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学费大涨,大学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

学费大涨,大学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学费大涨,大学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万维读者网

2023年参加高考人数达到1291万,再一次创造历史新高。

我们必须承认,大学生再也不是天之骄子的代称,甚至硕士、博士也开始泛滥,宽进宽出的高等教育早已从精英符号沦落为一种庸常。

头几天,河北定州环卫工任红娟在考场外接儿子的情景感染了无数人,有不少人提出对她进行捐助,都被任红娟拒绝了。

人穷志不短,当时挺佩服她这种骨气,可是现在看若家里确有困难,也没必要把友善的捐助拒之门外,因为情况发生了变化,今年大学新生学费将迎来新一轮上涨。

目前,上海、吉林、四川等多省高校纷纷确认大学新生学费上调消息。

上海公办高校本专科平均学费标准由5420元/生·学年,调整至7215元/生·学年,调幅约33%,每生每学年学费平均多支出约1795元。

今年1月,四川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召开四川省调整公办高校学费标准听证会的公告(第2次)》,将文科类和理工类学费同步上调1100元,分别达到4800元/年和5200元/年,医学类则上调至5800元/年。

3月17日,吉林省发改委通知,对该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学费实施结构性调整,人文科学上调至4600元/年,社科上调至4800元/年,理科、农学、体育上调至5000元/年,工科上调至5400元/年。

除此之外,近年来广东、天津、浙江、江苏、河南、辽宁、浙江等多个省份已经宣布上调高校学费价格。

中国高校办学经费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2023年高等教育支出类预算1025.6亿元,比2022年减少39.6亿。与此同时,高校预算开支则大幅增加,清华大学预算410.93亿元,其次浙江大学309.01亿元,然后上海交通大学265.16亿、北京大学222.47亿。

对于一校之长来说,科研、教学和管理都不是难事,最难的是如何扩大财源,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

学费上涨对于中高收入家庭压力不大,可是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9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万元,如每年新增1700块钱学费开支,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在学费上涨的总体趋势下,也有一股清流,那就是汕头大学。李嘉诚捐助支持下,汕头大学2019级至2022级所有本科生都将获得与学费等额的专项奖助学金,以奖励和支持他们完成学业。依靠校友捐款募集办学资金,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通行做法,但是对于中国大多数高校来说,这条路很难走得通。

学费上涨只是大学的眼前危机,长远来看还有一个更大隐患,就是新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现在每年参加高考的有1200多万人,可是去年新出生人口956万,预计今年会低于800万,也就是说十八年后将有大量学校招不到学生,到时候怎么办?

未雨绸缪早当先,除了涨学费,大学还需要对自身长远发展作出合理规划。

一是目前不宜盲目扩大办学规模。

现在不缺大楼,不缺教室,缺的是大师,缺的是办学质量,特别是新出生人口下降后,如何逐步实现高等教育资源集约化,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

二是适当减少对留学人员的经济补助,

这个问题不能多讲细讲。

三是加大吸引社会公益基金办学力度,

扶贫不如扶教育,李嘉诚会挣钱也会花钱,有必要引导有钱人向李嘉诚学习,把赚到的钱花到正道上去。

四是对贫困学生予以扶助,

像对待留学生(专题)那样扶助家庭确实困难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教育是一种投资,既需要个人和家庭投资,也需要国家和社会投资,这样才能得到丰厚的回馈。

学费只是投资的一小部分,希望能有更多资源为教育服务,为未来服务,真正把教育办好,培养出更多心智健全的正常人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