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对俄罗斯的意义,已经今非昔比 /

中国对俄罗斯的意义,已经今非昔比

亲共媒体香港01文章: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长马特维延科 (Valentina Matvienko) 日前到访中国。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在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后,马特维延科对记者说,“我从所有会谈和谈话中得到的主要东西是,中国一贯和坚持不懈地将继续与俄罗斯的合作,维护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在中国身上,我们可以依靠坚定可靠的友谊肩膀。”

马特维延科提到“中国是可以依靠的友谊肩膀”,展现出了中俄合作的主被动关系,主导权是在中国手中的。

11年前,也就是2012年,当年普京在总统大选中获胜,在回答如何界定中俄关系时普京澄清对中国的两大误解:中国经济发展不是威胁,而是挑战,它包含着实业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借中国东风扬俄罗斯经济风帆的良机,振兴西伯利亚和远东可借助中国潜力;中国没有主宰世界的野心,俄中将互相支持,共同解决地区和全球的尖锐问题,在国际组织加强互动。

彼时普京还需要向国内各界澄清对中国的误解,现如今,马特维延科访华明确告诉习近平,俄罗斯各界就发展俄中关系达成了绝对共识。

马特维延科曾多次访华,图为2018年7月习近平在北京会见访华的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中新社)

彼时普京将中国崛起看作是借中国东风扬俄罗斯经济风帆的良机,现如今,马特维延科将中国称为可以依靠的肩膀。从风帆到肩膀,中国的重要性今非昔比。

过去十年是俄罗斯同美西方关系改善失败、面临重重围困的十年。从克里米亚危机到乌东战争,俄罗斯在同西方的斗争中深受损害,不断崛起的中国成为不多的能够持续为俄罗斯提供支持的国家。这种支持不只是政治层面,中国庞大的市场为俄罗斯经济提供了喘息的空间。

此外,中国崛起正在改变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国同其他各方的关系正在经历复杂的变化。在诸多变化中,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的变化实际上是中俄关系主导权的变化,中国占据了更多发言权。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过去同俄罗斯进行战略协作的中国,俄罗斯必然要适应中国已经今非昔比的现实。

“肩膀”这种直白的说法,是俄罗斯对中俄关系已经变化做出的反应。一段时间以来俄罗斯已经逐步适应这种变化,找到了新的定位。对中国提出的各种倡议照单全部附和,也是这种主导权变迁的体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