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中老年人追起星来,比年轻人疯多了 /

中老年人追起星来,比年轻人疯多了

谁说追星的都是小孩,中老年追星族正在崛起

最近有这么一条新闻破除了我对粉丝圈子的刻板印象,那就是

梅 西 访 华

本来我一直觉得饭圈女孩已经够狂热了,然而当饭圈男孩发起疯来

那才是真正当得起

法外狂徒的称号

如果说饭圈无论男女,那么与此同时的另一则新闻又破除了我的另一个偏见:

那便是

追星不分老幼

一位 72 岁的老太太穿越了大半个中国,只为寻找自己在网络上所迷恋的偶像。

看来

只要心怀热爱,那么处处都是饭圈

只要有所追逐,哪管年龄是大是小

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

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中老年追星市场正在崛起

01

中老年人有自己的顶流

平行空间,这个概念目前在科学上也许还没有得到证实,但至少在互联网上

它 已 经 形 成 了

因为当你的父母长辈被如今男团选秀的偶像搞得脸盲,而被你嫌弃不懂潮流时

没准他们喜欢的最新顶流

你也一无所知

你们就像两条互不打扰的平行线,在各自的同温层里为自己喜欢的偶像打 CALL。

所以,别再以为你的父母长辈拿着智能手机,只会看各种养生营销号了。

也千万别对他们喜欢的偶像嗤之以鼻,没准就粉丝数来说,他们的偶像人气要秒杀内娱一众小花小肉。

毕竟,比起那些粉丝动辄上亿,结果真实评论只有两位数的 " 顶流 " 时,这些偶像的评论区可全都是真情实感的评论。

比起数据水军们千篇一律的 " 未来可期 ",他们的评论区处处散发着活人的气息。

年轻人最好不要随便闯入

没准你在这里就意外遇见了

自己屏蔽许久的父母

想当年,你爱看湖南台的流星雨,他们爱看央视八套的婆媳狗血剧。

现如今

你们也互相瞧不上对方的偶像

等到他们以后再去感叹现在年轻人喜欢的偶像,实力一代不如一代时,你也有机会反驳了:

" 你们喜欢的偶像,不也整天对口型假唱吗?"

你也许会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三七分、国字脸,浓眉大眼的大叔会这么讨你母亲开心?

多去看看三十年前的电影画报就会发现:

她们只是一直践行着

自己年轻时的审美罢了

他的气质像极了以前村子里最先下海经商发财的成功人士,虽然八面玲珑、油嘴滑舌,但却极富有女人缘。

你也许对这种审美代沟还是不能理解,但你至少明白了为什么阅读诺贝尔数学家的靳东,会这么讨她们喜欢了。

毕竟,在你希望华语乐坛倒退二十年的时候,你妈妈也希望时光倒退,回到自己花季的少女时代。

只不过,她们比你更有智慧的一点,她们更擅于去找代餐。

宛宛类卿又如何

低配也能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尽管中年追星市场如今的格局是:

女追秀才

男看倾城

可是对比之下你就会发现,女人们的审美在每个时代都有一个类型的更新。

但中年男人们的审美总是能跨越时间的藩篱

一如既往保持着忠诚

02

中年人的追星,拒绝内耗是第一

真的

不要看不起你大爷大妈追的偶像

别看这些人没有潮流的包装、没有炫酷的舞台技巧,一切都透露着淳朴。

但比起某些塌房就装 S 的流量们,比起某些一言不合就要告自己粉丝的偶像们

他们至少知道对待粉丝要礼貌

要像家人一样亲切

不仅营业频率秒杀一众年轻偶像

哪怕是生病了都要提前进行说明与请假,这种宠粉程度要让多少流量汗颜~

也难怪他们的粉丝里,没有什么号称事业粉的人整天去讨伐工作室,

因为他们就是自己的卷王啊!

尽管我们不少人接受着更为新潮开放的思想,然而在追星时,

我们反而不如大爷大妈们

更能做到人格上的平等

在她们眼里,偶像并不叫偶像,叫网友

如果偶像们不回私信,不会劝说自己、内耗自己,而是直接质问:

你为什么不看我发的信息?

在偶像们的评论区下,她们完全不用背负注水数据的重任,只用真切地进行情感的抒发就好。

她们只将自己的感受

放在第一位

黑粉的确不少,嘲讽更是随处可见。不过她们从不会为了维护偶像的脸面而与别人吵得面红耳赤

她们的态度从来都是

我喜欢我的,我抒发我的

他们骂他们的

03

大爷大妈的追星很值得学习

现在看来,大爷大妈们才是最适合追星的群体,因为他们既不怕追星耽误了学习,也不用为了瞒着父母攒钱买周边,而省吃节用。

时间与精力大把大把,所以行动力极强,没有必要为了编造理由请假而伤透脑筋。

一不小心上了头

就有说走就走的豪迈

纵使年少轻狂的日子早已经过去,但她们内心的激情依然像火一样燃烧着。

也许她们已经没有力气

为他用力尖叫、为他跳

然而当喜欢多年的偶像站在自己面前时还是止不住的激动。

她们也许不懂如何表达爱意

一个恭喜发财的手势便是最实在的祝福

她们也许不懂鲜花贺卡的浪漫情调

但她们的追星往往走更经济实惠的路线

她们追星,也从来不去做无谓的攀比,就算在一堆高端智能手机里,自己依然骄傲地用按键机,记录下偶像最美的容颜。

刷礼物什么的,远远不如线下直接甩钞票实在

老年人深刻明白

不能给中间商赚差价的

她们深谙多巴胺穿搭法则,因为这是最适合追星的颜色,能让属于他的粉丝在人群里脱颖而出,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时尚界当属法式穿搭最具松弛感,那么追星界当属老年人

最具备优雅从容的姿态

年轻的小妹妹在网上各种认老公、做妈妈,不亦乐乎,然而线下却总容易见光就 die,由 e 变 i

论脸皮

还得是历经风霜的你大爷大妈们

毕竟都这么大年纪了

谁还在乎社死这件事

不过说到底,她们掌握了追星的核心要点:

偶像

不是高高在上,要自己上贡的神仙

他们只是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工具人,是讨好自己的服务者。

追星的主体,始终是

我 自 己

也许偶像这个职业吃的是青春饭,但追星的这个行为恰恰相反,因为:

姜还是老的辣

本节目由“百岁追星老人”赞助播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