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从亚马逊跳槽TikTok 美国个体户又惊又喜 /

从亚马逊跳槽TikTok 美国个体户又惊又喜

万维读者网(Creaders.net)江流综合报道:瞄准1.5亿美国用户,源自中国的短视频APP“TikTok”近日宣布在美国启动电子商务(EC)服务。日本经济新闻说,这增强了与全球最大网络销售企业美国亚马逊“对抗”的色彩。TikTok还涉足音乐发布。在东南亚也已开始扩大网络销售,用户不断增长。

新服务会根据用户情况发布推荐商品视频等。直播带货也是一大特点。记者经过确认发现,TikTok在美国的电商服务销售服装、家电、游戏等多种商品,还可以使用优惠券。

TikTok计划2023年使全球电商业务的流通总额增加到上年的4.5倍,达到200亿美元。

此前已在美国用户中进行数月测试。在测试阶段,有20万美国商家入驻TikTok电商,超过10万TikTok达人参与电商服务。

TikTok强调,美国用户的数据将保存在美国国内,而且会删除历史数据。明确表明了逆风之下也会大力扩大业务的态度。由于担心美国用户的数据泄露到中国以及虚假信息传播,美国对中国电商网站的管制越来越严格,蒙大拿州出台了禁止使用TikTok的法律。

中国企业运营的智能手机APP正在向全世界扩大。对95个国家和地区下载量排名前5位的APP进行统计后发现,TikTok等中国APP的占比超过总体的3成。与美国APP处于同等水平。在美国以安全保障等为由加强管制的情况下,中国APP的人气依然不减。

图:美国个体商户昆卡出售的商品

其中TikTok在82个国家和地区(相当于总体的86%)进入下载量前5名。

“这对中小商家来说非常有益”

“大量发货让我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的个体商户克里斯汀·昆卡(音译)对TikTok的推广力感到惊讶。

昆卡把从日本和韩国进货的点心装到盒子里,以礼盒形式向美国消费者进行线上销售。7月开始在TikTok上销售时,第一个顾客上传了开箱视频,播放量达到60万次。每盒点心的价格为25~40美元。在亚马逊上的月均销量为250盒。现在1天就能卖出100盒,销量增加到了10倍以上。

昆卡说,由于TikTok上的销量迅速扩大,已经停止在亚马逊上接单。昆卡还表示,“我并没有支付宣传费。这对中小商家来说非常有益”。

资料图

9月,TikTok在美国正式推出了可在APP内完成商品购买支付流程的“TikTok Shop”。在此之前,购买商品时需要从APP跳转到外部的网站。如果能够在APP内顺利购买,中途放弃的人就会减少。

算法推荐 用于电商

TikTok最大的特点是根据用户喜好来“推荐”视频的算法,这种算法也应用于电商。网络营销支持公司美国GrowMojo的总裁Kendall Fargo认为,“和广告一样,在电商方面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显示用户想要的商品”。此外,停留时间长也是武器。据美国Sensor Tower统计,美国用户平均每天花90分钟玩TikTok。

TikTok正以电商为契机,加强对抗亚马逊的意识。TikTok模仿亚马逊,推出取代第三方,将仓储、包装及发货包揽下来的服务。7月,TikTok还在巴西和印度尼西亚推出了包月的音乐发行服务,还考虑在全球推广,与亚马逊的有偿会员服务“Amazon Music”进行竞争。

据美国摩根大通统计,亚马逊在美国的电商领域占有4成份额。目前,TikTok与其差距还很大。

TikTok在东南亚已发展成威胁最大电商平台新加坡“Shopee”等的存在。在美国等地,也有可能凭借用户基础威胁到亚马逊的地盘。

亚马逊谷歌陷入“中年危机”

“科技行业绝对不会发生泡沫”——这是美国卡里斯玛创业者彼得·泰尔(Peter Thiel)的话。在美国科技行业,这一看法长期被视为常识。但现实中的各企业目前正在面临称得上长期泡沫后遗症的严冬时代。

资料图

日经中文网说局面的变化体现在历史最大规模的裁员上。谷歌(Google)、Meta(原Facebook)、亚马逊(Amazon)、微软(Microsoft)……,被称为“GAFAM”的IT巨头几乎集体滑坡,进入2023年后裁员计划一直未停止。

拉动世界数据经济增长、同时还是美国繁荣象征的科技行业到底正在发生什么?揭开出现这一现象原因的关键词是“midlife crisis(中年危机)”。

“征服最具意义、最重要的山峰后,(它们)在寻找新目标上感到苦恼”(美国《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正在受到频繁的见异思迁、冲动的决断及强烈后悔的困扰”(美国彭博社)

美国咨询公司Innosight的数据显示,构成标普(S&P)500指数的500家主要企业日趋短命化。1970年代后半期的“平均寿命”为30~35年,但今后十年将缩短至15~20年。

而Meta19岁、谷歌24岁、亚马逊28岁、苹果46岁、微软47岁……在主角更替剧烈的美国经济中,各企业均已不再年轻。

科技巨头面临的困惑还能从知名企业家相继转型上窥见一斑。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为了推进太空开发而辞去CEO职务,而将Meta变为网络广告巨人的谢莉·桑德伯格也已引退。

令人担忧的是本应肩负未来的登月计划项目也相继消失。例如亚马逊2022年秋季大幅缩小内部的秘密研究所,取消了能源和环境相关的一部分计划。

“如果科技企业失去梦想和野心,还将剩下什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