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香港中文大学发明可食用包装材料 /

香港中文大学发明可食用包装材料 可望淘汰塑胶袋

这种透明的防水防油包装材料,看起来很像塑胶袋,却是一种细菌生成的纤维素,可以被生物降解,或是直接吃掉。(图/香港(专题)中文大学)

塑料袋是最主要包装材料,但它也是很麻烦的环境污染物,因为它很难降解,碎裂后成为微塑胶粒还是同样麻烦。面对不断升级的环境问题,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可被降解的生物质替代品。香港中文大学刚刚提出一种不错的新材料,它由大豆蛋白制作,拉伸效果与塑胶袋类似,但是可被降解,甚至我们都能直接吃掉。

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教授魏涛教授的团队研究的是“细菌纤维素”(BC),也就是利用基因的方式植入细菌身上以滋生纤维素的方式。魏涛教授说:“BC是个很新兴的材料制作方式,其中包括新薄膜、涂层,这是我们研究的起点。”

研究细菌纤维素的魏涛教授。(图/香港中文大学)

与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不同,BC 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也就不需要采收树木或农作物。他们的研究原型是大豆的外皮,它本身就像个坚韧的塑胶袋。将生成大豆蛋白基因值入细菌之后,科学家们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可食用、透明且坚固的BC复合包装材料。

研究表明,这种生物彷塑胶替代品,可以在 1-2 个月内完全降解。而且与聚乳酸等其他生物衍生塑胶不同,BC复合材料不需要特定的工业堆肥条件即可自行降解。

魏博士说:“简单的说,这种的材料是完全可食用的,不只细菌分解,它也可以吃,丢进海里,海龟和其他海洋动物完全可以安全食用,不会对海洋造成水生毒性。”

不过,中文大学研究员还在精进BC薄膜的多功能性,使其适用于更广泛的应用。具体来说,他们希望它可以更像是热塑性塑胶,使它们可利用加热来以塑形。

魏博士说:““细菌纤维素薄膜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它们不是热塑性的,这限制了它们在某些包装的使用潜力。”

总之,这种材料有望解决一次性塑胶袋的过度使用问题,或许有一天,我们在吃完一盒麦片后,顺便吃掉它的包装袋。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