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拍视频上瘾后,老板成了工厂头号网红 /

拍视频上瘾后,老板成了工厂头号网红

一把伞能玩出什么花样?

雷鹏琳给出的答案有些出人意料。

如果你害怕走夜路,有底座带手电筒的伞和会反光的镭射伞。

如果你担心在暴雨中打湿衣服,有附带垂地帘子的全身伞。

如果你足够 " 社牛 ",无惧成为人群中的 " 显眼包 ",还有自带皇冠的 " 吾皇 " 伞。

……

作为网友口中的 " 人形许愿池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出的伞。

今年 37 岁的雷鹏琳是飞恋伞厂的老板,通过脑洞大开 " 闪瞎 " 用户的雨伞创意,和 " 看过的人都沉默 " 的无厘头短视频,雷鹏琳不仅解决了伞厂曾面临的滞销危机,还成了自家工厂里的头号网红。

以下是关于他的真实故事:

文 | 祝宇星

编辑 | 皮克

一把沉默的伞,闪得你 " 震耳欲聋 "

没人能从雷鹏琳的抖音账号里 " 全身而退 "。

明明是正儿八经的品牌商家,但猛一看还以为哪个乡村老哥在拍段子。

别人家的视频是精美而专业的商品展示,飞恋伞厂的视频从缩略图上看几乎一模一样—— " 叙利亚风 " 的厂房仅用几把打开的伞作象征性装饰,雷鹏琳站在画面中央。点开视频,简单粗暴的风格更是打得人措手不及,被用户辣评为 " 直击天灵盖 "。

比如这是店里的新品,刚上架的 " 吾皇的雨伞 ",撑着它仿佛每一步都走在登基大典的路上。

这是店里的爆款,带电筒的雨伞,有它雨夜走路没在怕的。

这是目前最大的黑马——六花洛丽塔公主伞,李云龙撑上它恐怕都得娇羞三分。

还有呼声很高的钓鱼伞,被钓鱼佬疯抢近万把。

这些视频里,雷鹏琳表情严肃而认真,举着伞蹦蹦跳跳展示着产品,不发一言。许多用户留下了 " 我的沉默震耳欲聋 " 的点评。

兴许是这种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风,这个卖伞的账号竟然吸引了 174 万粉丝。

每个视频的评论区都有几千至十几万条留言,大部分都是用户在描绘自己喜欢的伞,求同样审美的小伙伴将自己热度给顶上去,有人甚至附上图纸 " 在线许愿 ",希望雷鹏琳看到后能推出他们想象中的伞。

图 | 雷鹏琳留言区里 " 许愿 " 的年轻人

雷鹏琳已经习惯了评论区里的盛况。再奇葩的伞," 只要真的呼声够高,大家真喜欢,我都能做出来 "。

就是这么一个不被定义的伞厂,成了许多年轻人在抖音电商购伞的第一站。

从 " 雷销售 " 一路干到 " 雷总 "

为什么会开一家不被定义的伞厂?这要追溯到雷鹏琳波折的创业开端。

雷鹏琳 1986 年出生于河南贫困的农村。在他成长的青少年时代,大部分同龄人在读完初中之后,便会南下打工谋求出路。

雷鹏琳也不例外,初中还没毕业,他就辍学进厂学手艺了。

在工厂,雷鹏琳萌生了一个销售梦。在雷鹏琳看来,有提成的销售人员 " 赚得多,工资比厂长都高 ",可以迅速致富。

因此,在绍兴伞厂工作的朋友打来电话称 " 伞厂生意好,可以转销售 " 时,18 岁的雷鹏琳毫不犹豫地跑去了绍兴。

十年时间里,他干过伞厂所有岗位,如愿成了一名专业销售。

任职期间,他展现出惊人的销售技巧,以此攒下了一笔可观的积蓄,并练就了的辨伞功力——任何一把伞,雷鹏琳只要拿在手上掂量一下,就能说出其工艺,估摸出价格。

但在工厂里屡次拿下 " 销冠 " 头衔后,雷鹏琳也迷茫了。

传统伞厂以线下销售为主,渠道为王,经销商掌握着话语权,工厂销售职业天花板低。入行第十年时,雷鹏琳明显感觉自己 " 已经干到头了 ",接下来再怎么做也不会在销售岗位上有所突破。

思来想去,雷鹏琳决定创业,给自己打工,打破销售受制于渠道的困境。

2014 年那年,伞业出口正值红利期,只要成立一个伞厂就不愁生意。雷鹏琳顺势转型成了 " 雷总 ",在绍兴创办了 " 飞恋伞厂 ",通过给外贸、小商家供货,一天能出几千单伞。

图 | 创业时的雷鹏琳

但红海市场里,同行纷纷涌入,同质化竞争加剧。赚了一阵快钱后,雷鹏琳的日出货量从 4000 把锐减到了 1000 把。

就在雷鹏琳思考未来怎么办时,依托互联网渠道异军突起的某新锐国货品牌给了他巨大冲击。

雷鹏琳从来没想到过," 一把伞能卖到 100 多元去?" 这完全颠覆了他此前的认知。

互联网成了雷鹏琳的销售突破口。

不过,这家新锐品牌的走红模式太难复刻。" 我们只是一间小工厂,没有资金去请团队专门做品牌,我们首要目的还是要被看到、卖出去货。" 雷鹏琳解释。

机缘巧合之下,雷鹏琳从抖音短视频带火的爆品 " 小猪佩奇 " 手环里看到商机。" 这种小东西对工厂而言,生产非常简单,拉上电闸就能生产。难的是我们不知道客户喜欢这个,不知道要生产这个。"

他发现抖音电商恰好能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减去中间冗杂的环节,让工厂和用户面对面沟通。直面用户进行交易,也意味着将不再受渠道的钳制,可以拥有更广阔的市场。

彼时抖音电商还没提出 " 兴趣电商 " 的概念,雷鹏琳也无法定义出这个模式,但他依旧笃定这就是自己等待的机会。

怀着激动的心情,雷鹏琳注册了抖音账号,成了抖音电商里头几家卖伞的蓝 V 品牌。

" 算了,这个网红我来当吧 "

不过现实比雷鹏琳想的骨感得多。

所有传统老板拥抱抖音电商都需要一个磨合期,雷鹏琳也有类似的经历。

最初拍视频展示商品时,雷鹏琳认为自己 " 长相不好,不懂怎么跟年轻人打交道,不会被年轻人喜欢 ",于是专门招了一个年轻人出镜拍摄。

但请来的人并非技术出身,不了解不同产品的规格,在介绍时往往用语不够准确,用户收货后发现与实物不符纷纷退货。那段时间,店铺的退货量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雷鹏琳这才意识到,出镜人必须足够专业,要让消费者相信你是个行家,这样才愿意买,愿意用,拿到手也会觉得货真价实。思来想去,雷鹏琳决定亲自出镜。" 毕竟老板亲自去介绍,信任感还是会强一些。"

雷鹏琳虽然熟悉产品,但不懂视频制作技巧。一开始,他一边展示一边介绍,细致到伞布密度、黑胶层数、伞架股数,历数不同参数之间的差异。

图 | 雷鹏琳撑着伞

老板亲自出镜,讲解又到位,销量升上去的同时,退货率很快也降了下来,但评论区依然有人嫌他 " 讲得太多、聒噪,不知道该用眼睛看还是用耳朵听 "。

雷鹏琳渐渐明白了一点,在网上做生意,商家不能单方面地输出产品卖点,而是要和用户交互,了解用户的需求,再做相应调整。

于是雷鹏琳干脆不再说话,改用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展示伞的性能。略带 " 鬼畜 " 的风格一下就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默片 " 的形式就此固定了下来。

根据网友对产品的疑问,雷鹏琳逐渐完善着这部 " 默片 " 中的展示环节。比如有人曾提问:" 伞面沾水后干得快吗?"

雷鹏琳觉得直接回复 " 干得快 " 似乎没说服力。他接来一大盆水直接泼到伞面上,将伞旋转几圈,快速开合几下,把水珠抖落,再拿来干燥的纸巾放在伞面上,一吹气,纸巾因干燥未吸水被吹落在地上。

这个视频很快就 " 爆 " 了,大量询问接踵而至:" 这把伞两个人能打吗?"" 能抗风吗?"" 拉杆顺不顺?" ……

有了之前的经验,雷鹏琳也迅速做出了回应——他将所有的解答,都拍成了直观的视频展示。一问一答间,粉丝们对雷鹏琳的称呼也从 " 主播 " 变成了 " 叔 "。

图 | 雷鹏琳展示伞的抗风性、防水性和遮光性

" 无厘头 " 的默片风格成了雷鹏琳和用户之间的默契:外人看来是 " 发疯 ",但在粉丝看来,这是 " 买伞之前来问问叔 " 的习惯。

渐渐地,评论区不再仅有对性能的提问,还充满了稀奇古怪的 " 许愿 "。某天,有个用户在评论区询问:" 有电动伞吗?" 当时伞厂没有相关产品,但雷鹏琳一看就知道 " 这东西不难,能做出来 "。大量的点赞和留言更让雷鹏琳笃定 " 这把伞肯定卖得好 ",于是立即安排了工厂生产。

如他所料,这款电动伞很快就卖断货了。雷鹏琳敏锐识到这背后蕴藏的商机," 这届年轻人变了,他们更强调个性,有更多新奇的想法。"

随即他转变了经营思路,开始根据热门评论,推出一些被大家评为 " 虽然看不懂,但我大为震惊 " 的伞,如 " 遇水开花伞 "" 镭射反光伞 " 等。

尤其是那把会反光的伞。这把被同行视为 " 卖不出去 " 的伞,在抖音电商上一炮而红,相关视频获赞 150 多万,上架 3 个月售出近 2 万把。

如今仅通过抖音电商,雷鹏琳每个月就能卖出近 5 万把伞,销量较以前提升 60%。雷鹏琳知道,自己又一次选对了。

除了遮阳遮雨,

一把伞还能满足多少想象?

如今,雷鹏琳的伞厂人数规模翻倍,成为了有 200 多员工的中型伞厂。

雷鹏琳说,他更想把飞恋办成 " 大家的伞厂 "。" 只有这样,飞恋伞厂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雷鹏琳刚入伞厂做工人时,伞的样式都是由工厂的专岗人员设计,多是从实用性、功能性角度出发,很少考虑用户喜欢什么。哪怕行业内部有创新产品,也会因担心需求太过小众而搁浅。

图 | 雷鹏琳的伞厂在参加展会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伞业内部缺乏创新动力,只能做相似产品进行价格战。消费者作为买单方,缺乏话语权,只能被迫接受 " 千篇一律 " 的伞。

而作为站在幕后的传统厂商,雷鹏琳没有机会走到台前和大家交流,更不会有人听他讲述做一把伞背后的艰辛以及花费的心思。

" 但现在不一样了。" 雷鹏琳说,科技给予了用户和工厂另外的选择。

随着制伞工艺进步,一把伞从设计到制作可以控制在 1 天之内,并支持定做,这意味着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图案、造型做伞。

在互联网的浪潮中,伞则从日用品,变成了年轻人表达自我的装饰品和社交产品——像雷鹏琳的评论区里,就有很多网友带图来询问定制,对此款感兴趣的人则会留言、点赞表示支持,以伞会友。

工厂也可以通过抖音电商及时获得用户的反馈,根据点赞、留言数据制定生产计划、周期、数量,不用担心生产过剩带来的库存积压问题。

在获得尊重后,雷鹏琳更意识到用户感受之于创业者的重要性。雷鹏琳很喜欢用抖音电商提出的 " 同行者 " 来形容他和用户的关系。

因此,他每天会花 1 个小时回复用户留言," 尽量有求必应 "。直播时遇到老客户捧场,雷鹏琳就 " 霸总附身 " 直言:" 你看上了啥,叔送你 "。

图 | 雷鹏琳和用户更像是朋友

雷鹏琳的工厂也吸引了许多同行工厂老板去取经。

他们和雷鹏琳一样,拥有丰富的行业积累,却缺少一个展示的平台,雷鹏琳的故事,则给了他们新启发。

作为抖音电商创作者的成长大本营," 寻找同行者 " 也将持续挖掘优秀的达人和商家,助力他们获得更多关注和机会,在平台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更让雷鹏琳意外的是,不少 " 脑洞大开 " 的视频片段传播到了国外去,不少外国用户看到后惊讶于他的 " 中国创意 ",并留言想购买。

对于制伞近 20 年的雷鹏琳来说,制伞已经不单纯是谋生的方式,也是他同世界交流,帮助中国传统伞业向外输出的手段。

" 接下来,我还想做一些蕴含传统文化的伞,还有下雨就变色的伞,或者朋友之间可以互相题词的伞…… " 雷鹏琳谈起未来的新品滔滔不绝。

当然,他最渴望的是做一个 " 抖品牌 ",一个完全草根出身,但生命力强大的品牌。

他永远忘不了曾经的那个下午,他发现那家新锐国货能将一把伞卖到 100 多块钱。他将那把伞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内心的震撼无以言表。他明白那是时代红利之下的馈赠,虽心有不甘但依旧心生向往,渴望自己也能做出一番事业。

现在他终于站到了风口上," 那自然得做一点新的尝试了 "。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