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来两刀!”中国留学生落地悉尼即被骗 /

“同胞见同胞,必须来两刀!”中国留学生落地悉尼即被骗

“同胞见同胞,必须来两刀!”

中国留学生刚落地悉尼,即被骗购一台二手调表车,实际里程数狂超3倍以上。

联系原车主却发现微信、电话均被拉黑,这才意识到对方早有预谋。

他无奈地表示,“还是低估了人性!”

“都是同胞,也好沟通”

小马上月中旬刚落地悉尼。为出行方便,他在网上买了辆二手代步车。

他告诉今日澳洲App记者,华人卖家He刊登的广告显示,这辆2012年大众帕萨特旅行版,里程数为9.3万公里,售价1.05万澳元。

“他说车子没毛病,不放心可以找师傅验车。如果有问题,检测费算他的。”

涉事车辆(图片来源:供图)

认为对方“很痛快”,而且“都是同胞,也好沟通”,小马与对方约定看车。卖家自称从事物流工作,并非第一任车主,车子于疫情前购买,后因回国便很少驾驶,所以公里数低。

“他说定了一台新车,就想卖了。我试驾没什么问题,砍完价就决定买了。”

双方以9200澳元的价格成交,转账交易后,当天完成了过户。

“还是低估了人性!”

买车不到半个月,新鲜劲还没过,小马在网上看到有人分享新州刚推出的免费查验车辆里程数的攻略。

怀着好奇的心态尝试,结果居然发现,该车的里程数在5月底已高达30多万。

新州官网实际公里数(图片来源:供图)

他赶紧联系卖家,发现微信和电话均被拉黑,这才意识到对方早有预谋。

用朋友的手机打过去,对方接听并得知来电何人后,随即以“信号不好”为由挂断,“再打就不接了。”

“刚落地就让人骗,很生气!”小马气愤地向记者表示,“还是低估了人性!”

“本来以为大家在外都不容易,结果却是‘同胞见同胞,必须来两刀’!”

He的微信(图片来源:供图)

今日澳洲App记者稍后致电He,电话无法拨通;表明身份尝试添加其微信和发送邮件,截至发稿前均未收到回复。

问及小马如何处置这辆调表车,他称会继续使用,如果有一天必须要出售,一定会对买家如实相告。

“钱没了可以再赚,善良没了就没了。”

目前小马已向新州公平交易厅递交投诉,他希望He看到新闻后可以承担责任,联系他解决问题。

调表是犯罪,华人屡中招

今日澳洲App早先曾报道过多起华人买到调表车的新闻。

2020年4月,悉尼李先生以3万澳元的价格购入一辆2017款丰田Kluger,里程数显示3.3万公里。

后来他在丰田官网通过车辆发动机识别号查出公里数为11.1818万公里,比仪表盘数据超出3倍以上(点击查看早先报道 >>)。

2021年9月,从事清洁服务的吴女士以9000澳元的价格购入一辆2013款丰田Kluger,里程数显示13万公里。

购车次日前往修理厂检查时才发现,车辆在9年前里程数就已有14万多公里(点击查看早先报道 >>)。

今年3月,华人Ray先生以2万余澳元的价格购入一辆2016年款马自达6,里程数显示5万公里。

3个月后随着新州新政实施,他查询后发现实际里程狂翻了3倍(点击查看早先报道 >>)。

马自达调表车广告(图片来源:供图)

在澳洲,篡改里程表是一种犯罪行为,可处以最高$2.2万澳元罚款。故意出售调表车,最高可判处10年监禁。

据澳洲新闻集团报道,里程表欺诈案例在2021-22年间激增了4倍。

如果您想通过NSW Service查询车辆里程数,可点击此链接输入车牌号查看;如果您已经购买到调表车,可点击此处进行举报。

相关新闻

新州政府出台新规!二手车买家可免费查看里程信息,严防车辆调表(组图)

(记者 Sophia)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