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如果从汉代启用道家,而不是用儒家…… /

如果从汉代启用道家,而不是用儒家……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极其关键时刻,这个时候的历史之中汉武帝开始启用儒家作为中国的治国思想,后世王朝也继承了这种做法。但我们如今发现好像当年的做法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儒家思想对于现在的中国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其实在当年儒家有一个竞争力度相当大的对手,那就是道家,如果当年中国能够从汉代开始就启用道家,那中国的命运会不会比现在更好呢?

道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道家思想首先对中国政治社会制度体系会产生重大的印象,因为儒家思想在中国境内强调的其实是一种社会秩序,这种社会秩序完全就是为大家长和君主服务的,所以我们看到儒家思想在王朝末期投降的很快。但道家却有不同,道家强调的是和天地融为一体,注重每个人个体的自由发展,所以到家思想主导中国之下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自由政体制度。

另外道家和儒家之间对于中国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别,儒家思想这一套是经过春秋时代孔子整理之后才形成的,他们就是喜欢用经典和礼仪制度来规范每一个人的做法,看起来是很好,但实际上却是将人当成机器一样训练,所以这样的儒家思想在面对灾难的时候就很容易胆怯,没有应对的方法,但道家却是可以让每个人培养出来独立思考的能力。

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之间的价值观念有着很大的差别,儒家思想首先强调的是你是社会上的人,个人必须要服从集体,每个人可以为了集体而牺牲掉自己的一切,所以每个人都要遵守道德观念,不遵守道德观念,违背了基本伦理习俗的人就有可能受到全人类的唾弃,但道家却是不同,道家追求是已经是一种无欲无求,超越自我,心灵飞升的观念了。

在科技和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儒家方面在春秋时代还是比较可以的,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实用主义,培养出来的人才技能很欠打,但到了明清时代却变成了死读书,为了圣人真理而阻止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道家之中的无为思想却不会这样,道家更加接近现在的自由注意,对科技和经济的约束很小,会让其自由发展,但就是不知道到底会发展成为什么样子,这个是比较难以控制的。

历史之中的儒道之争

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到底应该选用那种思想作为中国的治国思想,这个时候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道家思想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简单,对于任何事情都是强调越简单越好,不要过多的去干预,治理国家要无为而治,官员干涉少老百姓生活自然过得好,国家折腾少,贪污腐败也就少很多,民众生活水准提升也就很快,就能够做到“藏富于民”。

可儒家对于民众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却是又主体和次要的区分的,儒家强调国家才是绝对,君主才是绝对,百姓要努力生产,但生产出来的绝大部分财富和粮食都要收缴给国家,只要给百姓保障基本温饱就足以了,国家强大之后才能保卫这些子民,这种想法很难说对还是错,但绝对为君主服务,牺牲千万百姓的利益这却很受到历代皇帝的喜爱。

所以历史之中的儒道之争到汉朝的时候就宣布落下了帷幕,西汉初年实行了几十年的道家思想,所以国家财富积累的很快,民间百姓生活富足,都已经忘记战争到底是怎么回事了,但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却是启用儒家,开始大量收缴民间财富为国家所用,用于战争和加强统治开支,所以汉武帝虽然取得了战争极大胜利,但民间百姓却无比凋零,几乎接近灭亡!

汉武帝之后儒家成为主流,道家被迫下台已经成为了无可争议的事实了,但这个时候的儒家其实也是经过了改造的,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要,不得不加入了法家、墨家等功利主义的思想,而道家虽然已经下野,但每次总能在王朝初期出现,因为天下大乱之后恢复民生经济总要用到道家,等到国家发展起来之后就可以用儒家法家折腾了,所以中国历史陷入了怪圈。

结语

儒家思想在汉代的时候经历了一次大变,到唐朝末年的时候因为世纪大族的灭亡而几乎凋零,所以宋朝的时候重新复兴之后的儒家已经变成了扭曲的样子,程朱理学统治了后面中国数百年的读书人思想,这些读书人做官之后又影响到了中央到地方各个阶层,中间虽然出现了阳明心学这样昙花一现的绝学,但终究是因为清朝的入关而凋谢未能成为国家主流思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