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高考登场:习语录入题 考生数创新高 /

中国高考登场:习语录入题 考生数创新高

被喻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中国高考7日登场,作文题目出现习语录受到舆论关注。此外,今年考生人数创下1291万新高,然而,在高考彼岸等待著这些青年学子的,却是中国高涨的学费与青年失业率问题。

中国22023年高考周三(6月7日)登场,今年考生高达1291万人,比去年多出98万人,创下史上新高。

今年也是中国结束“清零政策”、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官方虽未强制考生配戴口罩应试,但为防疫情再起,各地方政府也推出配套的防疫政策,如山东省即要求考生须于考前3天自主监测健康,确诊考生则有备用考场可使用。

每年的作文题目都备受外界讨论,今年7套试卷中,“全国乙卷”以习近平的两段话“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以及“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题干,要求考生撰文体现其认识与思考。

根据中国官媒《人民日报》,首则材料摘自习近平2023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一花独放不是春”则是出自2014年3月习近平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人民日报》指出,这两段材料针对的是国际关系、文明互鉴等问题,“大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小到个人之间的交往,莫不如此。”微博有网民解读题干所指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意见则认为耐人寻味,可联想至中国当代的国际关系现况。

除了习近平,“天津卷”亦以曾在当地求学的周恩来的对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入题,请考生抒发感悟。

观察中国社群网络,网友普遍认为今年作文题目较简单,对比2022年的考题,取得高分较为容易,让“受伤的只有22届”主题标签高挂微博热搜榜。此外,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爆红,也让许多网友纷纷尝试让“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各版作文考题撰文,掀起一波“看AI怎样写高考作文”的热潮。

入学学费涨 毕业求职难

中国高考素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称,然而这些考生奋力抵达彼岸、考上大学后,等待著他们的却可能是中国当代社会的诸多问题,比如:高涨的大学学费。

由于地方财政吃紧,上海4月召开“改善公办高校本专科学费形成机制”听证会后,决定从2023年秋季学年起调涨公办高校本专科平均学费,由每位学生5420元/学年调整至7215元/学年,调幅约33%。此前20多年来,上海的学费从未改变。安徽、陕西、河南等省份则更早就发布了提高学费的通知。路透社报道指,四川省部分学科的学费增幅更高达41%,在经济回温未如预期的情况下,又为中国学子增添负担。

除高学费之外,中国居高不下的青年失业率,也可能让大学学子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中国16至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在4月来到20.4%,创下史上最高;中国教育部数据也显示,2023年高校毕业生预计为1185万人,较2022年增加82万人,毕业生规模同样创历史新高,2021和2022年因疫情而海归回中国求职人数均超过百万,更加剧了毕业生找工作的压力。

为舒缓应届毕业生求职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手段和措施。除有多个省份的公务员扩招超过50%外,不少省市都推出鼓励中小微企业招聘应届生的政策及补助,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下乡教书行医,或到部队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23-06-07 09:30
    您已点过赞
    搞个人崇拜,造神运动,现在是21世纪了,还一股浓浓的帝制恶臭味
  • @ 2023-06-07 10:34
    您已点过赞
    中国教育系统的改进,完善是一个非常不易的特大工程,人口众多,中国人爱学习,板子本姓竹,不打书不熟,这就是中国文化。我就一放牛娃.出身,一身受宜于教育,也在大学任教很长一段时间,也受到美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各国系统都有优缺点,我们要尊重各国,多鼓励为善良。对不?朋友
  • @ 2023-06-07 09:29
    您已点过赞

    现在的录取率哪是独木桥,是阳关道,为什么就业难?供大于求。

    失业率20%多,各行各业都在降薪,不是独木桥了,是鬼门关!
  • @ 2023-06-07 08:58
    您已点过赞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这话说得没逻辑,他每次都是站在最前,把跟班的都远远地置在後面,这不是吹来别人的灯?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