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渴望被爱 情感需求到底应不应自给自足? /

渴望被爱有错吗?情感需求到底应不应该自给自足?

朋友问我,“如果我喜欢一个人,是因为ta能很好的满足我的情感需求,这样是不好的吗?每次跟别人聊感情话题的时候,我发现其他人都挺独立的,就我好像没有自我,感觉有点丢人。我要改吗?”

当然在我看来,她没必要为了更独立而刻意改变自己。对于一个情感需求旺盛的人来说,有人能回应自己的需求,提供充足的情绪价值,是一件幸运且快乐的事情。

不过我非常理解朋友的顾虑,这么做的确是有风险的。当我们把大部分的需求倾注在一个人身上时,我们对其他人的情感投入会减少,原有的情感支持系统可能也会渐渐瓦解。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处理自己的情感需求呢?情感需求应该自给自足吗?KY的编辑们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出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或许能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淼淼

情感需求比较小, 四舍五入可以自给自足

我觉得取决于情感需求多大。

我本人是那种没有太多情感需求的人。高中就离开了家乡、后来在海外又漂泊了五年。大多数时候我都习惯了(也是不得不习惯了)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大概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需要停下来,自我关怀一下,也学会了很多取悦自己的方法。算得上是可以自给自足。

库切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孤儿,因为从最深的层次讲,我们都是独处于世。”我很赞同这句话,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处事方式。

当然,也会有很孤独苦闷、想要有人陪伴和安慰的时候,比如,写论文的时候电脑进水,资料全部遗失;再比如,误服了药物被救护车拉走;还比如,被流浪汉跟踪骚扰.....当时是很痛苦、害怕的,但是我下意识的反应其实是先把问题解决掉,解决掉了我的情绪也就好了。

实在难受的时候,我会拿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来看。因为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活得很惨,饱受贫穷、酗酒、情感失败等等的折磨。“人这种卑劣的东西,什么都会习惯的。”看完了我对很多事也就释然了,情感需求某种意义上得到了满足。

听听音乐,对我来说是一种救赎。在音乐中,我可以短暂地把自我遗忘掉,和音乐中的情感无限共鸣,从而让自己的焦虑、抑郁等等得到有效缓解(Carlson et al., 2015)。

有时候也会找人倾诉下,但总的来说也不是很多。作为一个高回避、高焦虑的人,让我信任他人,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情感需求比压抑掉它们更难受。我害怕自己喋喋不休、也讨厌他人不厌其烦。

大霸

“没有依赖关系的自足,脆弱又危险”

25岁前,我对在一切关系中自立抱有强烈的执着。一直以来我的成长过程中甚少得到父母的陪伴照料,我很少有机会提需求,或者说在此之前就会被教导“要学会独立”。

而我妈刚好又是独立女性的代表,工作要强、做事果断、遇到难事从不开口求人(包括我爸)。对她的模仿帮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复盘初恋时,我发现这“独立”可能是假的。

在那段感情中我无法信赖对方,比如周末想象他从外地过来看我,但我又不认为提出这个需求他会心甘情愿照做。当他主动付出时,我感受到的不是踏实的温暖而是慌张和对自己不够强的怀疑。这令我非常痛苦,并感到自我厌恶。

其实我不止恋爱如此。面对父母我会抱怨工作但否认需要帮忙;和闺蜜分享喜悦却从不暴露悲伤;工作时只有自己独立完成的项目才会觉得有成就。可当我问自己:“你真的不想得到关心吗?”——不,我事实上非常渴望。

但由于童年时期的情感需求在尚被满足之前,我就完成了与父母的“分离”(weinhold,2008),一直以来我只是扮演了一个别人眼中能够自给自足的人而已,独处时我内心的真正独白其实是:“为什么没人能满足我?”

在这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学着“依赖”别人,特别是在第二段感情中(我老公),我深深体会到能够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多么深刻、坚实和有弹性。我感到自己被接纳、被保护,更感到自己有能力爱人、有勇气交付信任。虽然也会吵架、会失望,但再也不会觉得自己虚弱无能。

因为我知道,我已经在依赖的土壤里,发展出了真正独立于他人,满足自我真实需求的能力。

C.C

被他人安抚的需求,无法自给自足

情感需求的满足,在我看来,是需要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来满足的。

我自己一个人住,有时情绪糟糕,会很希望和人倾诉;生病时,身体连带着精神都特别受折磨,这时候的情感需求,是很难通过处于脆弱状态中的自己来满足的。但如果有一个人在身边,我就会感到很可靠、很踏实,可以被安抚,情绪也能够被接住。

人们都需要伙伴之间的友谊、爱人之间爱与被爱的相互关系。这一层次的需要满足的是人的社会需求,这就意味着人是要通过和处于和他人的某种关系中,才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

这种情感的联结感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是十分相关的。如果仅仅是微信上的交流,或许会很容易流于彼此之间形式性的关怀和问候——在抽象的互联网上体认他人的情感状态和需要,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如果不能陪伴在身边,至少要打个电话,听到对方的声音,感受到一些直接的连接吧。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情感需求都不可能自给自足,比如对我来说,读书和听音乐就是能产生情绪满足感的做法。只是,我认为那些重要的情感需求,仍然需要他人的陪伴、对话和真诚的接触。这对我来说是不可替代的。

阿蓝

总是在感情里自给自足的人 可能是因为不相信自己能够被爱

不依靠别人、只靠自己就很好地活着,大概是一个成年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无论小时候我们曾经对爱有过什么样的想象,最后都会不约而同地意识到这一点。

就像当我们的祖先不能判断远处的黑影是蛇还是绳子的时候,为了安全他们一定会把它当成蛇一样,当我们不确定未来会不会被爱的时候,我们更倾向于“不会”。不冒险,便不会有危险。

比如说,我曾经一直觉得“要求恋人陪着去医院”是一个不合理的需求,至少我没有这个需求。一个成年人怎么会连自己去医院都做不到,这也太逊了吧?但遇到现在这个恋人以后,我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原来这居然可以是一件不需要你开口,对方就默认的事。而且,原来恋人陪着一起去医院是这种安心的感觉!

他老神在在地、大包小包地搬进我的生活中来,给了我很多“我以前都错过了些什么啊”的体验。很快地,我,连同我那两只罹患陌生人惊恐障碍的猫都接纳了他。

我,连同我那两只罹患陌生人惊恐障碍的猫,都变得更幸福了。

我开始认识到,我并不是觉得“自给自足”的状态更好,我只是不相信我的需求真的会被满足,所以才自顾自在那里“自给自足”的。以前的我不是没有需求,我只是怕被拒绝以后确认了对方不太爱我的事实。但现在我不害怕了,是他的爱给了我底气。

如果有人总是觉得需要自给自足、也总在自给自足,可能是因为不相信自己能够被爱。如果我们可以适当放松这样的“警惕”,说不定丰盈的爱就涌到生活里来啦。

纯纯

自给自足,其实是一种 为自己、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的人生理念和态度。

提到情感需求,会让我想到这样一句话,所有的情绪、信仰和行为最终只能由经历它们的人控制。

我是个情绪浓度很高的人,情感需求也特别丰富。节假日想和恋人呆在一起、平时吃饭也总要约人一块,有糟心事的时候,更是不找人说个两遍三遍,心里就憋得慌。

但这种习惯化的找别人满足自己情感需求的行为,其实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一是就算满足了情绪,背后需求所包含的困境,还是只能由我自己去直面;二是如果被拒绝,我会陷入更深一层的自我怀疑和情绪内耗,担心对方是不是“不在意自己了”。

(你是一个爱内耗的人吗?公众号主页回复“内耗”,看看如何停止内耗!)

所以在一次次的争吵和独自直面困境后,我意识到:成年以后,我们最终所需要的其实是为自己负责,也不会有谁比我们自己还能为自己负责。

现在,我还是会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向恋人、朋友,或家人寻求帮助,开心、快乐也会同ta们分享。但我也清楚地知道,情感需求上的自给自足并非坏事,而是一种为自己、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的人生理念和态度。

Alex

体验过之后,我才相信情感需求不能自给自足

在谈恋爱之前,我认为“情感需求”无非就是,我需要有人在情感上参与我的困难,和我一起找到如何处理这种困难的方法。

而我之所以选择和一个人建立一段关系,就是因为相信“爱就是一种被看见的体验”“我的情绪和情感需要被回应”。

于是我开始试着在关系里将自己扔给对方。几轮试探发现,我的感受真的被很好地诠释了,我被接住了。那种感觉就像人生中第一次走进按摩店,在这之前你从没想象过,这世界上居然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身上的每一块神经和肌肉,惊讶之余你会感叹:怎么会这么舒服啊。

在这之后,我发现另一层情感需求被唤起,那就是——我想要付出的渴望,我想让对方体验到被爱,尽可能地和她一起承接她的沮丧、愤怒和脆弱。

就像自体心理学的那句话:作为与他人共情的结果,情感会变得更加流动且富有活力。

虽然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不可避免的试错过程,有时就连我们自己也很难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们要不断地尝试、推测、询问才能一点点靠近对方真实的情感需求。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再是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更确切地说,在关系里,我可以同时体验到接受爱意和给予爱意带来的满足。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不相信“情感需求可以自给自足”,因为这些珍贵的体验无法仅凭一个人获得。

Ivan

当有人满足我的情感需求时,我才能在一些时刻做到自给自足

我从小就是一个情感需求很旺盛的人,所以懂事后就一直在谈恋爱==

长大后,我发现自己因为近乎不间断地恋爱,身边缺少了特别亲密的同性好友。因此在我少有的空窗期里,我常常感到恐慌和不安,难以承受这种孤独。但同时,比较要强的我又觉得自己离不开他人的样子很没骨气,就很想改变自己。

所以当下一个恋人提出说,我们都要给彼此更多的个人空间时,我欣然接受了,觉得自己正好可以趁此机会谈一场成年人的恋爱,锻炼下自给自足的能力。

但事实上,我发现自己没法把他放下而去独处或是结交其他朋友,我会常常想着他,什么事情都想先和他分享,想和他有更多相处的时间。可每次我提出见面时,他都会提醒我一开始我们达成的共识,让我不要像一个小孩子一样黏着他。

他的说辞让我对自己的需求有了强烈的羞耻心,觉得自己做不到自给自足很幼稚。我开始刻意压抑自己的需求,假装在没有他的时间里也能过得充实快乐。那段时间我过得很拧巴,处在情感需求不被满足和压抑需求的煎熬中,反而做了许多不理性的行为。最后这段关系以他劈腿告终(实惨)。

从那之后,我开始去接受自己在情感需求上需要他人来满足这一事实。我的现任就是一个能满足我各种情感需求的人,我可以肆无忌惮地表达对他的需要,并霸占他大部分的时间。

结果我发现,当我的情感需求真正被他填满后,我开始能享受一个人的时间了,我好像也有了所谓的独处能力,即在没有外界他人存在的时候,仍能很好地呼应内心的冲动与需求的能力(Winnicott, 1958; Hutson, 2014)。我想这正是因为,我终于和一个人建立起了不会断裂的情感联结吧。

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情感需求很旺盛的人,没必要过分刻意追求真空的自给自足。当有人满足了你的情感需求后,我相信你自然会拥有自给自足的能力。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