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王毅首次完整提出这原则 中俄关系生变? /

王毅首次完整提出这原则 中俄关系生变?

墙内自媒体亚欧视点文章: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外交部长王毅在结束与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的会晤后从马耳他前往莫斯科,马不停蹄地先后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分别进行会晤,之后又与帕特鲁舍夫一起同蒙古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恩赫巴亚尔举行了中俄蒙三边安全磋商。

王毅最新的对俄访问是在中美近来双边互动日益频密、重建接触框架稳步推进,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进入持久战格局,以及俄朝加快走近、形成结盟新态势的重要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既十分重要,又高度复杂,从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说,“弹好钢琴”是此行的最大挑战。

尽管出席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框架下的战略安全例行磋商是王毅此行的公开目的,但他与拉夫罗夫的会晤更为引人注目,涉及到数个重大事务的处理。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使处理中美俄三角关系变得敏感而复杂,中方向美俄任何一方的走近都会引发第三方的关切,也使中国的角色变得为难:美欧希望中国介入对俄施压推动和平解决俄乌冲突,俄罗斯期待中国更大力度地支持己方。

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中国面临华盛顿不断加强和扩大的战略竞争的挤兑,在科技、经贸、外交及地缘政治等领域全面受压,因此需要审慎处理各种外交关系,特别是传统伙伴的关系。

同时,改善日益逼仄的国际环境,推动经济企稳向好发展,首要地是要稳定中美关系,重建双边接触框架,有效管理战略竞争,并在能够合作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

在与拉夫罗夫的会谈中,王毅首次完整提出“三不”主张,对中俄关系进行定位,明确中美俄战略三角的关系。

他说,中俄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双方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不受第三方干扰,更不会被第三方左右。

在此之前的7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阐述仍是“中俄之间的合作既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的干扰和胁迫”。王毅的“三不”主张进一步凝练、概括和规范了中俄关系的定位。

从美方的关切来说,“三不”强调了“中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即不“反美”,不结盟,不会成为美国战略利益和现有世界秩序的破坏者。

从俄方的关切来说,“三不”强调了中国发展对俄关系,不受美国干扰,更不会被美国左右,会独立自主地处理对俄关系,不会为了迁就美国而削弱、降低中俄关系。

俄朝关系发展如果没有强大的第三方参与,其结盟将变得没有实质意义;中美密集接触构建战略竞争新时代的彼此共存模式、重建接触框架,也要消除克里姆林宫的战略焦虑,王毅“弹钢琴”的头号任务是推动中国式的平衡外交,从而使自身处于可进可退、游刃有余的有利地位,无形中也化解了阵营对抗的潜在趋势,以打消华盛顿的战略戒心。

在厘清中俄关系的定位和中美俄三角关系的基础上,中俄分别从外交和安全层面举行了高级别磋商,巩固和加强新时代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两国各领域合作,加强双方在国际和地区重大事务中的立场和政策协调,以抗衡美国及其盟友的竞争战略,并为俄罗斯总统普京不久后的对华访问做好筹备工作,是王毅此行的第二个重中之重。

在与拉夫罗夫的会晤中,王毅就指出,“作为世界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对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推动世界发展进步负有重要责任”,面对单边行径、霸权主义和阵营对抗的逆流抬头,中俄应继续加强战略协作,坚守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推动全球治理更加公平合理。

在与帕特鲁舍夫的会晤中,后者就说,俄罗斯期待10月两国元首将在北京的“一带一路”国际论坛期间举行内容详实的双边会谈。

作为中俄共同抗衡美国及其盟友的地缘政治渗透的措施,中俄蒙三边安全磋商19日在莫斯科举行。

承担国际责任,推动俄乌冲突和平解决,是王毅此行的第三个重中之重。

就在莫斯科之行前夕,“王沙会”长时间的讨论中就包括了乌克兰局势,促使中国加大力度对俄施压推动和平解决冲突,应是美国的努力方向。

在莫斯科,无论是与拉夫罗夫的会晤,还是与帕特鲁舍夫进行的第十八轮中俄战略安全磋商,乌克兰局势都是关键议题。其中,俄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有关拉夫罗夫与王毅讨论乌克兰局势问题的消息中,使用了“详谈”一词。

在我们的印象中,这是首次使用类似词汇描述中俄就乌克兰局势展开的讨论,更重要的因素是,中俄也首次提出推动俄乌冲突和平解决的指导原则,强调“在不考虑俄罗斯利益的情况下解决危机的努力是徒劳的,若俄罗斯不参与情况更是如此”,明确提出任何乌克兰局势和平解决模式都必须在俄罗斯参与、顾及俄罗斯利益的前提下进行。

这是国际社会促使中国介入俄乌冲突解决及中国参与外交斡旋以来最具实质性的一个进展。

俄罗斯近期升级俄朝关系,并期待拓展对伊朗外交——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将访伊,积极推动军事合作,都是在面临战争困境下谋求持久对抗乌克兰的表现。在和平谈判方面持开放立场,比较有利于其争取国际支持。

王毅亲自与俄方高层官员面对面长时间就乌克兰局势进行讨论,体现了中方承担国际责任、以自己的方式为政治解决危机发挥作用的意愿和行动。在中美俄大三角的角度来看,这一努力对于加强中美建设性关系,具有特殊意义。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