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工厂的厄梦 马斯克却可以海捞一笔 /

工厂的厄梦 马斯克却可以海捞一笔

长期致力于降低碳排放量的欧盟(EU),预计将从2023年10月逐步启动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也称作碳关税,并于2026~2027年全面实施,CBAM针对进口到欧盟的碳密集型产品,如:石化燃料、水泥、钢铁等高碳排产业,收取相对应的碳成本,进口商需购买碳权,产品才能进入欧盟。

设定碳权机制是为了让企业以行动支持减碳,因为企业每排放1吨的温室气体,就需要取得1单位的碳权来相抵,企业也可以向市场卖出多馀的碳权来获利,这将促使各企业投入减碳行动的行列,达到减碳的最终目的。

特斯拉出售碳信用额度 收入543亿元

美国电动车大厂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Elon Musk)正是善用碳权机制的大赢家,不过并不能完全说特斯拉是卖出“碳权”获利,更准确的说法是因为电动车属于绿色产业,因此特斯拉可以获得碳信用额度(Carbon Credits),也因此,无法低于政府规定的碳排标准、又不想被开罚的汽车制造商便会向特斯拉购买这些额度。

特斯拉基本上是免费获得这些额度,也就代表著卖出这些碳信用额可以获得100%的报酬,因,此即使特斯拉的电动车业务目前已由亏转盈,但出售碳信用额仍是特斯拉重要的收入来源,据统计,2022年特斯拉光是出售碳信用额的收入就高达17.8亿美元。

虽然特斯拉透过碳交易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但或许并非长远之计,随著各车厂近几年陆续推出自家电动车款,对碳排放额度的需求恐逐年减少,如:曾为最大买家的斯泰兰蒂斯(Stellantis)因转型策略,目前已不再向特斯拉购买碳信用额度。

欧盟碳权价格 每吨已逾100欧元

基于各国更严格的气候政策、投机者炒作碳权价格,再加上全球能源价格飙升,以积极推动绿色政策的欧盟为例,2月碳权价格首度突破每公吨100欧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也代表业者需要支付的排碳成本越来越高。

不过,目前各国碳税定价的落差也不小,新西兰约70美元上下;瑞士碳税约130美元,新加坡的碳税则落在4美元左右,但预计2026~2027年将提高至33美元;加拿大则是预计将最低碳税每年提高12美元,预计2030年达到136美元;最便宜的是韩国、南非,碳税目前还低于20美元。

台湾2024年 对排碳大户收碳费

在全球更积极推动气候政策的同时,碳权、碳交易在未来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根据国际碳行动伙伴(ICAP)2022年统计,全球已有34个区域与国家实施ETS碳排放交易体系,另外还有14个国家或城市正在规划,目前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在中国,管控约4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CO2e),其次为欧盟(20亿吨CO2e)。

至于台湾的《气候变迁因应法》也已三读通过,预计最快2024年起,针对年排碳量超过2.5万公吨的排碳大户开征碳费,包含电力、钢铁、石化、化材、水泥等产业,目前订定的碳费收取标准约略300元/吨左右,借此鼓励业者发展低碳与负碳排技术与产业,以期达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