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欧盟将管制先进半导体、AI科技输出 /

欧盟将管制先进半导体、AI科技输出

(中央社记者田习如布鲁塞尔20日专电)欧盟执委会今天提出经济安全战略方案,除了管控外来投资和关键产品出口,也将审查欧洲企业对外投资案,尤其涉及量子电脑、人工智慧和先进半导体三大新科技。

在欧洲联盟27国领袖即将讨论、更新中国政策前,欧盟执行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今天向欧盟两大立法机构--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和欧盟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提出欧洲经济安全战略 (European Economic Security Strategy),料将成为各国争论重点。

这项方案是月底欧盟高峰会讨论最新中国政策的重要一环。

欧盟执委会在新闻稿开宗明义指出,在地缘政治紧张情势升高、科技移转加速的背景下,欧盟提出经济安全战略目的在降低特定经济流动的风险。

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Ursula von der Leyen)说:“今天,欧洲成为第一个建立经济安全战略的主要经济体。”她表示欧盟将透过此方案促进自身竞争力,以“去风险化”(de-risking)工具保护欧洲,以及结交更多伙伴,包括分散贸易对象。

根据这项战略方案,经济安全的风险来自四个领域,一是供应链韧性,包括能源安全;二是关键基础设施面临的实体及网路安全风险;三是科技泄漏的风险;四是将经济依赖关系、经贸胁迫武器化的风险。

主管贸易的执行副主席杜姆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强调,欧盟的经济实力建立在开放、法治化的全球贸易上,但面对当前地缘政治变化及敏感科技的快速发展,欧盟必须在经济安全和开放之间采取平衡行动。

虽然执委会的战略草案只点到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后升高经济安全的挑战,未提及他国,但从欧盟近年提出关键原物料法等试图降低对中国经济依赖的政策脉络,经济安全战略主要对象就是中国。

范德赖恩在记者会中坦言,中国确实是这项战略对象之一,但中国仍是欧盟在因应气候议题等许多领域的合作对象,大部分的贸易和经济往来都会如常,经济安全战略是聚焦在特定极小的领域。

执委会提出的经济安全工具主要有三个面向:一是外来投资审查,尤其是投资欧盟境内关键基础设施或并购欧洲重要企业;二是出口管制,尤其涉及军武科技、间谍软体等敏感产品。最新的第三种工具则是管控对外投资,以避免欧洲企业将先进关键科技输出到有风险的国家。

至于这些政策工具最想要保护的科技,草案中多次提及三个重要领域:量子电脑、人工智慧和先进半导体。

欧盟国家对于是否要增加更多经济管制,尤其针对中国,意见仍很分岐。为了说服各国,草案还提到部分欧盟国家透过多边方式限制出口,以管制先进晶片制造设备及量子电脑设备等关键科技的输出,显示“经济政策需要更大弹性以应对当前挑战”。这指的就是不久前美国成功拉进荷兰、日本(专题),共同限制晶片制造机器出口到中国。

这套方案也强调将与盟友、伙伴和商业界一起合作。欧盟对外事务高级代表波瑞尔(Josep Borrell)说,“我们已认识到依赖可以如何被武器化”,经济安全战略下的政策工具将降低对外过度依赖,同时维护全球以法治为基础的开放贸易体系。“为了做到这点,我们必须与最大可能范围内的伙伴往来。”

欧盟执委会并将其他“去风险化”工具纳入这套经济安全战略的架构下,包括关键原料法、欧盟晶片法,以及反制他国以贸易为胁迫武器的“反胁迫政策工具”(EU Anti-coercion Instrument)等。

主管市场竞争的执行副主席维斯塔哲(Margrethe Vestager)重申这套方案的目的是“去风险”而非“脱钩”(decouple)。

为了强化欧盟在全球科技竞争的地位,她向27个成员国喊话:“当我们无法集体行动,我们是(别人的)游乐场;当我们一起行动,我们就是玩家。”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