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3月出口很亮眼 几因素造就但“藏雷” /

中国3月出口很亮眼 几因素造就但“藏雷”

因全球央行紧缩、全球需求下行、疫情后商品消费向服务业消费切换、欧美信用收缩风险以及去年上半年的高基数,市场对于今年的出口增速一直持有担忧态度,认为出口增速全年负增长是板上钉钉的。

然而,一季度中国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长了0.5%(美元口径),3月单月同比增长14.8%,出口的实际表现远强于市场的预期。

从数据来看,中国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出口确实是下行了,反映出发达国家需求在逐渐回落。一季度,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金额分别同比下滑17%和7.1%,出口份额较去年末分别下降2.2和0.3个百分点。

出口的高增长主要体现在东盟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RCEP其他成员国。一季度,中国对东盟、非洲、俄罗斯的出口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8.6%、19.3%、47.1%,较去年末分别提高0.9、8.1和34.3个百分点。海关总署也指出,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6.8%,占进出口总值的34.6%,提升了3.5个百分点;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7.3%(人民币口径)。

其中,东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一季度出口份额占16.9%,较去年末提升了1.1个百分点。

原因一方面是中国与东盟产业优势互补,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式发展加快推进带动了中间产品贸易规模保持增长。各国企业在东南亚投资设厂也带动了东盟对中国原材料、配套机械设备等产品进口需求的增加。海关总署指出,一季度中国对东盟出口中间产品增长17.9%,占中国中间产品出口的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7个百分点(人民币口径)。

另一方面是中国与东盟投资和基建项目合作更加深入,带动相关领域出口增多。海关总署指出,一季度中国以对外承包方式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92.9%(人民币口径)。

从产品类型来看,出口表现较好的一类是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领头的机电产品。一季度机电产品出口金额累计同比下降0.4%,降幅较1-2月大幅收窄6.8个百分点。

近几年在数字化、智能化及绿色转型推动下,制造业企业竞争优势有所提升,叠加俄乌冲突能源危机下中国制造业相对成本优势凸显,新能源相关的汽车、电池等优势产品的出口十分亮眼。

一季度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金额同比大幅增长了81.6%,汽车零配件也增长了11.3%。海关总署也表示一季度“新三样”产品(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出口同比增长67%,拉动出口增速达2个百分点(人民币口径)。

不过,考虑到2022年汽车制造业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只有6.8%,即使行业出口高增长,但内需市场走弱对车企的影响更大,所以近期汽车行业开启了一轮“降价潮”,后续还是需要更多政策支持。

另一类是劳动密集型产品。1-3月累计同比为-2.6%(1-2月为-15%)。3月当月出口金额同比高达25%,其中,箱包同比增长90%,服装、鞋靴、玩具的同比增速均超过了30%。

一是此前积压的订单在3月集中出口。年前出口订单因疫情被搁置,年后部分企业又纷纷出海抢订单,2月PMI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提高了6.3个百分点,考虑到从接单到生产再到出口交货需要一定的时间,之前的这些订单也就在3月集中出口了。

二是发达国家服务业消费需求强劲。以美国为例,从3月通胀数据来看,服装、新车、机票、娱乐行业的价格仍在环比提升,分别+0.3%、+0.4%、+4.0%和+0.1%,对相关商品消费的需求仍存。

总的来说,一季度中国出口高增长的支撑主要来自于东南亚、非洲、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这一方面源自产业互补优势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则是“一带一路”、RCEP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成果。往后来看,这些地区将会是今年外贸中持续的亮点。

从产品来看,受益于制造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相关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显著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出口增速持续亮眼,这些优势产品也将是未来出口增速的核心支撑。

不过,考虑到美国高利率环境仍然维持,信用收缩的冲击才刚显现,发达国家经济下行风险仍未化解。IMF4月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较3个月前的预测值下调0.1%,至2.8%。从近期的高频数据看,发达国家需求回落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美西航线的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已经回落至2020年3月时的水平。海外需求回落对外贸订单下行的冲击仍不可小觑。

延伸阅读:中国3月出口成长激增 恐怕难长久

来源:RFA

中国海关总署4月13日发布的2023年3月贸易统计显示,3月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年增达到14.8%,超出预估值的年减7.1%;进口则衰退1.4%,也高于预估的下降6.4%。

此外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还显示,今年3月,中国对最大出口目的地东盟的出口大幅增长35%,对欧盟的出口时隔5个月首次转为增长,涨幅为3%。另一方面,对美国出口额同比下降8%,连续8个月减少。对日本出口也减少5%。

若从进出口贸易额来看,中国今年3月和美国的贸易额同比下降17.4%,与欧盟的贸易额下降10%。不过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额则大增26.9%。

路透社在一篇报道中引述上海保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Zhiwei Zhang)的说法表示,这是出于去年12月取消疫情清零政策后,厂商全面恢复生产,要追赶完成之前积压的订单。他表示,在全球宏观经济疲弱下,中国3月份出口强劲成长不大可能会维持下去。

此外独立谘询公司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也认为,因为海外需求前景依然黯淡,不认为中国这样的出口反弹会持续。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