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房产 /
  3. 碧桂园股价跌幅近40%,出现流动压力 /

碧桂园股价跌幅近40%,出现流动压力

资料图

两笔美元债利息逾期未付,股债双杀,负面传闻缠身……近期,被称为“高周转之王”、“宇宙房企”的头部民营房企碧桂园正在迎来至暗时刻。

1

股债双杀:碧桂园港股近期跌幅近40%

今天(8月8日),碧桂园再度上演股债双杀。

碧桂园地产相关债券大跌,如“21碧地03”跌超28%、“21碧地04”跌超20%、“16腾越02”跌20%,均盘中临停;“19碧地03”跌超19%,“20碧地03”跌超17%,“20碧地04”跌超14%,“21碧地01”跌超13%。

碧桂园最新股价

在港股上市的碧桂园(02007.HK)和碧桂园服务(06098.HK)也双双大跌。截至收盘,碧桂园跌幅为14.39%,碧桂园服务跌幅为9.68%。

而在此之前,碧桂园已经连续跌了6天,从7月31日的高点至今,累计最大跌幅近40%。碧桂园服务情况稍好,但昨天也曾大跌7.32%。

碧桂园多只债券则早在7月19日开始就出现大跌,其中7月21日和24日两天都出现了20%以上的跌幅。

2

碧桂园证实:出现流动压力 两笔美元债票息未付

碧桂园今天的股债双杀,极可能源自两笔美元债票息未付的消息。

市场消息称,碧桂园截至今日(8月8日)未能支付应于8月7日支付的两笔美元债利息。

这两笔美元债分别是将于2026年2月6日到期、票息4.2%的5亿美元,以及2030年8月6日到期、票息4.8%的5亿美元。这两笔美元债的年中付息日都是每年8月6日,遇节假日可延期支付。

对于暂未支付美元债票息,碧桂园方面向媒体进行了确认,但表示美元债利息支付都有30天的宽限期,公司仍在积极优化资金安排,努力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碧桂园方面还表示,受近期销售额与再融资环境持续恶化,叠加各类资金监管的影响,公司账面可动用资金持续减少,出现了阶段性流动压力。

碧桂园方面强调,该公司高度重视债务风险化解,目前仍在积极优化资金安排,努力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资料图

不过,在此次未支付美元债利息之前,碧桂园刚按时兑付了一笔境内债券。

8月7日,碧桂园地产发布公告,已提前兑付8月10日到期的“20碧地02”未回售债券的本息,这笔债券发行余额13.6亿元,票面利率为4.19%。

有知情人士透露,鉴于短期内多笔债务到期,碧桂园现金流有一定压力,但公司目前运营正常,正在积极寻求解决之道,还未出现债务违约

碧桂园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集团拥有可动用现金1475.5亿,其中非受限制现金1282.81亿,而对应的短期债务(一年内到期)约937.08亿(含优先票据、公司债券、可换股债券及银行和其他借款)。

如果不出意外,碧桂园账面现金可以覆盖短期债务。

不过,全国多地楼市的持续低迷,导致走下沉路线、项目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的碧桂园销售出现滑坡。

3

负面传闻缠身:高管减持套现,中报预亏,债务压顶仍豪捐60亿

7月中旬以来,关于碧桂园的传言不断发酵,引发市场对碧桂园债务规模和可持续经营的担忧。

首先,是其境内外债券大跌30%,以及碧桂园服务总裁李长江在股票低位大规模减持套现2824.7万元。

碧桂园股债双杀源于近期的负面信息及传闻,主要是两则公告。

资料图:杨惠妍

其一,7月30日,碧桂园董事会主席、碧桂园服务董事会主席杨惠妍宣布将名下持有的20%(约6.75亿股,市值约64.43亿港元)碧桂园服务股权捐赠给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专题)),用于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

这场股权捐赠最大声量的疑问来自当下碧桂园的处境和受让主体背景。

首先,这次股份的受让主体“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有限公司”,并非杨家之前惯用的广东国强公益基金会。这是一家今年6月份刚成立的境外公司,创始成员是杨家三小姐,杨惠妍的妹妹杨子莹。

另外,碧桂园当前面临几笔大额债务到期,需要在今年9月偿还,而此时突然拿出几十亿可抵押的资产做慈善,似乎并不合逻辑,有悖常理。自身无比艰难的情况下还要掏出家底来助人?

有自媒体分析称,杨慧妍不是直接捐赠资金,而是股权,这样一来,这个基金会等于一个中间方,也就意味着,倘若企业爆雷,它能有效阻断风险蔓延到这部分股权。该自媒体认为,“碧桂园的债务大雷,已经呼之欲出。”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以捐赠股权代替现金,有利于捐赠股权所属企业保持在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避免产生剧烈波动。

其二,7月31日,碧桂园发布上半年业绩预亏公告,预期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半年度可能录得未经审核净亏损。

碧桂园预计净亏损主要是由于房地产行业销售下行的影响,导致房地产业务结转毛利率下降,物业项目减值增加;以及外汇波动造成预期净汇兑损失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碧桂园自2007年上市以来的首份亏损的中报。而刚刚过去的2022年,碧桂园首次出现年报亏损。

由此可见,在结束了异常艰辛的2022年之后,碧桂园的亏损之旅,仍未结束。

8月7日,市场传闻称,有相关工作组进驻碧桂园。对此,集团相关人士称,根本没有工作组进驻一事。

最新消息显示,穆迪下调碧桂园公司家族评级至“B1”,评级展望仍为负面。

4

负重坚守:净负债率降至10年来新低 不存在逾期未交付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仍保持稳健经营的民营房企,碧桂园虽然现在出现“阶段性流动压力”,但公司质地仍有积极因素。

最新数据显示,碧桂园净负债率已降至10年来新低。

碧桂园2022年度业绩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公司总借贷余额下降至2713.1亿元,同比下降14.7%;净负债率进一步降至40%,相比去年底优化5.4个百分点,是10年来的最低值;年末总现金余额约1475.5亿元,相比2022年中期维持稳定。

碧桂园方面称,自2021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导致行业销售持续下滑,公开市场融资失效,行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但公司一直在坚守,却难言曙光。

公司始终坚持履行社会责任,全力做好保交付、保刚兑、保安全工作。

2022年交付房屋数量总和接近70万套,公司预计今年还要交付70万套房屋,上半年已顺利完成27.8万套的交付任务,交付量继续稳居行业第一,且不存在逾期未交付的情况。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