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方方:历史长河中 文学与弱者息息相通 /

方方:历史长河中 文学与弱者息息相通

小学时,“文革”开始,因为成分不好,我虽然成绩优秀,但也不能加入红卫兵。在家无事,只能看书,然后给人讲故事。这种状态延续了很久,以至于每晚都有人专门请我去讲故事,故事讲完或者忘记情节时,自己得现编。现在回想,这就是我文学创作的前期准备。讲故事伴我度过了人生中第一个低潮。

高中时,父亲去世,家境突然变得困难。毕业后,我被招工当了搬运工人,由此又沦为社会最底层。我能感受到人家眼神对你的蔑视。那四年,不仅让我知道了底层社会的形形色色,也见识了各种类型的人。当工人时,我开始发表诗作,由此也受到同事尊敬,我用文学努力地争取社会地位。1978年,我从那里考上了武汉大学中文系,当时真的是很风光。

大学四年,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怎么去学。我第一篇小说得了80元稿费,而平时我每月只有3元助学金,其中2元多用于回家的车费。我弃诗歌转小说与我经济窘迫有莫大的关系。小说的稿费比较高,我也从此靠文学创作摆脱了贫困。所以,在我最困难时,无论是经济困难,还是精神失落、情绪低迷,都是文学在帮助我走出窘迫,改变生活。

1990年,我被选为省作协副主席,还主持着一本刊物。杂志办了8年之后,却突然被令停刊,我也被就地免职。当人人都觉得我很倒霉的时候,我自己却没有这样的感觉。

在我最倒霉的时候,一直是文学在支持我。它甚至没有让我产生丝毫的倒霉感,倒让我觉得,无论遇到什么,都没什么了不起,人生依然很好。

文学是人学。新写实小说始终关注现世社会最普通的人。它秉持着人道精神,对生活中普通人充满同情和怜惜。同时,它对现世社会也秉持着不合作不苟同的态度。既是近距离的,又是明显疏离着的。它怀有慈悲,同时具有锋芒。它的价值取向清晰明了,无奈感也异常沉重。

文学与弱者息息相通。

很多宏观大事比方全球化之类,并不是我所要关心的。我要做的是关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关注他们的爱恨情愁,生离死别,关注他们存在于这个社会的方式,以及他们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他们拉着你的手跟你叙叙叨叨时,让我觉得我理解的文学我热爱的小说,是能够照顾到人心的,它是一种有情怀的东西。

很多的事物需要有输赢,而文学却不需要。文学经常是与落伍者、孤单者、寂寞者相濡以沫,它更宽阔地表达着一种人情和关怀。它会护着那些被历史遗弃的人事,被前进的社会冷落的生命。陪伴他们,温暖他们,鼓励他们。更或许,文学自己会呈现与他们同命相怜的气息,也需要对方的陪伴、温暖和鼓励,需要他们与自己一起往前走。

这世上的强者多是不介意文学的,对于他们,文学只是点缀。而弱者却经常拿文学当作生命中的一盏灯。因为那个时候,只有小说可以告诉他,这世上你不是一个人孤单寂寞中承受焦虑痛苦,很多人也是如此。人活着有很多方式。成功固然好,不成功也没有关系。

文学千年来富有魅力,正是源于文学作品无数的个人表达。世界如此之大,而我们个人的触点如此之小。文学让我们超越自己的视野,超越自身的常识,而认识更为阔大的世界。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