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破冰:他们曾完成中美最“不可能”谈判 /

破冰:他们曾完成中美最“不可能”谈判

亨利-基辛格(生于1923年),美国外交官,197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 drouot.co

1971年7月9-11日,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亨利·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秘密飞到北京会晤中国总理周恩来,这是当代中美关系史上的破冰之旅。

当时的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称基辛格秘密访华为“波罗行动”,指此行像700年前马可·波罗造访东方一样,对结果完全不可预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美两国关系曾长期处于对峙状态。1969年理查德·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主要为集中精力对付头号冷战对手苏联,主张和中国改善关系。

而中国当时和苏联的关系也正值破裂。

美国人首先找到了一位老娘舅,1970年10月,尼克松请即将访华的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美国准备改善两国的关系。

随后中美就基辛格访华达成一致。

会晤前的7月1日,尼克松与基辛格讨论谈判策略,尼克松提出“挂钩”策略:“我们在台湾驻扎的6,000名士兵,直接与我们在南越的作战行动相连。所以,如果越南战争问题解决了,那些军队也就不再需要了。”

言外之意是,如果中国想要美国从台湾撤军,那么中国领导人就得做北越的工作,协助美国尽快“光荣而体面地”结束越南战争。

同时他提醒基辛格:“不到迫不得已,不要表达我们放弃对台湾支持的意愿。”

访问前,基辛格认为中国这次并不会强调从根本上解决台湾问题,而是为了同美国建立起联合对抗苏联的国际态势,解决来自北方的中国安全问题。

所以美国人本次的谈判计划是:先得到中国的帮助,在谈判桌上结束越战,而在台湾问题上,不作出太大的让步。

当天下午,基辛格还特意会见中华民国驻美大使沈剑虹,强调:“美国决不出卖朋友”,但他没有透露几天后他就要与中国总理周恩来会面。

7月9日下午,基辛格同周恩来首次会面,没想到周恩来直接了当地说:“要承认中国,美国必须无条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毫无例外。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已经归还中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周恩来接着要求:“美国必须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从台湾和台湾海峡撤出全部的军事力量、拆除所有军事设施。”

周恩来这番话,是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1971年5月的决议,向基辛格抛出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基辛格则表示:三分之二的美国驻台军队同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相关,其余三分之一用于协防台湾。

美国从台湾的撤军计划是:在越南战争结束后撤出与台湾无关的三分之二军队。然后“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逐步减少其余驻台军队。”

基辛格的意思是越战可以结束,但美国是否在台湾驻军要看双方未来的关系--等于什么都没说。

至于台湾问题的政治方面,基辛格则表示:“我们不支持‘两个中国’的解决方案或‘一中一台’的方案。”

但到底支持哪面呢?不确定。

对于美中建交,基辛格表示:美国不急于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当然,如果双方能够达成基本的共识,也不会阻挠双边关系向着这个方向发展...

这是要把球踢给周恩来总理。

基辛格的谈判目的很清楚,在台湾问题上付出最小的承诺,先和中国达成从越南撤军的相关协议,早日走出越战泥潭。

这关系到尼克松连任的选票,因为美国国内反对越战的声音当时一浪高过一浪。

周恩来则一针见血地指出:我明白中美建交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留给尼克松总统的时间并不多了。”

基辛格当然心知肚明,但他绝不会承认这一点,让对方获得要价的砝码。

于是他立刻否认:“我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与总统的连任没有关系。这些决定是基于美国的永久利益而做出的,并非尼克松总统的个人利益.......”

周恩来总理这时候选择把球踢回给基辛格:“如果你们需要一些时间(中美建交),我们也能理解。”

基辛格终于回应:“我把我个人的推测告诉总理,如果东南亚的战争结束,我们能够在这一届总统任期内基本解决涉及台湾的军事问题(撤军)。我们肯定能在总统第二任期的初期阶段解决政治方面的问题(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当然,我们之前会先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到此刻,基辛格终于透露了美方的底牌和执行时间表,虽然正式的讨价还价还没开始。

基辛格与周恩来在北京的第一次会谈,持续了将近7个小时,到晚间11时半才结束,周恩来连夜向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汇报。

当周恩来讲到美国还想在台湾保留军队时,毛泽东表示:“猴子变人还没变过来,还留着尾巴。台湾问题也留着尾巴,但它已不是猴子,是猿,尾巴不长。”

7月10日中午12点至7月11日上午12点,基辛格与周恩来又进行了三次会谈。

7月10日,周恩来正式提出:“台湾问题的解决,不能将军事方面的撤军同台湾的政治地位及归属问题分开...美国政府应做到以下几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以及承认台湾属于中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归还中国。”

周恩来警告基辛格:双方计划中的尼克松总统来访并不意味着美中关系将有实质性突破,除非他接受中国解决台湾的方案。

漫长的谈判后,基辛格终于表示,将要到来的尼克松会向毛泽东重申:“我们不支持‘台湾独立运动’,不支持‘一个中国、一个台湾’,不支持‘两个中国’的解决方案。”

他留下的尾巴是:要等到总统大选之后,才有可能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基辛格还表示,尼克松政府不仅不会支持“台湾独立运动”,而且绝不会支持国民党政府对中国大陆的进攻。

他特别说明:“从技术上讲,如果没有我们的支持,他们无力入侵大陆。”

双方最后达成的一致是:

基辛格承诺美国将逐步减少驻台的军事力量;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独立;

美国将在联合国大会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合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席位,保证通过谈判解决越南战争。

随后,双方发表了会谈公告,宣布尼克松应邀将于1972年5月之前访问中国大陆,与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会面。

这次会面,几乎决定了全球历史在最近五十年的主要走向。

美国历史上有四件大事,一独立,二内战,三珍珠港,四中美建交。

由于基辛格为中美关系做出的奇迹般的努力,他被授予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