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上演2020年底以来从未出现的一幕! /

中国上演2020年底以来从未出现的一幕!

彭博社最新报道,中国7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均较上年同期下降,这表明随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需求减弱,通缩压力显现。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CPI同比下降0.3%,为2021年2月以来首次下降。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为下降0.4%。

中国7月PPI同比下降4.4%,比预期略差,为连续第10个月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2020年11月以来,CPI和PPI首次同时同比下滑。

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经济已陷入通缩,CPI出现两年多来的首次收缩,这是政策制定者在努力重振消费之际面临挑战的最明显指标之一。

中国正在经历一段罕见的价格下跌时期,在新冠大流行限制措施结束后的第一季,消费者和企业需求出现最初的爆发,之后便出现减弱。

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低迷、出口需求的大幅下降以及消费支出的低迷都在拖累中国经济的复苏。

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衡量整体经济价格的指标),今年上半年中国处于通缩状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通缩定义为“价格总指标的持续下降”,比如CPI或GDP平减指数。

彭博社称,虽然通货紧缩为中国央行加大货币刺激力度提供了理由,但中国央行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包括人民币走软和经济中的债务水平上升,这让央行不得不保持谨慎。分析师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将在今年剩余时间采取温和措施放松货币政策。

《金融时报》称,在政策制定者还面临房地产行业放缓和贸易疲软之际,中国进入通缩将引发要求政府出台更多刺激措施的呼声。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出口同比下滑14.5%,为疫情爆发以来的最大跌幅。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中国金融专家Eswar Prasad表示:“中国经济目前面临滑入通缩阶段的严重风险,这可能引发经济增长和私人部门信心的自我强化的下行螺旋。”

中国政府将2023年的平均通胀率设定为3%,这突显出官方预期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与猪肉价格下跌导致的2020年底和2021年初消费者价格的暂时下降不同,这次的收缩是由外部需求下滑和房地产低迷等更长期的因素驱动的。

彭博社称,随着出口价格下降,中国将通过其庞大的商品贸易将通缩压力转嫁给其他国家。

花旗集团(Citigroup)分析师表示,由于消费者需求疲弱,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商品价格已进入“通缩区域”。

据英国《金融时报》8月6日报道,中国政府正向国内知名经济学家施压,要求他们避免讨论通货紧缩等负面趋势。目前人们越来越担心,中国政府是否有能力提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疲弱的复苏。

多名国内券商分析师、顶尖大学以及国有智库的研究人员表示,监管机构、雇主甚至国内媒体都指示他们,要避免对从担心资本外逃到价格走软等话题发表负面言论。

七位知名经济学家告诉英国《金融时报》,他们的雇主告诉他们,一些话题是禁止公开讨论的。中国证监会指责券商分析师夸大了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中国经济正遭受消费者需求疲软、出口下降和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的影响。

中国第二季国内生产总值(GDP)仅较前一季度增长0.8%。上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承认,经济复苏正在“曲折推进”。但《金融时报》指出,在北京方面试图通过有限的刺激措施恢复信心之际,某些话题是禁忌,比如通货紧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23-08-09 10:44
    您已点过赞
    克服通缩、提振经济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人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现金补贴。可惜那帮孙子宁愿把钱花在修建每天没几辆车通过的高速公里、或者去国外大撒币,也不愿意给自己的人民一分钱。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