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分析人士:秦刚离职可能性越来越大 /

分析人士:秦刚离职可能性越来越大

香港南华早报22日发表文章指出,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消失近1个月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离开职务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美方人士认为,若秦刚的缺席持续更长时间,恐对美中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也有美国专家认为,美国拜登政府显然投入了时间和精力与秦刚建立关系,虽然这种关系“将会失去”,但可以假设中共外事办主任王毅能弥补这一不足,美国已和王毅“打了很长时间的交道”。

这篇文章指出,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关系密切的秦刚,自6月25日以来一直没有在公开场合露面,这在全球引发了谣言。中国官方将秦刚缺席归因于未具体说明的“健康原因”,但中国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的隐晦答复及事后操作,却加深了这一谜团。

分析人士表示,虽然人事问题是中国国内问题,但秦刚负责的外交事务使他的缺席具有更大的全球意义,且适逢中美两国正在努力修复近来经历的不良关系中。

文章引述美国前官员及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预计11月会晤前正在进行的“微妙外交舞蹈”,秦刚缺席公众视野如果持续更长时间,可能会对美中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文章指出,传统上,中国外交部长负责监督重要双边会议的大部分筹备工作。他的直接考虑之一是,邀请哪名美国官员(如果有的话)到北京参加会议。

但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资深研究员何瑞恩(Ryan Hass)认为,秦刚离任不会影响更广泛的美中关系。拜登政府显然投入了时间和精力与秦刚建立关系。虽然这种关系将会失去。但可以假设王毅能弥补这一不足,美国已和王毅“打了很长时间的交道”。

何瑞恩认为,秦刚一直是中国(外交)战略的执行者和说明者,但不一定是设计者。

文章提到,王毅这名中共外交政策负责人,在秦刚上任前已担任中国外交部长。而在秦刚未再露面后,他已代表中方参加了重要外交会议,包括在印尼举行的外长区域会议及接待美国高级官员的访问。

文章说,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秦刚离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也可能影响外交等问题。秦刚上任前曾担任中国驻美国大使,他与美国外交官建立了个人关系,如今恐需重建。同时,秦刚可能在中国外交部内有些盟友,这些盟友可能会被取代,进而造成内部动荡。

长期以来,中国经常出现官方无法解释的缺席,尤其是在北京反腐运动最激烈的时期。尽管秦刚的排名较低,但考虑到他是中国的外在形象,这将使问题变得更加明显。而即使是习近平自己,2012年就任总书记前也曾因不明原因消失2周。

风险咨询专家、研究中国宣传的厄达尔(Brock Erdahl)分析,中国的审查机构一反常态地允许一些关于秦刚失踪的网路讨论。 “谣言往往会填补官方沉默所造成的空白”。

文章指出,对中国来说,重要的是要确保习近平被视为受人尊敬的全球领导人,且不会因为任何意外或不良宣传而感到尴尬。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