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去中国化” 亚太正发生30年来最大转变 /

“去中国化” 亚太正发生30年来最大转变

30年前日本后泡沫市场的规模与波动性影响亚洲投资组合过大,致使排除日本的亚洲投资商品需求增加。如今随著中国经济成长放缓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全球基金经理人表示,客户对排除中国的亚洲投资商品需求上升,这堪称30年来亚太市场最大的结构转变。

《金融时报》报道,法巴资产管理投资专家刘闵悦(Minyue Liu)指出,投资人对地缘政治感到忧心,国际客户开始发出建议要求书(RFP),要求提供涵盖亚太地区,但排除日本与中国的投资基金。她说,这不仅只是投资人的假设性询问,也是对不含中国的亚洲投资产品展现明确的兴趣。

俄国全面入侵乌克兰使许多人重新评估中国侵略台湾的风险,投资人因而忧心对中国的曝险。不过基金经理人说,不含中国的投资商品,近几月因美中关系恶化与中国经济复甦疲软,需求变得具体。明晟新兴市场亚洲指数(MSCI Emerging Markets Asia index)与明晟新兴市场亚洲不含中国指数(MSCI EM Asia ex-China index)指数之间的表现可以看出该差异,前者今年净报酬率仅1.3%,后者为8.6%,该区域表现最好的是台湾与韩国市场,分别上涨30%、20%。

汉布罗资本管理(J O Hambro)资深基金经理人李斯(Christopher Lees)指出,对“不含中国的新兴市场以及亲美亚洲盟邦商品”的需求,意味客户看好该区的增长,同时集中曝险于与美国关系紧密的国家。他说,客户对地缘政治的看法多有不同,“但任何曾认为美中紧张将消散的人,现在都非常清楚不会结束”。

安本(Abrdn)亚太区主席杨修(Hugh Young)指出,虽然客户没有直接要求全数出脱中国资产,“但肯定有一些大型机构投资人已脱离中国”。

外国机构投资人确实逐步降低中国曝险,并增持该区其他国家股份。高盛数据显示,避险基金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已从1月的13%降至5月底的9%。今年前4个月,投资人透过香港债券通计划,已抛售310亿美元中国国债。反观澳盛银行数据显示,今年投资人买进380亿美元不含中国的新兴亚洲股债,单单5月净买入224亿美元,创2011年以来单月最大流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