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习近平恐西方“福利主义” 不作为风险大 /

习近平恐西方“福利主义” 不作为风险大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对西式消费驱动型增长理念有根深蒂固的反对,认为应坚持财政纪律,尤其是考虑到中国沉重的债务负担,这使得类似美国和欧洲的刺激或福利政策不太可能出台。

1月1日,在严厉的疫情防控措施取消不久后的云南购物者。图片来源:LIANG ZHIQIANG/ZUMA PRESS

意识形态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影响正达到近50年前中国向西方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程度,这阻碍了中国领导人采取措施刺激疲软的经济。

经济学家和投资者一直在呼吁中国政府采取更大胆的举措来提振经济,尤其是通过促进消费支出,必要时像美国在疫情期间那样派发现金。

经济学家表示,中国加快向消费主导型经济转型将使经济增长更具有长期可持续性。美国等国家的经济就是以消费为主导。

但了解北京方面决策的人士称,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对西式消费驱动型增长模式有根深蒂固的思想上的反对。

这些人士表示,习近平认为这种增长是一种浪费,与他把中国打造成世界领先的工业和技术强国的目标不符。

习近平认为,中国政府应坚持财政纪律,尤其是考虑到中国沉重的债务负担。这些人士表示,这使得类似美国和欧洲的刺激或福利政策不太可能出台。

同样不太可能发生的还有以市场为导向的重大改革,或者是多年来经济向更加集中化管控的转变出现重大逆转。尽管中国政府已经放松了对消费互联网公司和其他私营公司的整顿(这种整顿行动已导致私营部门投资减弱),但政府仍对这些公司不受监管的扩张持怀疑态度。

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前景日趋暗淡。

制造业活动萎缩,出口下降,房价低迷,消费者价格陷入通缩。青年人失业率创历史新高。

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反对消费驱动型增长。图片来源:DING HAITAO/ZUMA PRESS

习近平8月16日在中共机关刊物《求是》杂志发表的文章中表明,中国政府希望避免采取更加西化的刺激政策。他敦促人们保持“耐心”,并强调需要避免效仿西方的增长模式。

据两位熟悉中国政府决策的人士说,发表上述文章的时机是有意安排的。习近平于今年2月发表了讲话,但直到中国公布了显示经济持续疲软的新数据后,讲话才被公开发表。

这些人士称,现在公布这一讲话内容,领导层意在回击国内外敦促中国政府采取更多措施刺激经济的呼声,尤其是关于推出面向家庭而非政府项目的一揽子财政计划的呼声。

另一份党刊《学习时报》也发表文章,明确反对向消费者发放现金。

文章写道,这种方法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成本太大,在中国根本不可行。

负责处理媒体对高级领导人提问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没有回答记者的提问。

任何进一步的刺激措施都应符合党的目标

中国政府最终也许会采取更激进的刺激措施,尤其是如果目前的做法可能远远达不到政府今年5%左右增长目标的话。一些经济学家指出,中国政府最初拒绝放弃严格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但在成本变得太高时突然改弦易辙。

经济学家和熟悉中国政府想法的人士说,目前更可能的选项包括加大基础设施和其他政府重点项目的支出,以及在最近几次降息之后进一步放松信贷。

此类举措反映出,北京方面更倾向于让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核心作用,不论是通过投资于基础设施,还是通过把资金引导到半导体、AI等有助于推进中共目标的特定行业。

中国的消费者价格已陷入紧缩。图片来源:CFOTO/ZUMA PRESS
投资基础设施是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首选方式之一。图片来源:TINGSHU WANG/REUTERS

《学习时报》8月16日的前述文章,强调了这种存在已久、以投资为主导的模式有何好处,称“投资不仅形成即期需求,而且是增长的真正动力”。

但许多经济学家担心,这样不足以重振中国经济。随着中国政府可建设的有用项目逐渐告罄,通过投资于道路、工厂和其他硬资产来驱动经济增长的回报率已在下降。

经济学家表示,消费在中国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较小,但如果得到适当的促进,有望在多年间为增长提供动力。

不作为的风险

一些经济学家警告称,中国等待的时间越长,陷入长期经济停滞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许会使中国从全球增长的一个可靠来源变成世界经济的一个风险。

“投资者正在等待中国政府发出采取明显更强有力、更有效刺激政策的信号,”总部位于纽约的谘询公司22V Research中国研究部主管Michael Hirson说。“最新的迹象暗示,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保守策略,尽管这样做可能不足以解决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