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外资正在认赔出场”!热钱撤离中国 /

“外资正在认赔出场”!热钱撤离中国 脱钩加速中

图/经济日报提供

外资过去一年多以来从中国股债市撤资逾1,800亿美元,8月单月外资撤离中国境内股市的金额也创120亿美元单月新高,显示外资对中国的胃口减弱,且中国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也加速脱钩,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持续降低。

彭博资讯报导,外资今年6月底持有的中国股票和债券,比2021年12月时的顶峰减少了约1.37兆人民币(约1,880亿美元)、或17%。另外从2020年以来,海外基金参与香港股市的金额也剧减逾三分之一。

法国巴黎银行亚洲及新兴股市主管陈志凯表示,“外资正在认赔出场”,投资人担忧房市及消费支出减缓,“这些方面表现失望,促使许多外资重新思考曝险部位”。

中国经济疲软迄今都还没冲击到其他新兴市场。今年来MSCI中国股价指数下跌约7%,但整体MSCI新兴股市指数反而上涨3%。表现分歧的原因之一,是中国致力于供应链自给自足及美中关系恶化,对其他新兴股市影响不大,而且人工智能(AI)题材对台湾等股市有利,但未拉升陆股。

中股占MSCI新兴指数的权重也由2021年底时的30%,下降到27%左右。同时,一些新上市的新兴股市基金排除陆股。基金公司担忧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住宅存量过高、人口高龄化、抚养比率升高、法规不稳定及地缘孤立等问题。至于其他新兴股市仍存在投资机会。

债市方面,今年全球投资人抛出中国投资级债券的金额约260亿美元,但对亚洲其他新兴债市投入620亿美元。中国公司债的表现也与其他亚洲债市脱钩。目前85%至90%的陆债都由国内投资人持有。

人民币贬值,也促使外资出脱中国股债资产。由于中国经济规模之大,且是制造业供应链要角,因此对许多投资机构而言,中国市场仍是投资组合的重要部分,但投资比重已下降。

中国影响全球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管道之一,在于能源、金属及粮食等原料商品市场,重要性超过证券资产。分析师指出,中国经济虽减缓,但新能源汽车、消费相关部门及再生能源供应链等仍具有投资价值。分析师建议投资陆股应以个别股票为标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