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习近平摁熄中国引擎 地方竟公然返外资 /

习近平摁熄中国引擎 地方竟公然称可返外资10%

图为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 图:翻摄自人民日报(资料照)

习近平近年来不断要求强化中国国家安全,让前来中国投资的外国企业却步。

《华尔街日报》报导称,疫情后的中国经济复甦遇上困境,各地财政困顿。中国政府为此推出 2023 “投资中国年”以吸引外资持续进驻,地方政府也争相向外资示好。然而,习近平提出的“国家安全议程”与日益严格的监管手段,对外国企业而言,也使任何在中国的投资成为了潜在雷区。

《华尔街日报》(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 今日一篇题为〈习近平对外企的施压摁灭中国经济关键引擎〉的报导指出,随著中国提出“投资中国年”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地方政府纷纷前往海外招商以吸引外资投资中国,希望借此振兴地方经历三年疫情后困窘的财政现况。

然而,习近平在二十大后不断要求强化、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关注抵御中国感受到的外来威胁,并持续加强对中国外资企业的监督力道。《华尔街日报》称,对外资而言,这样的国家安全议题已使任何对中投资都成为潜在雷区。

今年稍早,中国国安机构对多家外资企业进行了“公开执法”,以窃取军事与金融情报为由突袭这些企业的办公室,当中包含美国著名投资谘询企业凯盛融英(Capvision)、管理顾问公司贝恩策略顾问(Bain & Company)等。《央视》报导称,这些外资企业特意淡化外资背景以规避中国法规的监督,借由谘询公司等行业的名义窃取中国国家秘密与情报。

中国《央视》5 月报导,凯盛融英遭指控窃取国家机密,被执法部门突袭。 图:翻摄自央视

《华尔街日报》表示,中国在今年 4 月通过、7 月 1 日生效的《反间谍法》对间谍的定义相当模糊且广泛,加深了外资企业的担忧,因其在中国展开的市场调查等商业活动也可能被定调为间谍行为。

过去几十年的时间中,中国经济一直是由投资再加上“三资企业”对中国带来的资金与技术作为主要成长动力。然而,近年来因私有企业投资不振,再加上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与低迷的消费市场,中国的青年失业率逐渐攀升,甚至出现了“从内卷到躺平”的现象。有关在中国做生意风险大增的看法也正在妨碍外国资金流入中国。

《华尔街日报》引用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的分析,指出中国今年第一季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降到 200 亿美金,比去年第一季的 1000 亿美金整整降低了 80%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则估计,中国今年的资金流出额将与资金流入额相互抵销,对一个过去 40 年资金流入一直多于流出的国家而言是一个惊人的转变。

对中国领导人而言,一方面向外资施压,一方面又要吸引外资进驻,这样试图平衡的举动有可能使中国协助其成长的资金、技术、理念与管理技能。

受到过去疫情的影响,外资与国家安全的拉锯战使财政困窘的地方政府饱受煎熬,地方政府的债务高达收入的 120% 。许多地方官员表示,他们过去吸引外资的招商策略都不再奏效。四川成都的一名贸易官员向《华尔街日报》表示,他近日赴欧洲招商,却连一份合作备忘录(MOU)都没有签到,是 20 年来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而广东省某县的官员曾向来访的买国贸易代表团表示将给予先前承诺投资额的 10% 作为回馈,贸易代表团则回绝了他的提议,表示这种行为在美国将构成贿赂。

近期中国商业团体展开的调查显示,欧美各国的公司纷纷暂停了在华扩张或减少了投资。知情人士表示,美国大型制造商克瑞(Crane)已大幅缩减了在中国的投资,部分原因是因中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大。上海美国商会主席,曾任美国驻上海总领事的谭森(Sean Stein)表示,最近美国谘询公司受到的压力有可能“切断外国企业获取资讯的渠道”。

今年 5 月,宁波举办了第 20 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投资浙里”。会上,中国官员向外国投资者祭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包含购买设备的税收优惠与补贴。对此,美国谘询公司 TidalWave Solutions 的合伙人江凯明(Cameron Johnson)说,中国想传达的资讯是“我们真的对商业持开放态度”。

图:翻摄自搜狐网

第二十四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投资浙里”今年 5 月于宁波举办,中国政府祭出优惠措施吸引外资进驻。 

他表示,中国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全球各大企业的董事会一筹莫展。“政府真正关注的重点是什么?”住在中国 20 年的江凯明问到,并要求中国政府提出更加透明的政策,以便外资制定出符合中国规定的路线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