/特战单位训练等较基层的项目与评估等分析协助,扩大到双方积极洽商如何协助台湾解决飞弹量产困难与精进智慧水雷研制等精密军事技术领域。

至于更高层次的战略合作也都在积极推动中。例如,在美国国会法案中所倡议的“盟邦战争储备”(War Reserve Stocks for Allies/WRSA)等战备预储方案,其实早在2021年的春天在我方正式向美方提出构想后就已开始洽谈,到去年(2022)下半年时双方已在针对应优先储备何类的军品(如:精准武器、传统弹药、后备部队装备等)进行辩证。

更何况,美国在军事、乃至于战略上协助、援助台湾的方法、手段和管道很多,不仅局限于实际出兵作战。就如同美军迄今也都尚未直接参与俄乌战争一样,美国可透过提供武器装备、后勤补给、C4ISTAR(指挥、管制、通讯、资讯、情报、监控、目标获得、侦察)、训练、技术、经费等资源来援助台湾。

同时,还可视需要以其他手段牵制、甚至反制中共;可能的选项从各种制裁、禁运、到某些灰色地带行动(grey zone operations)、甚至策动其他势力发动反抗中共的超限战等。事实上,中共所发动的疑美论宣传战之所以那么强调质疑美军会否出兵,正是凸显了他们对美国其他形式的援台基本上束手无策。

台湾是棋子、马前卒吗?

如果一定要以严谨客观视角来批判美国对台湾的战略定位,那就是美国系以台湾做为其“离岸制衡”(offshore balancing)大战略下的“离岸制衡者”(offshore balancer)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这里传统制衡理论中的“离岸制衡者”已不再是单一的国家,而是一个多盟邦伙伴所构成之国际政经军秩序。台湾是美国必须对抗亚洲大陆上出现敌对区域霸权时的保险。

诚如任何理性决策者对长期避险资产的经营态度,就算平时尽可能的以最低成本维持,当风险升高时再积极投入资源加保固本,但却绝不会退保。这一点从雷根政府时代美国最需要中共的冷战决胜关键期,北京竭尽所能也只能向华府讹诈出八一七公报那种程度(重大、但绝非关键,更遑论对台湾致命)的让步就可以看出了。

讲白了,台湾并不是严格定义上的“棋子”,而是关键环节(critical link),但可能是相当脆弱的连结(weak link)。身为这么个前哨与关键节点,台湾的安全稳定繁荣当然必须符合全球暨区域霸主的整体战略利益,在必要时(譬如:旧冷战美中对峙高峰时期)甚至需要配合美国当下的需要做出一些具体贡献。

因此,冷战时代台湾的确付出了可观的代价来维系与美国的联盟关系,从空军34(黑蝙蝠)中队、35(黑猫)中队到更多敌后情报特工人员的惨烈牺牲,甚至在中南半岛我方长达11年的秘密参战暨伤亡,都可实为台美战略合作下我们的付出。换得的当然就是台湾的安全、稳定与发展契机。

这正是当年台湾得以免于被大陆长达近四分之一个世纪几乎不断的激烈政治运动(导致数千万人死亡、无数人惨遭迫害、整体社会土地财产被充公迄今)荼害的重要原因。我们应该缅怀这历史,但更应该理解其正面与指导性意义。美国固非圣贤,但与之合作却是对台湾整体而言最有利的抉择。

有些论者当然可能将此解读为台湾自甘沦为美国的马前卒、看门狗。但该种言论和视野不仅可能有对地缘政治格局暨历史真相缺乏正确认识之虞,此类主张还亵渎了当年烈士们为换取国家利益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

美国仍未放弃“战略模糊”?

最后,谈谈疑美论者最爱质疑的美国迄今仍未放弃“战略模糊”政策问题。“战略模糊”是美国与中共建交后对两岸采取的立场,基本上是美国联中抗苏时空环境下的权宜产物,后来沿用至今则呼应了我前文中所提到的美国欲低成本维持保险的思想。

“战略模糊”的主要论述为可收“双向吓阻”之效,既能吓阻中共武力犯台,又可遏制台湾冒进挑衅(如宣布独立)。

然诚如我近年来数度在美国国防部资助主办的研讨会上所指出,假如上述理论成立的话,1955至1980年的那25年间,美国不但跟台湾有正式协防条约、还在台湾驻军(包括战斗轰炸机)、甚至还曾在台南部署可装备核弹头的“屠牛士”巡航飞弹(MGM-1 Matador),那台湾在那段期间岂不早就该做出美方认为不负责任的行为(例如:反攻大陆)了?

正因前述的历史经验佐证了“战略模糊”逻辑的荒诞,也因为中共近年来对美国在印太地区对美国挑战的持续尖锐化,所以美国政府也已开始对如何淡化对台湾安全承诺的“模糊”程度进行检讨反思。拜登总统过去一年多来数度脱稿宣示将会武力防卫台湾,显然就是美方开始试探走向某种“战略清晰”的体现。

疑美论在自由社会的台湾是可以也值得公开讨论的,但亦需严谨辩证。无论从历史经验、国际秩序格局、地缘战略发展趋势或美国核心利益来分析,目前都无理由质疑美国将放弃台湾。国家最终当然还是必须靠自己捍卫和发展,正如我们也有必要明辨真相 vs. 中共宣传分化。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