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1952年赫尔辛基:冷战中的夏季奥运会 /

1952年赫尔辛基:冷战中的夏季奥运会

1952 年 7 月 19 日至 8 月 3 日,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办了第十五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最盛大的体育赛事,而当时正值冷战高峰期,标志着东西方对抗的开始。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曾选择了赫尔辛基取代东京作为 1940 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然而,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届奥运会被取消了。

1946 年战争结束后,国际奥委会决定重新启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并于 1948 年在英国伦敦举办了第十四届夏季奥运会。战后的英国与欧洲其他国家一样,处于经济紧缩时期。正在重建中的伦敦举办的奥运会也因被称为最简单的奥运会(OGs)而名留史册,基础设施、比赛场馆和运动员村都很简陋。共有来自 59 个代表团的 4 000 多名运动员参加了 17 个运动项目的 136 个比赛项目。挑起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日本和德国没有应邀参加。

冷战时期的奥运会,"政治利害关系巨大"

四年后,代表 69 个国家和地区的 4 955 名运动员参加了 1952 年赫尔辛基奥运会。除日本和德国重返奥运赛场外,还有 13 个国家和地区首次参赛,其中包括苏联、1948 年获得联合国承认的新成立国家以色列和处于政治混乱中的越南

本着奥林匹克运动会应成为和平时期人类伟大庆典的精神,主办国芬兰希望邀请尽可能多的代表团参加。于是,打着苏联旗号的苏联代表团在阔别 40 年后重返奥运会。自 1917 年 10 月布尔什维克革命以来,苏联认为奥运会是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活动,因此退出了这一活动。

1952 年,冷战爆发,世界分为两大集团,即以美国及其盟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和以苏联及其卫星国为首的东方集团。与东方国家一样,西方国家也开始了疯狂的军备竞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在科学、文化、军事、太空以及体育等各个领域展示自己的霸主地位。

法国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历史学家蒂利·泰雷特(Thierry Terret)在接受本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采访时说:"政治利益是巨大的"。因此,1952 年赫尔辛基的体育场成为了两个世界力量的展示舞台。在冷战高峰时期,"两个集团通过冠军较量,这一次是美国人占了上风"。

除了纯粹的体育比赛之外,东西方的两极分化也给组织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运动员的奥运村问题。蒂利·泰雷特(Thierry Terret)说:"芬兰主办方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奥运村问题。1924 年巴黎奥运会上的这一创新旨在作为和平的某种象征,无论如何也是不同血统运动员之间团结的象征。1952 年,苏联拒绝接受这一象征,并要求为其运动员提供一个单独的“奥运村”——这里后来成为未来赫尔辛基理工大学的校址。五个卫星国的代表团随同苏联一起来到这里,一面有斯大林头像的旗帜取代了奥林匹克旗帜。我们当时无疑正处于冷战之中。"

政治动荡中的越南首次参加

1952 年赫尔辛基奥运会是在重大地缘政治对抗的背景下举行的,越南首次参加奥运会也反映了该国动荡的政治局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自1940年起占领法属印度支那的日本投降,胡志明共产党领导的民族主义阵线越南于1945年9月2日宣布独立,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但法国人重返越南导致了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1946 年底,胡志明政府撤至越南北部山区越北(Viet Bac)与法军作战,直到 1954 年在奠边府战役中取得全面胜利。

在南方,直到 1954 年,法国人才接受在法兰西联盟内建立越南国。

这一背景下,越南首次派出体育代表团参加 1952 年赫尔辛基奥运会。1951 年 11 月,越南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为此成立,并很快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认可。

在 1952 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上,越南共和国的黄底三条红线旗首次与其他 68 个国家的国旗一同升起。越南代表团的八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拳击、重剑、100 米和 400 米自由泳以及自行车五个项目的七项比赛。

在随后的 1956 年墨尔本(澳大利亚)、1960 年罗马(意大利)、1964 年东京(日本)、1968 年墨西哥和 1972 年慕尼黑(西德)奥运会上,越来越多的越南运动员在(南)越南共和国国旗下参赛。

在此期间,越南北部的共产党政府不得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体育活动。越南统一五年后,即 1980 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越南国家奥委会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成员,越南运动员获得了参加奥运会和本地区体育赛事的权利。越南体育重新融入国际比赛始于参加 1980 年莫斯科奥运会。奥运会再次充满了政治议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