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擦边,造谣,抄袭,然后成为影帝 /

擦边,造谣,抄袭,然后成为影帝

《第八个嫌疑人》开分了,6.4。

对于一部大案改编、众星云集的警匪犯罪片,这个成绩并不理想。

要说有什么惊喜,必然是凭本片获得上影节影帝的大鹏(董成鹏)。

大鹏(左)和角色原型(右)

图源:网络

片中,大鹏饰演一名亡命天涯 20 多年的逃犯。

从霸气侧漏的疯批悍匪,到逃亡缅北的冷血杀手,再到隐居市井的老实丈夫。

开机前增肥 20 斤,拍摄中瘦身 30 斤。

剥削生命体验的演出,还原出裹挟在欲望漩涡里的时代枭雄。

尤其一场无声哭戏。

融合忏悔、压抑与颓丧的现实撕裂感,堪称颠覆式表演。

聊到大鹏,2023 年无疑是他大爆发的一年。

《无名》《保你平安》《热烈》《第八个嫌疑人》。

文艺、商业两手抓,导演、主演两开花。

只看作品履历,他似乎已是中国电影呼风唤雨的中流砥柱。

大鹏和胡歌同拿上影节影帝

现实却是,四部新片的票房都不如他那部公认烂片《煎饼侠》。

很多人心目中,他还是上不得台面的屌丝。

围绕大鹏,总有一种微妙的反差感。

他像是一个持之以恒努力,却总逃不出偏见与误解的 " 异类 "。

高不成,低不就,屌丝影帝。

屌丝男士

大鹏的开局很梦幻。

他出生于东北小城集安,从小父母便在为生计奔波。

大学毕业,他开始北漂。

本来是追求音乐梦想,却误打误撞进入互联网公司,从最底层的实习生向上攀爬。

2004 年,大鹏所在的《明星在线》主持人意外生病。

他毛遂自荐,从而开启主持生涯。

3 年后,他拥有了一档量身打造的脱口秀节目《大鹏嘚吧嘚》。

大鹏渴望在工作中证明自己,于是为节目定下了" 嗜血 "的调性:

以夸张耸动的标题吸引眼球,以冒犯刻薄的玩笑造谣引战 ……

四舍五入,和营销号没什么不同。

网上谣传" 那英说听刀郎歌的都是农民 ",实际上就是出自大鹏之口。

有一次,杨丞琳在台湾综艺口误,被网友们骂得体无完肤。

大鹏把她请来节目,要她对着镜头道歉,但是杨丞琳太过紧张,NG 了好几次。

大鹏就把 NG 镜头放出来,说:" 看,她连道歉都不诚恳。"

节目最出圈的一次,是被曝出抄袭美国综艺 " 柯南秀 " 的片头。

尽管大鹏在节目中诚恳道歉,柯南也以喜剧人的方式大方谅解。

丢人丢到国外的 " 山寨 ",还是遭到全网群嘲。

图源:网络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档黑历史节目,每隔几年总要被拉出来审判。

不过,黑红也算红。

600 多期《大鹏嘚吧嘚》为大鹏找到了观众。

2012 年,大鹏推出了第一部自导自演网剧《屌丝男士》。

《屌丝男士》灵感来源于大鹏微博刷到的德国喜剧《屌丝女士》。

剧名当然也是为了蹭流量,让观众误以为是" 国产姊妹篇 "。

剧中,杨幂、林志玲、沈腾 …… 半个娱乐圈被大鹏拉来客串。

留下了" 大宝剑教父乔杉 "" 足浴店小妹柳岩 "…… 无数名场面。

大鹏担任主演。

赵本山评价他:" 你演谁都挺像,就是不像你自己,因为你长得太普通,不好看也不难看,反倒是你扮演成其他角色,更容易发挥。"

于是,他干脆只扮演一个长相普通、黑框眼镜,身份多变的屌丝。

有时是健身房揩油的现眼包,有时是搭讪妙裸体的暴露狂 ……

他会钻进波多野结衣的上衣查看,声称胸围是她的 " 身份证 ";

也会在吉沢明步饰演的护士面前脱下裤子,要求帮忙 " 验尿 "。

大尺度 + 神脑洞 + 擦边球,为《屌丝男士》累积了国民级收视。

低俗、猥琐、山寨的屌丝形象也和大鹏深度绑定,形成个人 IP。

刚好,那几年资本热钱涌入电影圈,好莱坞超英大片崛起。

2015 年,大鹏跨界拍摄了电影处女作《煎饼侠》。

当时看来,《煎饼侠》算是个 " 奇迹 "。

尽管它涉嫌抄袭,剧情山寨《包芬格计划》和《喜剧之王》;

尽管它粗制滥造,如网剧般堆砌明星,充斥小品式胡乱拼凑;

尽管它口碑翻车,豆瓣 5.8,放在烂片界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可偏偏,1800 万成本,卖出了 11.59 亿票房。

一夜之间,大鹏被行业推到顶端,成为 " 国内最年轻的 10 亿票房导演 "。

而在今天回看,这更像是个" 美丽的误会 "。

吉祥如意

两年后,大鹏带来了第二部电影《缝纫机乐队》。

相比于《煎饼侠》,这部影片元素更丰富、技术更成熟,制作更诚恳。

简单来说,它更像是一部真正的电影。

然而,《屌丝男士》和《煎饼侠》的负面印象,令其市场遇冷,无人问津。

大鹏破防了。

他上网和观众辩论,有人说" 什么人都能拍电影吗?",他犟嘴" 我就是什么人 "。

他扬言要揍影评人," 扇傻逼大嘴巴子 "。

结果,让本就不富裕的路人缘雪上加霜。

图源:网络

后来,大鹏写了一封 " 道歉信 ",卑微乞求观众和行业再给一个机会。

即便如此,依旧于事无补。

电影票房惨淡,口碑也没有达到预期。

预期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令大鹏陷入不安。

他发现,靠哗众取宠搏来的标签、人设,经验 …… 统统变作累赘。

"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千倍万倍的努力也休想搬动丝毫。"

他不甘心走下坡路。

打碎,再重塑个人形象,成为唯一的选择。

作为演员,大鹏极力摆脱喜剧标签。

他频繁接小成本犯罪片,专挑沉稳压抑的小人物演。

《铤而走险》,他扮演全程被蹂躏的落魄赌徒。

《受益人》,他扮演杀人骗保的懦弱慈父。

敢拼命,敢扮丑,以压榨体能的体验派表演,诠释底层角色的生命韧性。

春节档的《无名》,大鹏客串了一个 " 骑墙派 " 汉奸。

喜剧表演的经验,被他化用为角色不怒自威的城府。

当他在两面旗帜间沉默望向观众,一时间很难相信他曾是搞笑咖。

作为导演,大鹏极力摆脱无脑商业片标签。

他花了四个春节,三个年头,拍了一部自己心目中的文艺片《吉祥如意》。

一部没有流量明星,不讲低俗冒犯,平实刻画农村老家过年故事的电影。

虚实结合的荒诞语调,勾勒电影与生活的互文,引出千万家庭 " 难以承受之轻 "。

除此之外,他拍了一部现实题材喜剧《保你平安》。

将镜头对准少有人关注的网络暴力,揭示现代主义的切肤之痛。

他甚至拍了一部自己没有出演的体育励志电影《热烈》。

聚焦理想主义的底层小人物,讲述追梦路上的激情。

坦率地讲,大鹏转型的几部影片,技术算不上一流;

不过他对小人物的关注,对观众的真诚,以及有目共睹的进步,总会让观众刮目相看:

距离屌丝远了一点,距离大鹏近了一点。

继续逃亡

大鹏常被误解。

人们愿意相信他是浮夸的、搞笑的;

然而生活中他向来以严肃、拘谨著称。

毕竟,一个出身于东北县城,没有资源,没有人脉的草根,不可能只靠投机取巧,逆袭成为独当一面的影帝。

了解他和他的作品,你会发现,他有着超人的精力。

宣传《煎饼侠》,他跑了全国 31 个城市路演。

宣传《热烈》,他顶着三伏天穿人偶服地推。

编剧苏彪形容他," 对事业有着近乎疯狂的、不计成本的追逐,是个燃烧着的人。"

他有着从不掩饰的野心。

他说,自己是个不自信的人,需要别人给他信任,才能强化信念感。

相对于创作者的审美和表达,他更关心市场的票房成绩。

拍《吉祥如意》很大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撕下 " 大鹏 " 标签。

与此同时,他又有着极度的不安。

他吃过互联网的红利,也付出过相应的代价,因而对成功学保持审慎。

他的电影,总在拍底层小人物的热血追梦,却从没拍过世俗上的成功。

《缝纫机乐队》结尾,乐队献上热血演出,然后曲终人散,相忘于江湖。

《保你平安》结尾,主人公为死者讨回公道,造谣者罚了 500,自己丢了工作。

在我看来,大鹏就像是娱乐圈的 " 小镇做题家 "。

不遗余力卷死同行的努力,和不择手段的应试技巧,将他带到巅峰。

然而,一旦脱离做题模式,便会笼罩在自我埋设的阴影之中。

" 落后的天赋,赶不上瞩目的努力与精明。"

这构成了他在聚光灯下的反差感,也是误解与偏见的源头。

有个采访,大鹏说他接演《第八个嫌疑人》,是看中了角色 " 新 ":

" 他做了很多坏事之后逃亡多年,最后变成一个很老实的人,有自己的家庭和想保护的人,他认为这事就过去了,没想到 20 多年以后警察追了过来,那怎么办?"

电影里的逃犯,只能就地伏法。

电影外的大鹏,则必须在误解与偏见中继续 " 逃亡 "。

或许,才会让更多人相信:

昔日屌丝,已成影帝。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