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对华脱钩?拜登始料未及,意外结果出现 /

环时: 对华脱钩?拜登始料未及,意外结果出现

英国《经济学人》8月8日文章,原题:为什么美国未能与中国脱钩

尽管白宫想方设法,但许多表面的“去风险”实际上并非那么回事。中美贸易联系非但没被削弱,反而以更加复杂的形式存在。美国想在印度(专题)、墨西哥、越南等国推进“友岸外包”,取代之前从中国的进口。

环时:对华脱钩?拜登始料未及,意外结果出现-美国看台-万维读者网(电脑版)

数据显示,去年美国从“低成本”亚洲国家进口的商品中仅有51%来自中国,低于五年前的66%。可问题是美国盟友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也在增长,它们往往充当中国商品的包装中心。这意味着,尽管美国可能不像以前那样直接从中国购买那么多产品,但两国经济仍相互依赖。

加州(专题)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卡罗琳·弗罗因德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特定行业与中国贸易关系最紧密的国家是(美国)贸易方向调整的最大受益者,这表明中国深厚的供应链对美国仍非常重要。在美方最想限制中国的先进制造业产品类别中,情况更是如此——2017年至2022年,中国大陆产品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下降14个百分点,而来自中国台湾(专题)地区和越南(从中国大陆大量进口)的商品则获得最大市场份额。实际上,一些产品只能在华采购。有时,盟友出口到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的产品,只不过是为规避关税而重新包装的中国产品。

几种“假脱钩”都可在中国“后院”找到。2018年东盟地区7%的出口归因于中国某种形式的生产,更新数据表明中国的重要性自那时起只增不减。在东盟监测的97个产品类别中,69个类别中国出口份额有所增加。电子产品是最大类别,今年前六个月,中国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越南的此类商品销售额增至490亿美元,比五年前增长80%。外国直接投资也有类似情况,中国在东南亚重要国家的投资已超美国。

在更远的地方,中国也很活跃。墨西哥全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报告称,去年40%的近岸外包投资来自从中国迁往墨西哥的工厂。去年中企每月向墨西哥出口3亿美元零部件,是五年前的两倍多。在中欧和东欧,“假脱钩”现象更明显。2018年,捷克、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罗马尼亚进口的汽车零部件中,中国仅占3%,此后来自中国的进口激增。目前,中国提供的汽车零部件占当地进口总量的10%,超过欧盟以外的任何其他国家。

美国盟友与中国之间的贸易联系更加紧密,这是个意外结果。因太平洋两岸关系恶化而恐慌的企业正推行“中国+1”战略。然而,美国对盟友最终产品的需求往往会促进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并促使中企在其他地方经营和出口。亚洲、墨西哥和欧洲部分地区的生产最终依赖从中国的进口和投资,这一事实有助于解释为何许多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充其量只是美国的“酒肉朋友”,至少涉及供应链转移时如此。毕竟,如果被迫彻底地选边站,出口商将遭受巨大损失。

鉴于多数国家都希望获得贸易带来的投资和就业,美国一直无法说服盟友减少中国在其供应链中的作用。讽刺的是,促使中美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分开的进程,实际上可能正推动中国同美国的盟友建立更牢固的金融和商业联系。显然,这是拜登(专题)始料未及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23-08-11 07:40
    您已点过赞
    中国人自强,等到全方位领先时候,就是想脱钩也做不到。
    听拉拉蛄叫,还TMD不种地了。
  • @ 2023-08-11 09:28
    您已点过赞
    本帖最后由 Hoggshollow 于 2023-8-11 09:35 编辑

    这结果一点儿都不意外啊。对华脱钩本来就是那些只有高中学历的红脖子们的馊主意。对中国的惩罚性关税导致美国国内滞胀,美联储升息带来的全球流动性紧缩反而帮助人民币更快国际化。全球只有儒家文化圈能迸发出强大的生产力,现在这个圈里只剩越南这个成本较低而且不是中国的国家。但是越南的体量太小基础设施太差,要基建还得靠中国,于是中国再来一套基建产能输出;而且越南在地缘上不敢跟中国硬刚。全球其他国家的生产潜力甚至不如越南,你指望中国的产业链外移了又怎样?中国圈外集体返贫呗。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