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越关系升级 3大因素促越南或取代中国 /

美越关系升级 供应链等3因素促越南或取代中国

越美投资与创新峰会11日在越南首都河内市登场,到访越南的美国总统拜登(专题)(左)与越南总理范明正(右)出席。中央社记者陈家伦河内摄 112年9月11日

(中央社河内11日综合外电报导)美国总统拜登访问越南,两国并宣布正式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专家指出,美国寻找亚洲盟友来反制与中国的政治紧张及促进其在晶片制造等关键科技的雄心,美越这项关系提升将巩固互信。

拜登(Joe Biden)结束参加在印度(专题)首都新德里召开的20国集团(G20)峰会后,10日抵达河内,是前总统川普(Donald Trump)2019年访问越南后首位访越的美国总统。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美越贸易近年来大增。根据美国政府资料,美国自越南的货物进口额由2020年的796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1019亿美元,到了去年再上升至1275亿美元;越南也由2020年的美国第10大贸易伙伴国跃上2022年的第8名位置。

从苹果(Apple)到英特尔(Intel)等美国公司为了分散供应链,也已进一步深化在越南投资。这除了使得许多越南工厂已将产能拉到最大,也协助越南经济在全球放缓之际还能扩张。

拜登此行访问,与越共总书记阮富仲和各界领袖会面。白宫表示,拜登访问目的除了“促进聚焦于科技的(越南经济)成长”,也讨论如何增进区域稳定。

前美国驻越南大使、现任美国东协商会(US-ASEAN Business Council)主席欧索斯(Ted Osius)告诉CNN,美越外交关系如今正式升级,“只不过是追赶上既存事实”。

供应链转移

随着美国官员一再强调“友岸外包”的重要性,尤其是美国财政部长叶伦(Janet Yellen),美越关系日益紧密。友岸外包指的是将供应链转移到结盟国家,以防企业受到政治摩擦等因素冲击。

叶伦去年在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发表演说时便表示:“与其高度依赖与我们有地缘政治紧张的国家,导致无法有持续且可靠的供应;我们有必要将我们的供应链真正分散。”

然而除了地缘政治因素,在中国本已有一长串压力,包括工资攀升及营运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尽管中国仍被视为世界工厂,企业对于在当地业务的规模已开始三思。

中国面临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自从2018年美中贸易战开打后,大大小小企业为了关税因素,便开始将制造工作转移到越南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

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爆发后,企业又更加有必要考虑所谓“中国加一”策略,也就是将生产中心分散,以降低对单一制造基地的依赖。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去年发布报告指出,中国有估计多达2800万名就业人口直接依赖对西方出口产业,这些就业机会可能因“友岸外包”而离开中国,其中约有30万份工作预料会转移到越南,大多是技术低的制造工作。

报告作者、荷兰合作银行全球策略师艾佛瑞(Michael Every)表示,从产业角度来看,越南已经蓬勃发展好几年。由于工资相对较低、人口结构较年轻,使得有9700万人口的越南拥有稳固的劳动力与消费者基础,因而更具投资吸引力。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首席经济学家贾西亚-艾雷洛(Alicia Garcia-Herrero)告诉CNN,越南还有一项优势,它是区域首个国家早在数年前就在“许许多多产业”建立起供应链产能。

她说,如今越南制造业甚至呈现“过热”,有时出现需求大于供应的情况,“太多公司要去越南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