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官媒惊曝:7成中国官员罹患这种病 /

官媒惊曝:7成中国官员罹患这种病

因为害怕前途受影响,7成中国官员罹患“网络恐惧症”。(美联社)

中国官媒一项调查指出,超过7成的中国官员因为害怕丑闻被曝光,罹患所谓的“网络恐惧症”,“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尤其是负责舆情的宣传干部以及主政一方的“一把手”,对此最提心吊胆,深怕稍有不甚,便落马下台。

中国官媒“北京日报”的微信公众号“长安街知事”3日报道,“人民论坛”杂志多年前曾做过一项调查显示,当时共产党内约有7成官员罹患“网络恐惧症”,他们因为“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而内心忐忑不安又七上八下,对此最提心吊胆的,就是负责舆情的宣传干部还有主政一方的“一把手”。

该文提及,如今虽然迈入行动通讯时代,但这样的恐惧有增无减,从单位领导,到基层职员,怕舆情、怕关注,更怕争议、怕问责,与其承担聚光灯下的风险,惊心动魄,倒不如隐于沉默的保护色,平稳度日。

而东怕西怕的中国官员,面对网络舆情常常手足无措,导致乱象丛生。报道举例,有人避之不及。公共事件当前,有些官员或是信奉多一句不如少一句,或自觉腰杆不硬,怕被翻出事来,以至于芒刺在背、心虚胆怯,生出鸵鸟姿态。有人反应迟缓。舆论争议已发酵,相关方面还不知不觉,明明最好的办法就是“见于未萌、治于未乱”,却白白浪费危机处理的良机。

有人放水流舟。面对舆情如沸,幻想扛一扛、拖一拖就过去了,寄望时间冲淡热点事件,不理会、不处理,不作表态和回应,任由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有人糊里糊涂。已处于众所瞩目焦点,却公布前后不一的数据,甚至各方说法相互冲突矛盾,以致解疑释惑的回应陷入罗生门。

有人话语刻板。麦克风前,神情紧张、姿态僵硬,只顾自说自话,官话套话连篇,完全不互动、不沟通,只顾把准备好的稿子念完,对公众关切听而不闻。有人存心掩饰。明知自己有履责不力或处理失当之处,却不想著知错改错、求得谅解,还刻意遮掩、隐瞒实情,甚至“故意放出虚假信息,混淆视听”。

有人避重就轻。选择性回应舆论关切,对于公众真正关心的问题避而不谈,或一笔带过,仅就细枝末节或无关紧要的事情说些冠冕堂皇场面话。这些都是负面案例。

对此,“长安街知事”指出,应对舆情,首在诚意,正视问题,如实回应问题,还要快速反应,实事求是,特别是在以秒计的网际网络速度面前,人们对回应时效的期待大大提升,第一时间没有发声,就可能被认为是无言以对或有意拖延,助长舆情发酵。舆情回应中有“黄金4小时”之说,虽然在每一起具体事件中未必尽然,但唯快不破始终是根本法则。

文章也提及,针对舆情有学者提出“4确认、5发布”原则,认为舆情发布中需要确认的侧重点,包括确认事件存在、事件真实、事件逻辑性、事件关联性,最后一次发布则针对衍生资讯进行回应。另外像拿出证据、讲究感同身受的温度,活用网络语言也都须注意。

文章还强调,除了说,“做”更是基础,积极回应且扎实改进错误,公信力更是政府的立身之本,敢于直面争议、回应问题,“恐惧”之症便可极大缓解。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23-07-04 16:31
    您已点过赞
    “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
    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这是好事,有紧迫感,有上进心才是不断前进的动力,比尸位素餐好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