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了解乌军的历史:乌克兰没有亡并非偶然 /

了解乌军的历史就知道:乌克兰没有亡并非偶然

我一直在想一件事,为什么去年2月24日,弱小的乌克兰面对俄军巡航导弹在基辅上空飞来飞去的时候,市民仍可以安静地排队等候在ATM机上取钱,而征兵站外面的队伍更长?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3月初,基辅开始发枪给市民,以抵抗快要逼近的3个俄罗斯集团军后,没有如上海邯郸路上某知名国内高校的法西斯教授所言,发生所谓的“零元购”?

为什么乌克兰在我们看来即将亡国之际,这个军盲博主口中的“垃圾国家”摇而不坠,更是在一年多的战争中打出12次高光时刻,让世二军垂头丧气,让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欢欣鼓舞?到底是什么塑造了他们不怕死不畏强权的精神,难道仅仅是小泽的一人成军吗?

其实是有答案的。当我越了解乌克兰这个国家和他们的人民,越了解2014年以来发生了什么事,我就越明白,这些都是应该发生的。乌克兰没有亡,并非小概率事件,而是理所当然。

如果我们回到俄乌血战过的德巴尔切夫,事情是一目了然的。前几天我们因为谈到西尔斯基的事情谈起过这场反包围战。

今天我们稍微多花一两千字,来描述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

德巴尔切夫很有意思。它在巴赫穆特的东南面40公里处,又正好处在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两个乌克兰州的中间。

在德巴切夫保卫战开始前,乌军在这里的存在,恰如一把尖刀,割开卢顿两州。哪怕不是很懂军事的人们也清楚,如果把这里的乌军清理出去,卢顿伪军就可以把战线拉平。因此这里对他们有着致命的诱惑力。

最终,俄军出兵,伙同卢顿伪军,把德巴切夫的乌军包围了,那是2015年初的事情。

顺便说一句,在整个俄乌战争期间,从2014年到2019年1月,俄乌双方先后达成了20次停火协定,其中有至少18次的停火协定是被俄罗斯和卢顿伪军的不宣而战打破的。德巴切夫也不例外。

此战中,俄军投入了第18近卫步枪旅,第8近卫步枪旅,第5近卫坦克旅,斯皮茨那兹雪域特战队,除此之外,哥萨克国民警卫队和顿卢二州民兵也参与了作战。乌军参战单位为第40领土防卫营,顿巴斯营,乌克兰国民警卫队和焦哈尔·杜达耶夫营。参战俄军在13000人以上,再加上4000多卢顿伪军,共18000人,把这里的乌军8000人三面包围了起来。

当时的乌军远比现在弱。他们派出的两波增援,无法突破俄军阻截,因此没能给德巴切夫解围。不过,这里的包围,也不是二战东线苏德两军那种大兵团围得水泄不通,两万不到的俄军士兵,事实上包围圈还是有很多处漏洞的。

在2月的第一天,德巴切夫的局势迅速恶化,随着顿军进入该市郊区,乌克兰国民警卫队的一些部队被迫逃离。德巴切夫的情况继续恶化到2月2日,据纽约时报报道,分离主义者控制了去往巴赫穆特的高速公路。这条道路几乎无法通行,多辆载满难民的公共汽车遭到炮火袭击。

尽管俄乌双方于2015年2月12日签署了新的停火协议,但德巴切周围的战斗还是愈演愈烈。分离主义势力企图对德巴切夫进行猛攻,以便在停火开始之前就将乌克兰政府军扫地出门,停火将于2015年2月15日欧洲中部时间0:00生效。被包围的乌军并不知道,所谓的停火协议并不能约束住俄军。此时近8000乌军被18000俄军三面包围,补给线被切断且时有顿军攻入城内,和乌军展开巷战。随着顿军继续努力消除乌军的抵抗,至2月14日沿巴赫穆特高速公路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顿涅茨克地区警察局局长阿布罗斯金表示,强烈的炮击正在“铲平德巴切”。

但是2月15日,也就是停火协议生效日还是到了,而德巴切夫则还是大致处于乌克兰的控制下,“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琴科对此表示,明斯克协定不适用于德巴尔切夫,因为协议中没提到。

2月15日,分离主义势力从西部和东部对该城进行了多次袭击,旨在观察明斯克第二协议执行情况的欧安组织监测员被分离主义当局拒绝进入德巴切夫。乌克兰武装部队发言人弗拉迪斯拉夫·谢列兹尼奥夫对此表示这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根据明斯克协议,德巴切夫是乌克兰领土。当然,没人理他。

乌军于2月18日凌晨开始撤离德巴切,为了保密,命令直到行动前10分钟才发布给一线士兵。乌军最终选择了一条通往乌克兰控制的卢甘斯克的北部路线。为了撤退,乌军放弃了重型武器,摧毁了弹药以防止它们落入分裂势力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离开德巴切夫的乌克兰士兵们陆续抵达北卢甘斯克。在撤离期间来不及离开的乌军与俄顿军在德巴切夫进行了最后的巷战,乌军甚至还打赢了一场小坦克战。顿卢当局声称,他们俘虏了数百名乌军,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大约有3000名乌克兰士兵被杀,击毁200多辆装甲车和载具。不过后来证明,那都是假的。

乌克兰方面公布的伤亡名单显示,有256人阵亡,557人受伤,110名乌军被俘。8000人中的大部分逃出了包围圈。

从那次战役之后,由于明斯克协议的约束,双方虽然有摩擦但是没有再进行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在战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当时的战役指挥西尔斯基说:“德巴尔切夫是敌人想关上的一口大锅,但是关键节点都牢牢地控制在我们的手上,直到2月16号下令开始撤退时,M40公路也在我们手中。军人最好的品质都是在极端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我感谢士兵们的付出,敌人只得到了一座失去作用的德巴尔切夫而没有得到更多。”

回顾德巴切夫,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线索。我开始明白,为什么乌克兰对“停战”不感兴趣,为什么对俄罗斯人的承诺嗤之以鼻。因为他们深刻了解什么是俄罗斯。

回到乌军本身,乌东战事让很多诸如扎卢日尼这样的军官脱颖而出。他们中的很多人曾浴血奋战,所以当他们成了今天这支乌军的主要军事负责人之后,彼此之间的协作更加流畅。而乌克兰并不是军盲博主嘴里的“垃圾国家”。至少,在2022年的战争打响之前,他们已经在战火中熬过了8年。8年可以摧毁许多人对于美好的一切幻想,但是,八年也可以锤炼一个民族向往和平,向往幸福生活的坚韧不拔。

所以,乌克兰人不会害怕头上飞来飞去的巡航导弹。类似的生活他们早就司空见惯了。他们也不会上当受骗,接受俄罗斯人的讹诈。“世二军”几斤几两,乌克兰军人很清楚。八年的战争,足以让他们冷静而自信。

眼下,似乎又到了乌军再证明自己一次的时候。他们打了那么久,现在又得到一部分援助,有理由相信,他们肯定会有更好的表现。我们既不用太为他们担心,也不必神话他们。我们只需要相信,这是一个饱经摧残依然不坠青云之志的民族,这是一群历经战火洗礼仍然坚韧不屈的军队!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他们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