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推特引发挤兑?美地区银行风暴还没完 /

推特引发挤兑?美地区银行风暴还没完

近来美国数间银行接连倒闭,外界议论纷纷,现年92岁的“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也提及这波银行业风暴,称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破产是有预兆的,那么,预兆究竟在哪里?这波风暴是否真的有迹可循?

地区银行贷款收固定利率 巴菲特称疯狂

巴菲特近日在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针对这次风暴,银行高管们需负起最大责任。他以第一银行为例,透过他们的10-K报告可以知道,该银行以固定利率提供巨额、非政府支持的抵押贷款,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抵押贷款需付息10年,被巴菲特称之为“疯狂的提议”。

资金泛滥 银行大量金押注债券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确不会将投资部位大量配置于此,然而疫情期间,联准会(Fed)大撒币,市场充满热钱,美债价格得到支持,长债吸引力大增,商业银行开始将大把资金挹注在长期国债和不动产抵押贷款证券(MBS)。

而第一共和银行正是将大笔资金投入利率固定且长天期抵押贷款的银行之一,不过这些投资标的极易受到利率波动与通膨等因素影响,直到2022年美国进入升息循环时,这些银行过往持有的投资组合开始大跌,储户也为了融资不断从银行提领存款,与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一样,第一银行最终也因爆发流动性危机倒闭,并被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收购。

另外,第一共和银行的商业模式,本就以优惠的抵押贷款和贷款利率来吸引高资产客户为主要,由于美国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只为每个储蓄帐户提供25万美元的担保,第一共和银行的这种策略,确实使它相较那些拥有不太富有客户的地区银行,更容易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

美债暴跌 未实现损失如滚雪球

也因此,第一共和银行的帐面损失便从Fed升息后开始增加。截至2022年12月底,该银行持有至到期投资组合(主要是政府债务)的未实现损失总额,从2021年的5300万美元暴增至48亿美元,然后消息开始发酵,民众恐慌、银行挤兑,最后黯然倒闭。

第一银行、硅银以及类似的地区银行暴雷情况其实很像,这些银行都大量持有美国国债和MBS,不过这些已经是全世界最保本的资产,纵然未实现亏损因升息而大幅减损,但是只要不卖,等待下一次降息,资产绩效其实也不会太差。

但储户不会管你这么多,银行也无法等到那时候。2008年的银行向信用分数较低客户发放大量贷款,当房价下跌时,这些人还不出贷款,是为次贷危机始因,如今银行反过来,大量把贷款借给超高信用分数或高资产客户,但是高强度升息却使创投泡沫破灭,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全面撤资,导致高端客户大量提取存款用于经营,银行的金库还是成功被打开1个巨大缺口。

美国银行业现在面对的其实就是银行普遍会面对的问题,因为大量持有国债,而缺乏流动性,如同当年持有越多次级贷款越容易出问题一样,现在好像是谁持有越多国债就越容易出问题。

社交媒体引发恐慌造成挤兑

除了Fed大撒币、银行自身投资决策等问题,有观点认为,社交媒体是银行暴雷的另个原因,正是因为储户们在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平台上的信息交流,使得大批投资人因为恐慌及从众心理而一窝蜂地去提领存款,最终导致硅银的挤兑现象,并连带影响整个银行业,为银行风暴掀起开端。

针对硅银倒闭事件,美国联邦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Patrick McHenry曾经指出,这是历史上首次“由推特(Twitter)引发的银行挤兑案”,显示在如今这个数位时代,社交媒体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美国知名商业新闻网站《Business Insider》的科技记者Kali Hays也表示:“如果没有社交媒体,硅银的挤兑现象很有可能不会发生。”

正如前述所说,自Fed积极升息后,第一共和银行的客户存款要求更高报酬,利率走升也减损这家银行在低利时期发放的贷款价值,不仅遭到储户与投资人抛弃,许多内部员工也另谋高就,第一银行就这样逐渐步上硅银后尘。

第一共和银行是美国史上第2大银行倒闭事件,仅次于2008年华盛顿互惠银行(Washington Mutual),同时这也象征著美国银行业最成功策略之一的终结,即吸引富有储户并提供最佳服务。

银行倒闭固然与他们的自身投资决策有关,但这只是其中1个原因。Fed疫情期间大撒币,社交媒体推波助澜,这3者皆是促成美国银行今天这一局面的重要因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