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倒计时!考验拜登对华政策关键时刻将至 /

倒计时!考验拜登对华政策关键时刻将至

墙内媒体亚欧视点文章: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是两国在1979年建交以后签署的首批政府间合作协定之一。按照其规则,每五年续签一次,迄今已超过44年。

在此期间,双方每次都成功续签,包括川普当政的2018年。不过,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正式确立是在当年底的12月18日。

在中美战略竞争制度化并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随着其到期时间(8月底)的临近,有关它是否续签,自然引发两国朝野的关切。

美国以共和党为主的对华强硬派试图以各种方式敦促拜登政府不要续签协定。

10名共和党籍的美国国会议员曾在今年6月给国务卿布林肯写了封公开信,强烈建议美政府不要续签将于今年8月27日到期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声称中国会因此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优势,有助于中国实现军事现代化。

参加联署公开信的美国国会“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迈克·加拉格尔正尝试牵头阻挠《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续签。

拜登政府对华采取了比前任更制度化和更广泛的战略竞争措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实已达到了冷战层级,包括最近发布行政命令,就对华科技投资提出关键限制措施,因此本届政府是否会终结《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更加令外界担忧。

资料图:1979年1月31日,邓小平在美国华盛顿白宫与美国总统卡特签订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新华社发

这是一个真正考验中美关系、考验拜登政府对华政策姿态的关键时刻。

计划于本月下旬访华的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在去年11月30日的一场演讲中说,随着战略环境的急剧变化,美国在经济领域的优先任务清晰明了:确保美国拥有所需的人才、技术和制造能力,以在21世纪引领全球经济的发展——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和竞争时代,走在全球创新最前沿。

雷蒙多的这番话宣示了拜登政府在科技领域的政策导向,而新的对华科技投资的限令是其突出表现。在可见的未来,美国的这一战略方针不会改变。即在高精尖和关键科技、供应链领域,美国会采取战略收缩措施,坚壁清野,决不允许给中国提供可乘之机。

然而另一方面,《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主要涉及的是基础科学研究,虽然可能存在军民两用技术合作的可能性,但在美国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战略竞争和限制政策的情况下,中美科技合作的范围已经大幅缩小,更加局限于难以对美国形成挑战的领域,而且随着美国科技遏制政策的持续扩大,它们还将进一步缩小。

因此,目前仍维持并在续签后继续维持的中美科技合作并不能对美国形成战略性威胁,很大程度上成为中美维持基本关系的一个关键象征。

拜登政府与川普当政时期的显著不同是,它推行大国竞争有一套成熟的模式,有章有法、有张有弛,而不是像后者那样四处点火,搞得鸡飞狗跳的。

这个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该激烈竞争时就激烈竞争,绝不含糊,但要维持两国密集的外交接触,保持畅通的战略和事务沟通渠道,特别是高层对话,并有效管理竞争,使其降低对抗并避免越界为冲突,同时在重要双边和跨国事务中能开展合作就开展合作。

川普时期的对华政策往往是竞争、对抗和冲突混战在一起,导致双方关系在其执政晚期濒临破局,而拜登政府的要员们原本就是华盛顿建制派精英,特别擅长于战略思考、设计和推行,自然从前任政府那里广泛吸取了经验教训,并结合建制派的优势,以新的套路推行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维持斗而不破——破局是双输,拜登寻求的是不破的情况下赢——的格局。

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努力,拜登政府与中方的磨合渐入佳境。尽管遭遇了佩洛西访台和台海第四次危机的事变,双方仍然在去年11月举行了巴厘岛最高对话,今年无人飞艇、蔡英文“过境”美国等事态也顺利平复,拜登政府的四大干将渐次访华,至11月APEC领导人峰会“合龙”,完成拜登政府时期中美整体关系的搭建,水到渠成。

当然,刚刚赖清德“过境”美国,闹出了不少动静,但“小呲花”影响不了中美关系重构的大局。

在此背景下,我们对拜登续签《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比较乐观。本届美国政府不会因为无关根本的协定破坏重构中美关系的机会,而会将签署绝大部分意义上只具象征意义的协定当作维持或重建新型对华接触政策的一个仪式化措施,表明白宫现任主人的诚意——看,在万般压力下,我仍然力排众议干了这件事,我们搞接触政策是认真的。

“沉舟侧畔千帆过”,尽管前路激流险滩密布,但挡不住千帆竞发,布林肯、耶伦、克里相继访华,雷蒙多也将踏上北京的土地,假如还不能实现拜登的外交意图,他们960个日日夜夜玩命儿的工作就这么打水漂?

而续签《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不大不小刚刚好是块“踏脚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