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拜登访问越南:美越关系可望升级 /

拜登访问越南:美越关系可望升级

拜登G20后访问越南美、越互动重点一次看— 普通话主页

美国总统拜登将于9月10日访问越南,各界预测,美越届时可能将关系升级为最高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观察人士分析,双边新的外交位阶将扩大美越的经济及军事合作,但北京很有可能扩大在南中国海的扩张行径,以对河内和华盛顿深化关系的决定发出警告。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近日行程满档,他已于9月8日抵达印度新德里,准备出席二十国集团(G20)于9月9日起一连两天在此召开的峰会。在G20峰会结束之后,拜登将于9月10日访问越南,并与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Nguyen Phu Trong)和其他越南领导人会晤。

白宫稍早在声明中指出,拜登的越南行将探索如何推动和以创新为驱动力的越南经济增长,并透过教育交流和劳动力发展项目,扩大美国和越南民众之间的联系。

拜登的印度和越南行,显现美国正致力于加强与印太区域盟友的合作,特别的是各界预测,拜登很可能在访问越南首都河内这天,宣布美越双边外交层级将升至最高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这是在现有的全面伙伴关系框架上的连跃两级,也将使得华盛顿在河内的外交关系等级中,与北京和莫斯科平起平坐。

对此, 新加坡智库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越南研究项目访问学者阮克江(Nguyen Khac Giang)分析,虽然中国对越南的重要性仍不容忽视,但在前者于南中国海大举进行扩张行径之际,美越即将升级的关系显示,越南将美国视为抗衡中国的关键合作伙伴之一。

越南将有更多对抗中国的工具

阮克江告诉美国之音:“对于越南来说,中国在经贸关系和意识形态上,一直是其非常重要的伙伴。 但当然,当试图维护其安全利益、以及在南中国海的海洋主权时,中国也一直是一个非常复杂、强悍的国家,因此与美国缔结新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意味着越南现在将拥有更多可用工具,来对抗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影响力,并推动其经济发展战略。”

越南一直以来是与中国在南中国海主权争端上最为强硬的国家之一。中国稍早公布以U形线勾画对南中国海约90%海域拥有主权的最新“2023版标准地图”,引起包含越南等东盟国家的强烈反对和抗议。另外,越南外交部上月也对中国疑似在帕拉塞尔群岛(越南称黄沙群岛、中国称西沙群岛)兴建跑道一事回复表示,未经越南许可在帕拉塞尔群岛进行的所有活动,都侵犯越南对该群岛的主权,并使南中国海情况复杂化。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宗鼎表示,美国为了扩大抗衡中国,东南亚于南中国海与后者有冲突的国家,就成为其积极拉拢的对象,若美越近期共同发布将关系升级成最高阶的声明,除了代表华盛顿的印太战略进一步获得落实,美越也可望扩大安全和供应链合作。

黄宗鼎告诉美国之音:“目前美国在印太战略上面的具体措施,除了海洋秩序的强化之外,现在更进一步的就是推动所谓经济秩序的强化,所以它格外地注重供应链安全。这一次的拜登访问越南,如果确实双方关系升格,在海洋秩序合作的面向上面,相信越南可以获得更多在南(中国)海上面,抗衡中国军事力量的相关军事设施,那么,从经济秩序的面向上,目前看出来就是除了半导体的合作方面,另外是能源、相关基础建设,或者说AI这一些产业的合作。”

纽约时报9月8日报道,分析人士表示,越南可能会在经济上向中国展示,其与美国日益深化的盟友关系。报道统计,美国目前是越南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已达到1240亿美元,但仍低于中越贸易额的1760亿美元。

升级背后的限制与隐忧

虽然河内与华盛顿可望签署新的关系协议,显示前者正在远离北京的政治轨道,但是纽约时报报道,美越外交互动可能也会受到限制。

报道分析,河内不太可能加入针对中国的联盟,因为其奉行包括不加入军事联盟、不结盟对抗另一国、不允许外国在越南境内建立军事基地,及不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的“四不”国防政策。

美国奥瑞冈大学政治系教授武有翔(Tuong Vu,音译)透过书面告诉美国之音,虽然从理论上来看,越南若与美国升级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显示前者已将其与后者和与中国的关系视为同等重要,“但我们必须也要观察,实际情况是否也是如此”。

此外,美越合作也并非没有隐忧。路透社指出,美国宗教自由委员会(USCIRF)本月发表报告,指责越南在宗教自由的承诺上出现倒退,像是“近期对民间社会的镇压、扩大对独立宗教团体的施压、强迫放弃信仰的令人震惊的报导,以及其他日益严重的侵犯宗教自由的行为”,使越南曾经积极一度改善信仰自由的轨迹,“出现了明显的逆转”。

纽约时报引述美国非营利组织“88项目”(88 Project)联合主任斯旺顿(Ben Swanton)的一份声明表示,在越南正在残酷镇压行动主义、异见人士和公民社会之际,拜登总统却选择升级与越南的外交关系“令人愤慨”,“尽管拜登高调宣扬推动'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捍卫自由,但他却再次讨好拥有残暴人权记录的独裁者”。

《外交家》杂志(The Diplomat)9月8日也刊登一篇,由国际特赦组织美国亚洲宣传主任卡罗琳·纳什(Carolyn Nash)发表的评论,指出白宫希望通过建立与越南更紧密的联系,来推进包含以技术为重点的越南经济增长、扩大教育交流以及缓解越南的气候危机,但在越南政府言论自由的刑事定罪行为仍与拜登政府价值观背道而驰、美国政府在防止气候变化上也仍做得不够多的情况下,“ 如果两国政府不进行系统性改革来解决在人权问题上的失误,就不可能在这些共同目标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将会如何回应?

在拜登亲赴河内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已先前往越南,并会见了越共总书记阮富仲。阮富仲在与刘建超见面时重申,发展越中关系是第一优先。

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刘建超在9月4日起为期3天的越南访问中,除了与越南外长举行会谈、也会见越南智库及媒体,并表示同意巩固政治互信,加强应对挑战合作。

对此,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的阮克江分析,中国刻意安排高阶官员在拜登前往越南时前抢先一步访问当地,必然是希望河内仍将越中关系置于越美关系之上,虽然北京对外为了显示尊重越南自己的主权决定,不至于对此有强烈措辞,但可能同时间强化对南中国海的领土主张,以对越南和美国深化关系的决定“发出警告”。

阮克江说:“我认为此后中国将增加在南中国海的军事行动,以向越南领导人发出警告,即使美国(与越南)升级了新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面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行动时,越南仍然是很容易受到威胁的。”

奥瑞冈大学的武有翔也提出与阮克江类似的看法,他说:“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中国不会改变对越南的胁迫行为。 然而,北京也可能试图通过,加强党对党和军队对军队的关系,以及与越南最高领导人培养更密切的个人关系,来阻止河内进一步偏离其轨道。”

对于拜登的越南行,中国外交部9月4日维持一贯论调表示,希望美国在处理亚洲国家关系时“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不针对第三方,不损害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的黄宗鼎分析,北京的确有可能透过在南中国海的军事演练动作对越南施压,但就整个外交大局来说,中国短期对越南的态度不至出现太大变化。

黄宗鼎他说: “中国在20大所宣示的所谓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那越南就是它最重要的第一个实践的对象,所以,如果因为越南跟美国在双边关系的升格,然后就要破坏它之前所宣示的原则,对于中国来说,可能也不利它在跟其他国家发展外交关系。所以我觉得短期内,中国还不至于对越南有任何惩罚性或者是示威的这种动作出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